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我要入会 联系我们

工作委员会工作总结

首页 > 工作委员会工作总结 > 青年工作委员会

2021年青年工作委员会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22年03月14日

一、2021年亮点工作

1.流体力学青年学术沙龙 

   20209月开始,流体工作组发起线上 “流体力学青年学术沙龙”,旨在为流体力学青年工作者提供定期学术交流平台。该沙龙由青年流体学者在周末轮流组织报告会,每次安排约4个报告,总时长约2小时。目前该沙龙已举办31期。其中2021年已举办16期,共有40余家国内外教学科研单位的青年教师作报告,每期有100-200人在线参加。

   2.积极组织完成学会各项活动

专委会推举丁彬、田阔、徐翱、曾庆磊参加第七届“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暨“青年人才蓄水池”项目;组织传达2021年中国双边学术会议及科技交流活动、及2021年海峡两岸暨港澳科技交流合作重点资助项目的申报;积极开展第十四届光华工程科技奖的通知和推荐工作;积极开展2021年度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通知和推荐工作。

3.积极开展工作组的党建、学习和传达党组织活动

   通过专委会全体党员讨论,并获中国力学学会批准成立青工委工作组党的工作小组,推荐索涛任党的工作小组组长,推荐施兴华任副组长。积极组织参加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召开传达全国“两会”精神干部大会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第三次集体学习扩大会议的学习。积极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动员会专题培训学习。积极组织开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

二、分支机构内部建设情况

青工委于2021126日在线召开了全体委员会议,大家讨论了如下议题:1.2021年工作情况总结;2.2022年的各项工作计划与安排,确定新冠疫情情况下,在线学术活动可作为一种主要交流方式;3.确定加强党建学习和中央精神传达活动,形成常态化的党课宣讲。

三、分支机构本年度开展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情况


1. 中国力学学会第二届全国力学博士生学术论坛

20211015-17日,由中国力学学会主办,浙江大学、中国力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承办的“中国力学学会第二届全国力学博士生学术论坛”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会长杨卫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魏悦广教授,浙江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立忠教授,《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前总编、《生物设计与制造》(英)负责人张月红教授,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浙江大学曲绍兴教授,中国力学学会专职副秘书长汤亚南,中国力学学会办公室主任张自兵,中国力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施兴华研究员,以及来自全国力学领域重要单位的系主任、教师代表、在读博士生共300余人参加了本届论坛。在大会报告环节,杨卫院士作题目为“交叉力学:无垠的前沿”的学术报告,系统展示了浙江大学交叉力学中心在多功能软物质、多尺度先进材料、全软体机器鱼、四足机器人等方面的最新成果。魏悦广院士作题目为“固体的强度和破坏问题与大数据分析”的学术报告,深入剖析了大数据领域快速发展背景下固体力学的发展机遇,提出数据驱动与物理驱动相互支撑的研究模式。张月红教授作题目为“科研诚信的意识与责任”的学术报告,全面介绍了科研诚信的规范和演化趋势,以大量的数据和实例说明诚信建设对青年科技工作者的重要性。尽管受到疫情不确定性的影响,本届论坛仍得到了国内广大博士生的踊跃响应,共收到来自国内57家单位的投稿335篇,经37位专家组成的委员会评审,最终录用稿件269篇。参会博士生分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动力学与控制、生物力学、交叉力学、工程及应用力学6个方向,在11个分会场进行了专题报告。


2. 第二届全国物理力学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

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科学部、中国力学学会物理力学专业委员会和江苏省力学学会主办的第二届全国物理力学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于2021514 -16日在江苏南京成功召开。本次研讨会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承办,浙江大学杨卫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郭万林院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周益春教授、中科院力学所赵亚溥研究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卢天健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冷劲松教授、国防科技大学易仕和教授、同济大学李岩教授、南方科技大学李江宇教授、清华大学徐志平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立峰教授等特邀嘉宾以及来自37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青年学者代表共百余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受本次会议特邀,杨卫院士、郭万林院士为与会青年学者作了大会报告。杨卫院士在题为《物理力学十问》的报告中指出定义物理力学学科内涵时应注意三个核心特征:一、力场不可或缺,二、宏微观结合不可或缺,三、多物理场耦合不可或缺;但同时又提到从粒子到连续介质,从流体到固体,从宏观到微观三个方面过渡的缺失。郭万林院士在题为《物理力学:无尽的前沿》的报告中,介绍了物理力学从固体物理力学,流体物理力学,表界面物理力学,极端环境物理力学,直到生命环境物理力学的发展历程、最新研究进展和未来挑战。接下来,28位青年学者代表陆续登台,分享了各自的最新研究进展,并与观众展开了热烈讨论。515日下午,在冷劲松教授和徐志平教授主持下,本次会议进行了长达两小时的集体讨论。与会青年学者就物理力学学科的发展使命、学科属性和发展趋势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随后,赵亚溥研究员、易仕和教授和周益春教授分别结合各自的研究经历和体会对物理力学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在总结发言环节中,杨卫院士分析了光刻机研发所遇到的挑战,并介绍了极端环境下的物质行为、量子技术和力生物学等领域涉及的物理力学问题。杨院士进一步指出机理性、交叉性和贯通性是物理力学学科的三大特征,并建议物理力学的学科划分不宜过细。郭万林院士指出当今的学科创新一定是高度交叉的,科学的发展是无穷尽的,科学只有发现和未发现之分,物理力学领域的青年学者要敢想、敢做、敢当,才能在解决关键科学问题、攻克卡脖子技术上有所突破,也才能让自身实现更好发展。


