中文 | English 我要入会 联系我们

学术动态

首页 > 学术动态 > 学术动态

第四届工程中的数据驱动计算和机器学习国际会议(DACOMA-24)在南京召开

发布日期:2024年10月25日

2024年10月12日至14日,第四届工程中的数据驱动计算和机器学习国际会议(DACOMA-24)在南京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河海大学、汉诺威大学、同济大学、魏玛包豪斯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德国计算力学学会、中国力学学会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和江苏省力学学会联合主办,河海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海岸灾害及防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海大学)和河海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共同承办。来自中国、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比利时、瑞典、埃及、波兰、斯洛伐克等国家和地区的20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届会议,共同探讨工程中的数据驱动计算力学和机器学习的前沿研究及应用。

upfile

在开幕式中,河海大学副校长沈扬致欢迎辞。他强调,如今全球正步入一个科技革命与产业转型加速推进的历史新时期,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学校也将全面开启创建世界一流特色研究型大学的新征程。他指出,本次会议将围绕数据驱动计算和机器学习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前沿研究,邀海内外英才齐聚,共同研讨、共话未来、共谋发展。

欧洲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德国魏玛包豪斯大学副校长Timon Rabczuk在致辞中指出,近日诺贝尔物理学奖和诺贝尔化学奖都授予了人工智能相关的科研工作者,进一步证明我们正处于一场人工智能革命之中。此次会议将聚焦数据驱动计算力学与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在工程科学领域的前沿进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郭旭在致辞中表示,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数据驱动计算力学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并已成为新时代力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在多尺度/多功能结构优化设计、偏微分方程求解、结构数字孪生及健康检测等诸多领域,数据驱动计算和机器学习也以其独特的优势,展现了无限潜力。

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国际计算力学协会副主席庄茁在致辞中强调,随着数据驱动方法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快速崛起,计算力学正迎来更多创新发展的新机遇。如何将计算力学与这些先进技术进行深度融合,不仅是各个行业面临的重要机遇,也是我们需要共同克服的重大挑战,这也是举办DACOMA会议的重要意义所在。

江苏省力学学会副理事长、东南大学教授郭小明在致辞中表示,当前数据驱动计算和机器学习等先进技术在科技应用中仍然面临许多未解决的问题。本次会议为科技工作者们提供了学术交流平台,对于促进工程中的大数据分析、数据驱动计算和人工智能的研究应用,推动力学与人工智能交叉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会议共设置了6场大会报告、14场半大会报告、67个分会场报告和9个海报展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郭万林院士强调了数字智能对力学的变革性影响,指出了在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传统力学实践中的显著进展和仍需克服的挑战;同济大学朱合华院士全面概述了智能隧道施工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应用,强调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提升施工效率和安全性方面的作用;大连理工大学郭旭院士探讨了人工智能与计算力学的结合方法,展现了数据驱动方法在计算力学中的广阔应用与发展前景;清华大学庄茁教授针对数据驱动成像与力学在医疗应用中的交集进行了探讨,指出了CT成像、力学建模与3D打印技术的结合在骨骼缺损重建方面的潜力;加拿大约克大学George Z.H. Zhu教授探讨了从计算力学到计算控制的发展与过渡,倡导在两者之间建立紧密联系,从而为相关工程问题提供有效解决方案;德国波鸿鲁尔大学Klaus Hackl教授介绍了一种基于无模型数据驱动计算力学的物理信息生成对抗网络(GAN)框架,强调其在生成数据、模型设计自由度和训练效率等方面的优势。会议期间还设置了最佳学生报告、最佳海报等,吸引学生们交流最新科研成果。

此次会议不仅为专家学者提供了国际学术交流平台,还有效促进了数据驱动计算力学和机器学习在工程科技领域的深入合作与思想碰撞。会议围绕基础理论和技术前沿,展现了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未来发展趋势。通过深入研讨与广泛交流,本次会议将促进国内外力学学科与人工智能交叉的繁荣发展,推动我国数据驱动计算和机器学习领域的研究与应用迈上新高度,进一步激发新时代下的科技创新与行业变革的无限可能。

upfile

联系我们

  • 电话:

    86 10 6255 9588

  • 传真:

    86 10 6255 9588

  • 邮箱:

    office@cstam.org.cn

  • 邮编:

    100190

  • 地址: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相关链接

国际组织
部委
团体会员
深圳市海塞姆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力学技术研究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克里门森互动(北京)顾问有限公司中南大学杭州朗杰测控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天津大学力学系暨南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力学与土木工程系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力学系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与工程系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应用力学系宁波大学力学与材料科学研究中心浙江理工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所长沙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兰州大学力学系甘肃省力学学会长江科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安徽省力学学会辽宁省力学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和机械工程系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中南建筑设计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研究所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流体工程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湘潭大学低维材料及其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力学系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力学系西北工业大学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地方学会链接

学会公众号

学会微博

力学科普

力学学报

力学学报英文版

力学进展

力学快报

力学与实践
Copyright © 2016 版权所有 中国力学学会 I 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I  京ICP备05039218号-1, 审核日期:2005年7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