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我要入会 联系我们

专业委员会工作总结

首页 > 专业委员会工作总结 > 爆炸力学

2021年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22年03月10日

一、2021年亮点工作

2021年,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在中国力学学会的领导下,依靠各委员和各专业组的共同努力,以引导学科前沿、活跃学术研究和培养青年人才为目的,积极探索和创新,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现将2021年的工作亮点进行总结如下:

1.举办“第十三届全国爆炸力学学术会议”,促进我国爆炸力学学科以及在国防、民用领域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716日至19日,在西安市召开了第十三届全国爆炸力学学术会议。此次会议有百余家高校和研究院所、超过1500名专家学者参加,这是历届爆炸力学学术会议中参会人数最多、影响范围最广的一次会议。会议共有506个口头报告和234份墙报交流,内容涉及冲击动力学、计算爆炸力学、爆轰与爆炸加工、工程结构抗爆与防护、爆炸冲击实验测试技术、工业爆炸与防控技术等多个研究领域。作为爆炸力学领域的一次盛会,此次会议的宗旨是面向爆炸力学前沿,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为促进我国爆炸力学学科以及国防、航空航天、船舶等领域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2.主办“爆炸与冲击动力学发展战略研讨会”,探讨青年人才的激励培养机制

521日至23日在江苏扬州召开了爆炸与冲击动力学发展战略研讨会,来自33家单位共90余位专家出席了会议。各参会人员就新时期爆炸与冲击动力学的定位、挑战与机遇,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与学科交叉融合的爆炸力学发展方向以及爆炸与冲击动力学青年人才的激励培养机制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3.成立水中爆炸动力学专业组和冲击波与医学工程专业组,研讨相关领域的最新前沿技术和研究成果

以“四个面向”为指引,爆炸力学专委会对原有专业组进行调整和重组,申请成立水中爆炸动力学专业组和冲击波与医学工程专业组,20211月得到中国力学学会的批准。4月由中国力学学会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举办了“2021金石科学高端论坛暨水中爆炸动力学专业组成立大会”,共庆水中爆炸动力学专业组的成立,并研讨了水中爆炸领域的最新前沿技术和研究成果。10月,专业组围绕重大专项国家前沿需求和学科发展,开展了重大专项水中爆炸领域的论证工作研讨会,为推进重大专项水中爆炸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冲击波与医学工程专业组于20211120日以线上形式举办了第一届冲击波与医学工程学术论坛。

4.组织专委会开展“建党百年”党史学习,发挥党的战斗堡垒作用

中国力学学会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党的工作小组为庆祝百年建党,开展了多次党史主题的专题学习。以党史学习教育的意义为出发点,结合党领导下我国发展状况,强调了党史学习教育是牢记初心使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坚定信仰信念、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必然要求。

二、分支机构内部建设情况

专委会组织开展了“建党百年”党史学习系列活动;成立了水中爆炸动力学专业组和冲击波与医学工程专业组;成功召开了爆炸与冲击动力学发展战略研讨会,就新时期爆炸与冲击动力学的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进行了深入交流;各专业组制定了2022年发展规划。

三、分支机构本年度开展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情况

1、主办“第十三届全国爆炸力学学术会议”,促进了爆炸力学学科发展

2021716日至19日,第十三届全国爆炸力学学术会议在陕西省西安召开。大会吸引了百余家高校和研究院所、超过1500名专家学者参加。这是历届爆炸力学学术会议中参会人数最多、影响范围最广的一次会议。

本次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主办,西北工业大学、陕西省冲击动力学及工程应用重点实验室、飞行器结构力学与强度技术重点学科实验室、冲击动力学及其工程应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共同承办。会议旨在交流爆炸力学领域最新研究进展、促进爆炸力学学科发展、繁荣爆炸力学科技事业。

大会设有1个主会场、25个分会场,每个会场分两个单元。共有506个口头报告和234份墙报交流,内容涉及冲击动力学、计算爆炸力学、爆轰与爆炸加工、工程结构抗爆与防护、爆炸冲击实验测试技术、工业爆炸与防控技术等多个研究领域,来自不同单位的研究者们相互交流最新的研究进展,为爆炸力学领域的学者和学生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