3. 第三届航空发动机高峰论坛—先进结构技术

2021715-18日,第三届航空发动机高峰论坛—先进结构技术在大连顺利召开。会议由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军科委先进结构技术组、中国力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和大连理工大学共同主办,由向巧院士、方岱宁院士、郭东明院士担任主席。会议由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和辽宁省航空发动机冲击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共同承办。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宋永臣、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向巧院士、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军科委先进结构技术组组长方岱宁院士出席开幕式并分别致辞,中国科学院院士程耿东教授也出席会议。开幕式由大连理工大学科研院院长王博主持。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刘永泉总师、中国航发研究院温泉副院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延荣教授、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王相平副所长、中国航发商发于乃江总质量师、中国力学学会青工委主任魏宇杰教授以及来自航空发动机行业的20余研究院所及10余所高等学校的代表共130余人参加了会议。本次研讨会有2个大会报告、8个邀请报告,围绕先进结构工程科学、航空发动机结构轻量化设计、结构完整性技术、燃气涡轮发动机结构强度、发动机鸟撞仿真与验证、连续爆轰发动机、商用发动机先进结构技术、燃机智能运维混合建模、航发转子系统动力学特性与振动传递分析、航空发动机结构强度与轻量化设计等方面交流了研究成果和思考。

4. 第十三届全国爆炸力学学术会议


2021716日至19日,第十三届全国爆炸力学学术会议在陕西宾馆召开,这是陕西省内首次举办全国爆炸力学学术会议。大会吸引了近百家高校、研究单位超过1500名专家学者参加,分享爆炸力学前沿研究成果。本次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主办,西北工业大学、冲击动力学及工程应用陕西省重点实验室、飞行器结构力学与强度技术重点学科实验室、冲击动力学及其工程应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共同承办。中国力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作为协办单位参与了会议组织。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郑晓静院士、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魏悦广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和平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何满潮教授等出席大会。本次大会共设9个大会邀请报告,谢和平院士,魏悦广院士,何满潮院士,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肖川研究员,,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党委书记黄晨光研究员等多位全国爆炸与冲击动力学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应邀做精彩报告。大会设有25个分会场,109个分会场邀请报告,41个评优报告,506个口头报告和234份墙报交流,内容涉及冲击动力学、计算爆炸力学、爆轰与爆炸加工、工程结构抗爆与防护、爆炸冲击实验测试技术、工业爆炸与防控技术等多个研究领域,来自不同单位的研究者们相互交流最新的研究进展,为爆炸力学领域的学者和学生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


5. 高速列车及城轨车辆转向架可靠性学术研讨会

202178日至10日,高速列车及城轨车辆转向架可靠性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由北京交通大学、中科院力学所、西南交通大学和中国力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邀请了国内20多家转向架科研和生产单位的150余名专家学者、技术人员与会,汇聚了我国转向架研究领域的核心骨干力量。国铁集团科信部装备处处长李福,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周平宇,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沙淼、副总工程师朱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胜权、副总工程师安超,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中车首席专家楚永萍、副总经理唐永明,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陈喜红,大同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赵明元,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曲天威,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正高级工程师杨勇军,中科院金属所张哲峰研究员,铁科院机辆所倪纯双研究员,北京地铁车辆装备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宋宇,北京轨道交通技术装备集团技术研究院副总经理、首席专家张洪,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教授级高工封全保,北京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孙守光教授,西南交通大学原副校长张文桂教授,中科院力学所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力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魏宇杰研究员、流固耦合系统力学院重点实验室主任杨国伟研究员等出席会议。北京交通大学孙守光教授、青岛四方股份公司冯永华高工、长客股份公司宋春元高工、中科院金属所张哲峰研究员、浦镇公司胡定祥高工、唐车公司陈彦宏高工、株机公司王志明高工、大连机辆公司项盼博士、大同机车公司张志和高工、西南交通大学梁树林高工、北京交通大学王曦教授、中科院力学所魏宇杰研究员、京交装备集团技术研究院朱戡工程师、铁科院机辆所倪纯双研究员分别就转向架构架载荷谱研究、轨道车辆典型振动疲劳工程应用分析、轨道交通领域振动疲劳寿命评估方法、高速列车车轴疲劳强度预测与优化研究、浦镇公司地铁转向架可靠性设计与验证、唐车公司转向架研发进展、转向架结构件可靠性、转向架构架疲劳强度分析、轨道交通直驱技术展望、转向架状态智能检测技术研究、轴承可靠性评估关键参数测试技术研究、高速列车载荷环境分析与关键力学行为、基于VDV 152标准的转向架可靠性分析、车辆动力学检测标准及方法等做了学术报告。

