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3年05月18日
丁彬,北航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北京市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中国力学学会青年人才蓄水池等项目,获中国力学学会优秀博士论文提名等奖励。她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微纳米和多尺度电极材料等能源材料的力学,包括对变形行为、断裂机制、应力效应和构效关系的研究,并在机理方面、应用方面、制备方面均有所创新。
微纳米力学入门 在丁彬的高中时代,数学和物理是她喜欢的学科,后来凭着这份喜爱,她报考了力学专业。本科阶段的表现也没有辜负自己的选择,她对于专业课程总是有很高的热情,教室、自习室、实验室……她活跃在校园里,努力打好专业学习的基础。 她对力学的喜爱,对基础知识的渴望,也激励着她迈向更高更精更专业的学习层级,她一步一个脚印,来到了博士阶段,并且很幸运遇到了两位导师:高华健院士和李晓雁教授。两位导师带她走进了微纳米尺度的世界,虽然这个阶段的学习时常让她感到困惑、焦虑甚至失去自信,但现在回想起来,正是博士阶段的严苛训练为她现在的教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微纳米力学探索 丁彬现阶段的主要研究方向微纳米和多尺度电极材料等能源材料的力学,聚焦在构效关系的建立。这里面其实包含两类问题,一类是从结构到性能,电极材料具有无序结构特征,且锂化浓度会对结构进行化学调控,而且微纳尺度有不可忽略的界面效应、量子效应等等,如何准确揭示其力学性能?另一类是从性能到结构,如何根据非均匀性能特征,反向识别并调控相关的微结构分布?针对这两类基本问题,她在从结构到性能层面,建立了微纳米材料力学性能问题研究的新理论,有判断锂硅合金韧脆转变的断裂准则,由三向静水强度和剪切强度的比值控制。并用Prandtl滑移线理论和分子模拟对准则进行了理论和数值验证,也有偏心椭圆屈服准则,用以描述锂化硅的破坏失效,包括拉压失效时的角度和拉压强度的不对称性。该准则也普适于其他的非晶材料;在从性能到结构层面,利用机器学习等方法,为预测调控材料设计注入新思路,结合机器学习和离散余弦变换,首次将频域深度学习的方法应用于力学领域,实现了复杂模量场的识别,该方法兼具高效性和鲁棒性,具有良好的泛化能力。 除了自己的深耕,她也十分重视同专业和行业对话的机会。她谈到,加入中国力学学会,入选“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对她来说都是很好的渠道,去学习同行们的长处,通过和长辈的交谈消除心中的疑惑。她在一点一滴中汲取能量,又在无数次的实践中把这些能量转化成了动力。 今年年初,丁彬跟随学会前往昆明,参观了西南联大博物馆、陆军讲武堂,这次经历让她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事业的开创总是不易,然而一旦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就只管用心中的热爱燃起一盏灯,把前路照亮。
86 10 6255 9588
86 10 6255 9588
office@cstam.org.cn
100190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学会公众号 |
学会微博 |
力学科普 |
力学学报 |
力学学报英文版 |
力学进展 |
力学快报 |
力学与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