开幕式由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华南理工大学姚小虎教授主持。西北工业大学副校长侯成义致欢迎辞并介绍了学校的相关教学科研情况。

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郑晓静院士祝贺大会的顺利召开,她表示,爆炸力学研究具有二重性,既解决工程问题,又具有科学研究的前沿意义,希望研究者们在完成工程任务的同时,也能够回归力学学科本质,聚焦学科理论发展。

中国力学学会爆炸力学专委会主任委员王成教授致辞,他强调爆炸力学学科是国防工业科技创新发展的核心学科,希望本次会议能为做好我国爆炸力学相关研究规划提供切实支持。

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和平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何满潮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魏悦广教授,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戴兰宏研究员,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肖川研究员,爆炸力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李玉龙教授、周刚研究员、周风华教授、黄晨光研究员等出席大会。

本次大会共设9个大会邀请报告,分为两个单元,分别于17日上午和18日下午举行。谢和平院士,何满潮院士,魏悦广院士,肖川研究员,黄晨光研究员,中物院流体物理研究所谭福利研究员,北京理工大学陈鹏万教授,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张蕾副研究员,西北工业大学郭亚洲教授等多位全国爆炸与冲击动力学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应邀做了精彩的大会报告。

谢和平院士以“工程扰动岩石动力学构想与初探”为题,针对当前重大岩石工程地应力条件异常复杂,未充分考虑动力扰动与动力响应的作用和影响等问题开展研究。提出“工程扰动岩石动力学”新构想,以系统研究重大工程在施工期和运营期不同工况工程扰动下的岩石动力学行为和规律,发展工程扰动的岩石动力学理论与技术体系,实现重大岩土工程全生命周期的动力学分析和灾害防控。

何满潮院士的报告题目是“单裂缝爆破机理及工程应用”。主要针对单裂面劈裂岩石的工程需求,介绍了自主研发的单裂缝爆破新技术,利用岩体的耐压怕拉特性,实现了单裂面瞬时切缝。应用于地下采矿工程,有效降低了其影响范围内的采场围岩应力,减小工作面顶板荷载,大大增强了巷道的安全性。基于单裂面切缝技术的无煤柱自成巷110/N00工法实现了利用矿压自动成巷,引领了第三次采矿技术革命。

魏悦广院士以“先进热障涂层体系的热冲击致灾变破坏”为主题,介绍了其最新研究成果。报告以近空间飞行器热防护材料设计和高温发动机叶片热障涂层等相关基础科学问题的研究为背景,总结了先进热障涂层体系的热冲击致灾变这一极端力学问题的研究进展。主要报告内容包括:极端力学环境的材料体系选取及性能表征,极端力学环境的热-力等效分析方法,弹脆性体系的损伤灾变与跨尺度力学表征,一种极其简单的数学损伤灾变定义及应用和基于内聚力等效材料体系的损伤灾变表征等。最后魏院士还对该领域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肖川、谭福利、黄晨光、陈鹏万、张蕾、郭亚洲等爆炸力学领域著名学者分别作了题为“关于常规武器新质毁伤技术发展的重大基础问题”“爆炸磁通量等熵加载实验技术及其在氢金属化实验研究中的探索”“强激光诱导的微小尺度爆炸与冲击行为研究”“PBX炸药的力学行为与撞击安全性”“含能材料稳定机理与爆轰性能量子力学研究”“电磁Hopkinson杆的研制及应用”大会邀请报告。

本次大会还设立了展区,共50余家单位和《力学学报》《爆炸与冲击》《高压物理学报》《兵工学报》《现代应用物理》等多个期刊对其爆炸力学领域相关内容进行了展示。

本次会议得到北京理工大学爆炸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5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宁波大学冲击与安全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12家省部级和行业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等4家研究院所,《力学学报》等9家期刊杂志社,中国力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中国力学学会实验力学专委会极端力学测试与装备专业组,以及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民航学院、极端力学研究院共计36家协办单位的大力支持。