本次会议聚焦高速列车及城轨车辆转向架全寿命周期内的可靠性问题开展了广泛深入的研讨,为促进我国轨道车辆转向架可靠性研究产、学、研融合搭建了平台。


6.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青托沙龙暨中国力学学会第114次青年学术沙龙

20211212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青托沙龙暨中国力学学会第114次青年学术沙龙通过腾讯会议在线上举行,并在视频网站上同步直播。本次活动由中国科协培训和人才服务中心、中国力学学会主办,中国力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大连理工大学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业装备数字孪生辽宁省重点实验室等承办。本次沙龙活动的主题为“面向东北振兴的先进装备结构力学”,得到了中国科协青托沙龙项目的大力支持。来自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同济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高校,中科院力学所、航天一院、航天五院等研究所的600余名力学科研工作者参加了本次活动,同时在视频网站上的直播最高人气值达到了2000+

活动共邀请了12个学术报告。其中,特别邀请了兰州大学王记增教授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吕海宝教授两位国家杰青来介绍先进装备结构力学中的前沿难题和挑战,以及力学是如何应用于东北振兴这一国家重大战略。

大连理工大学阎军教授及郝鹏教授在总结发言中提到,本次沙龙邀请了十二位优秀的报告人,涵盖了多位跨专业、跨领域的青年人才,是一场学术盛宴,让参会者了解到了先进装备结构力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从技术研究到产业应用一应俱全。希望通过本次沙龙,增进了学术交流和产学研合作,在东北振兴的国家战略下,一起出谋划策,为东北的先进装备制造业振兴做出力学人的贡献。


7.科普工作

委员王丽珍出版了2本漫画书进行了生物力学相关的科普宣传:《啄木鸟为什么不得脑震荡》、《脊柱的烦恼》。

四、党建和思想政治引领

1)积极组织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方面的学习活动。


2021126日,党的工作小组组长索涛在线上了一堂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党课。索涛介绍了十九届六中全会基本情况,并对《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进行了重点解读,从《决议》的提出背景、性质、重要性、内容特点、历史意义、历史经验等内容展开。他指出,《决议》是一篇光辉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他强调,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是当前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全体党员要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实干动力、工作成效,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的召开。

   青年工作委员会20位委员在线进行了党课学习。

2)积极组织参加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召开传达全国“两会”精神干部大会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第三次集体学习扩大会议的学习。

3)积极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动员会专题培训学习。

4)积极开展“百名科学家讲党史党课”学习活动。

5)积极组织学习“中国科协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的集体学习会议学习和收看。

五、2022年工作计划

1.20228月,成都,第十四届南方计算力学学术会议。

2.20228月,甘南,固体力学青年学术研讨会。

3.20226月,韶山,青年工作委员会会议。

4.202211月,东莞,青年工作委员会会议。

5.202211月,广州,力学研究中的大数据挖掘与应用研讨会。

联系我们

  • 电话:

    86 10 6255 9588

  • 传真:

    86 10 6255 9588

  • 邮箱:

    office@cstam.org.cn

  • 邮编:

    100190

  • 地址: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相关链接

国际组织
部委
团体会员
深圳市海塞姆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力学技术研究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克里门森互动(北京)顾问有限公司中南大学杭州朗杰测控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天津大学力学系暨南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力学与土木工程系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力学系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与工程系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应用力学系宁波大学力学与材料科学研究中心浙江理工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所长沙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兰州大学力学系甘肃省力学学会长江科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安徽省力学学会辽宁省力学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和机械工程系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中南建筑设计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研究所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流体工程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湘潭大学低维材料及其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力学系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力学系西北工业大学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地方学会链接

学会公众号

学会微博

力学科普

力学学报

力学学报英文版

力学进展

力学快报

力学与实践
Copyright © 2016 版权所有 中国力学学会 I 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I  京ICP备05039218号-1, 审核日期:2005年7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