作为爆炸力学领域的一次盛会,此次会议的宗旨是面向爆炸力学前沿,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而奋斗!会议的成功举办必将促进我国力学学科特别是爆炸力学学科的蓬勃发展,同时为我国的国防、航空航天、船舶等领域的发展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2、主办“ 2021年爆炸与冲击动力学发展战略研讨会”,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2021521日至23日,由中国力学学会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承办,瞬态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智能弹药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和复杂装备系统动力学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协办的“2021年爆炸与冲击动力学发展战略研讨会在江苏扬州成功召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科学部孟庆国副主任、综合与战略规划处张攀峰处长、南京理工大学芮筱亭院士、校长助理何勇教授、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戴兰宏研究员、中国科技大学虞吉林教授、北京理工大学黄风雷教授和张庆明教授、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成教授、副主任委员周风华教授、周刚研究员、黄晨光研究员,爆炸力学各专业组组长、副组长,爆炸力学优秀青年学者等来自33家单位共90余位专家出席了会议。会议开幕式由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姚小虎教授主持。

开幕式上,何勇教授代表承办方致欢迎辞,对与会的专家学者表示诚挚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孟庆国副主任、戴兰宏研究员、王成教授分别在开幕式上发表讲话。孟庆国副主任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爆炸与冲击动力学学科在国家科技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希望结合学科前沿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进一步凝练关键科学问题,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为国防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戴兰宏副研究员和王成教授分别指出此次研讨会汇聚了爆炸与冲击动力学领域的专家学者,为推动本领域各科研院所与高校间的交流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衷心的希望大家能够为学科的发展与建设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为提高爆炸与冲击动力学学术水平做出新贡献。

会议邀请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科学部孟庆国副主任、南京理工大学芮筱亭院士、国防科技大学孙明波教授、宁波大学周风华教授、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龚自正研究员、北京理工大学薛琨副教授、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向美珍副研究员7位专家学者分别作大会特邀报告。

芮筱亭院士作了题为《机械系统动力学的作用与地位》的报告,报告结合国防重大需求阐述了机械系统动力学的重要地位及其在国防重大装备中的应用,从基础研究、工程应用方面系统阐述了芮方法的亮点和创新性,为爆炸力学与机械系统动力学的融合发展提供指导。

孟庆国副主任作了题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情况与改革措施》的报告,系统介绍了基金委数理学部近几年的项目申请及资助情况、基金委改革措施。提出了基金委选题、撰写、评审需要重点关注的事项,为自然科学基金申请提供了重要指引。

这些大会特邀报告集中反映了我国爆炸与冲击动力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详细阐述了所取得的成果及面临的问题。在交流环节,专家、学者与报告人就感兴趣的科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邀请报告结束后,西北工业大学薛璞教授、国防科技大学李志斌副教授分别就第十三届全国爆炸力学学术会议、第四届爆炸力学青年学者研讨会筹备工作进行了汇报。随后,召开了爆炸与冲击动力学发展战略研讨会,各参会人员就新时期爆炸与冲击动力学的定位、挑战与机遇,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与学科交叉融合的爆炸力学发展方向以及爆炸与冲击动力学青年人才的激励培养机制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最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张攀峰处长做了总结讲话,强调自然科学基金改革的目标是构建“理念先进、制度规范、公正高效”的新时代科学基金体系,指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选题应当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重大科学前沿,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提供科学支撑。

会后爆炸力学专委会党的工作小组组长王成教授带领第10届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全体党员开展党史专题学习。通过党史学习,引导党员加深对党的历史的理解和把握,加深对党的理论的认识和理解,把党史学习、理论学习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更加自觉用这一思想指导解决实际问题,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实效。

3、主办“第十三届全国爆炸力学学术会议审稿会”

2021656日,第十三届全国爆炸力学学术会议审稿会再陕西省宝鸡市召开。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参会人员有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特邀委员,爆炸力学各专业组组长、副组长,以及特邀专家等。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王成教授和中国力学学会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姚小虎教授主持。

开幕式上,由中国力学学会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姚小虎教授介绍了与会嘉宾,会议承办单位负责人李玉龙教授致欢迎辞。中国力学学会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王成教授对出席本次审稿会的各位专家表示诚挚的谢意,强调了办好第十三届全国爆炸力学大会的重要意义,要求承办方全力以赴办好本届大会。

第十三届全国爆炸力学学术会议承办单位郭亚洲教授代表会务组介绍了大会准备情况。从会议场馆预订情况、会场安排、住宿预订、会议用餐、稿件接收情况等几个方面对当前的工作进展进行了介绍,并对接下来需要开展的工作向专委会作了汇报。

截至2021531日,第十三届全国爆炸力学学术会议组委会共收到稿件915篇,申请口头报告的稿件661篇,申请墙报的稿件254篇;主题投稿423篇,专题投稿424篇,博士生论坛投稿68篇;摘要稿659篇,全文稿256篇,其中有72篇稿件申报参加第十三届全国爆炸力学学术会议优秀论文评选。

根据第十三届全国爆炸力学学术会议论文录用条件,审稿会对每一篇稿件进行专家评议,按照评议意见,由会务组统一发出录用参会通知。对期刊稿件推荐,审稿会为每一篇稿件都邀请了专家进行同行评审,对符合期刊选用的稿件,会务组将专家推荐意见发送给各期刊编辑部。期刊编辑部将按照各自的审稿政策和审稿流程完成审稿,确定是否录用。

本届大会将推出爆炸力学学术会议第二届博士生论坛。截至2021531日,博士生论坛组稿68篇全文。

审稿会期间初步策划了大会期间“博士生论坛”分会场报告的安排。

《力学学报》、《爆炸与冲击》、《高压物理学报》、《兵工学报》、《现代应用物理》、《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等六家期刊代表介绍了对于第十三届全国爆炸力学学术会议论文的支持情况。各期刊分别以正刊、专刊等形式收录本次大会论文共计约50篇。

4、主办本领域系列学术会议,促进了爆炸力学各研究方向的交流与发展

1)主办“2021年冲击动力学《动态塑性本构关系与先进试验技术》前沿论坛”

202157日至9日,由中国力学学会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冲击动力学专业组主办,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承办的“2021年冲击动力学前沿论坛”在贵州铜仁成功召开。本次会议基于工程领域急需解决的冲击动力学问题和发展需求,围绕“动态塑性本构关系与先进试验技术”主题,拓展极端环境(高压、高低温、强磁场等)材料力学性能表征先进试验技术,探讨基于物理机制的动态塑性流动本构理论、本构模型及其应用,交流材料动力学行为的多尺度数值模拟研究以及其他相关领域最新研究成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科学部力学处雷天刚处长、综合与战略规划处张攀峰处长、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戴兰宏研究员、副理事长曲绍兴教授、太原理工大学赵隆茂教授、北京理工大学张庆明教授、中国力学学会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成教授、副主任委员李玉龙教授、周风华教授,以及来自全国近40所高校、科研院所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出席本次会议。会议开幕式由中国力学学会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姚小虎教授主持。

开幕式上,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党委书记索涛教授代表承办方致欢迎辞,对与会的专家学者表示诚挚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戴兰宏研究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科学部力学处雷天刚处长、中国力学学会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成教授、副主任委员周风华教授在开幕式上分别发表讲话,指出此次前沿论坛是在国家 “十三五”收官、“十四五”开局之年召开的一次学术盛会,冲击动力学及相关交叉学科学者专家汇聚一堂,交流学术思想,碰撞学术火花。会议为推动冲击动力学领域各科研单位进一步深入合作,促进前辈专家与青年学者的交流提供了良好平台。同时也肯定了冲击动力学专业组在新冠疫情期间组织线上云讨论班的重要作用,提出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面向”进一步强化专业组布局,不断向冲击动力学广度和深度进军的要求,期望广大学者要向老一辈爆炸力学科学家学习,出大成果、成大人物。最后,中国力学学会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成教授为第十届冲击动力学专业组成员颁发聘书。

本次会议针对“动态塑性本构关系与先进试验技术”主题,邀请了华南理工大学姚小虎教授、清华大学冯雪教授、南方科技大学李江宇教授、国防科技大学卢芳云教授、西北工业大学索涛教授、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王桂吉研究员、北京理工大学武海军教授、西南交通大学敬霖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高光发教授和中山大学胡玲玲教授10位专家学者分别作了题为《多主元合金变形机理及动态力学行为研究》、《面向癌症治疗的柔性瞬态电子器件及应用》、《动态扫描探针方法在先进功能材料的应用与挑战》、《考虑初始预应力的舰船构件水下爆炸加载响应实验研究》、《冲击动力学在飞机结构抗冲击设计中的应用》、《应用于冲击动力学研究的电磁驱动实验装置及技术》、《椭圆变截面弹体贯穿加筋板破坏模式与偏转机理研究》、《基于等效疲劳损伤的高速轮轨钢动态本构关系及其应用》、《刚脆性弹体高速侵彻作用下弹体与陶瓷靶体的破碎》、《多孔材料动态力学行为和超常设计》的学术报告。交流环节,与会专家、青年学者与报告人之间就感兴趣的科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闭幕式上,新一届冲击动力学专业组组长、西北工业大学郭伟国教授致闭幕词,他对本次会议进行了综合性评述,认为此次会议达到了专业组办精品研讨会的目的,取得了预期的交流效果。同时他代表专业组对所有不辞辛苦来参会的专家学者,对贡献精彩报告的邀请报告人,对辛勤付出的会务组成员表示衷心感谢。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随后,在组长郭伟国教授的主持下,冲击动力学专业组全体成员就冲击动力学的发展方向和未来规划组织研讨会。专业组成员认真总结了各科研单位在冲击动力学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讨论了学科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明确了学科领域前沿和发展趋势。最后,专业组针对下阶段具体工作任务展开讨论,确立青年人才培养、国家重大项目引领等协同发展的工作布局。

2)成功举办多期“冲击动力学云讨论班”

为进一步推动爆炸与冲击动力学学科的发展,促进学科间交叉与融合,按照爆炸力学专委会对冲击动力学专业组的要求,统筹兼顾,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在《国际机械科学学报》和《国际冲击工程学报》副主编余同希教授等老先生的的倡议下,冲击动力学专业组经过筹划,采用腾讯线上会议形式,成功举办了七期“冲击动力学云讨论班”。

“冲击动力学云讨论班”每期活动分“报告”与“讨论”两次活动,间隔一周,依次展开,具体活动由冲击动力学专业组成员承办。首期活动于2021130日由太原理工大学王志华教授承办,邀请香港科技大学余同希教授作报告。余同希教授报告“从ALEXANDER说起--漫谈能量吸收结构的力学建模和分析方法”,启发我们重新审视能量吸收结构其他案例的力学建模和分析,并寄语年轻学者要勤思考,从质疑出发,以探索为乐,以原创为荣,求真知无止。王志华教授报告“夹芯结构塑性动力学响应的若干问题探讨”,讨论了夹芯结构塑性动力学分析的初始流固耦合阶段、芯层压缩阶段和拉-弯联合作用阶段的三个阶段分析模型的热点和难点。   

   

第二期活动于2021227日由西北工业大学郭伟国教授承办,邀请了宁波大学王礼立教授以“爆炸/冲击动力学学习研究中的若干疑惑”为主题,启发青年学者深思求真、迎接挑战、创新前进。郭伟国教授则以“对应力波加载试验方法中相关问题的体会”为题,讲述了材料动态力学性能测试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和注意事项。

第三期活动于2021327日由湖南大学侯淑娟教授承办,邀请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虞吉林教授作“泡沫金属结构冲击吸能设计研究的几个案例”学术报告,湖南大学侯淑娟教授作“汽车碰撞安全性优化设计”学术报告。

第四期活动于2021515日由西安交通大学秦庆华教授承办,邀请了澳大利亚Swinburne大学卢国兴教授作“折纸结构和超材料的能量吸收及冲击响应”学术报告,西安交通大学秦庆华教授作“多孔材料与夹芯结构的塑形屈服理论及冲击动力学行为”学术报告。

第五期活动于2021619日由北京理工大学武海军教授承办,邀请了中科院力学所谭庆明教授和清华大学周青教授分别作“用比较分析法谈冲击动力学”和“电动车动力电池的碰撞失效机理及安全防护”学术报告。

第六期活动于2021918日由中山大学胡玲玲教授承办,邀请了宁波大学周风华教授作“应力波和断裂的相互耦合”学术报告,中山大学胡玲玲教授作“多胞材料的动态性能”学术报告。

第七期活动于20211030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张永亮副教授承办,邀请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唐志平教授和华南理工大学汤立群教授作“相变应力波和异常相变层裂”和“溶液环境中水凝胶的静动态力学行为”学术报告。

“冲击动力学云讨论班”所采取的交流模式,克服了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对线下学术交流的影响,也突破了线上会议交流不够深入的屏障,为国内爆炸力学研究学者提供了一个广泛、深入探讨冲击动力学问题的云端平台,也为线上学术交流开创了一种新的模式,取得了成功。按照爆炸力学委员会冲击动力学专业组的计划,冲击动力学云讨论班将继续由专业组成员单位轮流承办。

3)主办“2021年炸药反应动力学学术研讨暨爆轰专业组会议”

由中国力学学会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北京理工大学爆炸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爆炸防护与应急处置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承办的“2021年炸药反应动力学学术研讨暨爆轰专业组会议,于202149-12日在福建霞浦顺利召开。来自火箭军研究院,国防科技大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化工材料研究所,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中国兵器工业集团航空弹药研究院有限公司,钢铁研究总院,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中北大学,江苏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等十几家科研院所及高校的近60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学术研讨会。

本次会议由爆轰专业组组长北京理工大学刘彦教授主持,中国力学学会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姚小虎教授在开幕式上发表讲话,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并给爆轰专业组成员颁发聘书。会议重点围绕凝聚炸药损伤点火、冲击起爆机理,复杂载荷条件下炸药反应动力学特性,冲击起爆中尺度、跨尺度及连续尺度数值模拟技术,先进的实验加载技术、快响应高精度测试技术、新型诊断技术,多相爆轰反应区结构及动力学特性等方面的国内外最新进展进行了学术研讨与交流。

会议期间召开了爆轰专业组工作会议,刘彦作了爆轰学科发展规划报告,专业组成员针对学科专业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细致讨论。此次研讨会,一方面加强了国内同行单位在爆轰领域的学术交流,及时了解学科的发展前沿及进展,另一方面明确了爆轰学科领域的发展方向和规划,为爆轰学科的未来发展确立了方向。

4)主办“2021金石科学高端论坛暨水中爆炸动力学专业组成立大会”

2021416-19日,由中国力学学会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兵器工业第二〇四研究所承办的2021金石科学高端论坛暨水中爆炸动力学专业组成立大会在陕西省汉中市成功举行。

水中爆炸动力学专业组隶属中国力学学会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于20211月由中国力学学会理事会批准成立。来自军队、高校、船舶、核工业、兵器、行业知名学报等31家单位的8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共庆水中爆炸动力学专业组的成立,并研讨了水中爆炸领域的最新前沿技术和研究成果。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戴兰宏研究员、某重大工程总师肖川研究员、爆炸力学专委会主任委员王成教授、兵器四院副院长魏卫研究员等领导莅临会议。会上14位专家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同时«火炸药学报»«FirePhysChem»«爆炸与冲击»«高压物理学报»进行了交流研讨,得到了有益的工作经验。

戴兰宏副理事长肯定了行业内专家、兵器二〇四所为推动水中爆炸动力学行业发展所起到的担当作用,希望水中爆炸动力学专业组能够发挥带动学科发展的重任,提升行业的基础研究水平和技术瓶颈技术攻关能力。

肖川总师作了“新质毁伤”精彩报告,希望水中兵器领域各单位能够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合力,打造一支全国性的顶尖水中兵器研究团队,为行业发展战略提供科技源头,为水中兵器和国防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王成主任委员宣读了中国力学学会爆炸力学委员会成立水中爆炸动力学专业组的决定,并为专业组成员颁发了聘书,高度赞扬了兵器二〇四所为水中爆炸动力学专业组成立所作的重大贡献。

魏卫副院长感谢了中国力学学会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对我院工作的肯定,同时介绍了“金石论坛”的内涵,也希望兵器二〇四所在学会的带领下、各兄弟单位的支持下,共同推动火炸药及水中爆炸技术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本次会议的胜利召开得到了中国力学学会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某重大专项管理办公室的大力支持,体现了水中爆炸动力学专业组的团队凝聚力,希冀行业内专家共同努力,打造成一支有战斗力的国家队,发挥团队优势,为国家战略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四、党建和思想政治引领

中国力学学会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党的工作小组为庆祝百年建党,开展了多次党史主题的专题学习。以党史学习教育的意义为出发点,结合党领导下我国发展状况,强调了党史学习教育是牢记初心使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坚定信仰信念、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必然要求。

通过专题学习,各位党员明确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我们党取得重要战役胜利的法宝,也将是我党保持创造力和勇往直前的重要保证。为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必须不断的进行党史学习,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发扬革命斗争精神, 弘扬爱国主义情怀,发扬艰苦奋斗传统。通过对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学习,深刻体会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视,对科学技术人员的关爱,充分认识到坚持党的领导是坚持我国社会主义科学发展方向的重要保证。

部分专业组开展了主题党日活动,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忆了党的伟大光辉历程,提高了专业组成员的思想认识。能够筑牢专业组委员党员党性意识,注重专业组建设,充分调动工作组委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组织工作组各党支部联谊活动,增强支部与支部之间的政治情谊,提升对组织的归属感和集体感,对进一步提升党组织号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爆炸力学科技工作者始终听党话、跟党走,把握本专业组日常工作和重要学术交流活动的思想方向,党员同志均自觉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氛围。

五、2022年工作计划

2022年爆炸力学专委会的工作在中国力学学会的领导下,结合专题研讨,召开各专业组或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积极主办学术活动,活跃爆炸力学领域的学术气氛,促进学术交流。拟主办的会议具体如下:

1)召开爆炸与冲击动力学发展战略研讨会,由中国科技大学承办;

2 召开爆炸与冲击动力学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由国防科技大学承办;

3)召开2022年全国冲击动力学前沿论坛,分别由南京理工大学和中物院流体物理研究所承办;

4)召开2022年冲击动力学云讨论班线上会议,由冲击动力学专业组主办;

5)召开2022年计算爆炸力学前沿论坛,由太原理工大学承办;

6)召开2022年爆炸力学实验技术专题研讨会,由太原理工大学承办;

7)召开2022年爆轰热点与前沿学术研讨会,由北京理工大学承办;

8)召开2022年爆轰前沿与安全性专题研讨暨爆轰专业组会议,由北京理工大学承办;

9)召开2022年工程结构安全与防护专题研讨会,由宁波大学和南京理工大学承办;

10)召开2022年水中爆炸动力学学术前沿技术研讨,由国防科技大学承办;

11)召开2022年水中爆炸专业组会议,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承办;

12)召开爆炸加工与爆炸合成材料学术研讨会,由北京理工大学承办;

13)召开第四届全国超高速碰撞学术会议,由中物院流体物理研究所承办;

14)召开2022SPHERIC国际研讨会,由西北工业大学承办。

联系我们

  • 电话:

    86 10 6255 9588

  • 传真:

    86 10 6255 9588

  • 邮箱:

    office@cstam.org.cn

  • 邮编:

    100190

  • 地址: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相关链接

国际组织
部委
团体会员
深圳市海塞姆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力学技术研究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克里门森互动(北京)顾问有限公司中南大学杭州朗杰测控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天津大学力学系暨南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力学与土木工程系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力学系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与工程系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应用力学系宁波大学力学与材料科学研究中心浙江理工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所长沙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兰州大学力学系甘肃省力学学会长江科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安徽省力学学会辽宁省力学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和机械工程系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中南建筑设计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研究所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流体工程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湘潭大学低维材料及其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力学系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力学系西北工业大学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地方学会链接

学会公众号

学会微博

力学科普

力学学报

力学学报英文版

力学进展

力学快报

力学与实践
Copyright © 2016 版权所有 中国力学学会 I 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I  京ICP备05039218号-1, 审核日期:2005年7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