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我要入会 联系我们

编委会工作总结

首页 > 编委会工作总结 > 爆炸与冲击

2022年《爆炸与冲击》编委会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23年04月28日

一、 前言

2022年,在中国力学学会和中物院流体物理研究所的关心支持下,在编委会的领导和编辑部的努力下,按照宣传部对学术期刊的要求,严格执行编辑规范和标准,在保证刊物学术质量和编辑质量的基础上,已完成《爆炸与冲击》2022年第1~12期的出版工作。

二、基础性工作

1.出版情况(收稿量、发稿量、退稿率)

2022年1月1日~11月30日,《爆炸与冲击》共收到来稿537篇(比2021年同期增加40篇);已刊出稿件167篇,共计2068页(比2021年同期增加92页);退稿率约70%。

2022年刊发文章的作者单位分布于70余所大学和科研院所等机构,其中发文量较多的单位有:北京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南京理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中北大学等。

2.编委会工作情况

在2022年,本刊编委会本着编委会主导办刊的理念,为刊物审阅了大量的稿件,并为刊物组织优质稿件和学科重点和热点方向的专题专刊等。

审稿方面。2022年,共有32位编委参与了《爆炸与冲击》的审稿工作,编委审稿量占全部审稿量的约12%。

组织专题和组稿方面。由郭伟国教授组织的“材料动态本构关系”专题已于今年第9期刊出,该专题包括11篇论文和1篇“材料本构关系简介”。材料本构关系是冲击动力学最基本的问题之一,专题推出后,受到了学者们的极大关注。编辑部趁热打铁,及时推出了虚拟专题“材料动态本构关系(2018-2021)”和“材料动态本构关系(2013-2017)”。编委张先锋为刊物组织的“爆炸侵彻”专题将于2023年刊出,编委李晓杰为刊物组织的热点文章“高耐冲击韧度纤维增强ABS复合材料”将于2023年刊出。

2022年的编委会工作会议将于12月采取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三、进展性工作

1.学术质量提升情况(约稿、刊发专刊等)

为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影响力,编辑部在编委会的引领和指导下,优选了爆炸力学热点难点方向的优质稿源和专题。

已刊发专题1个:“材料动态本构关系”专题已于2022年第9期刊出。刊发约稿2篇:颅脑爆炸伤致伤机制及防护研究进展、成层式防护结构中分散层研究综述。

2.出版周期降低情况

由于2022年的来稿量较2021年有较大幅度的上升,因此2022年的纸刊平均出版周期维持在约9个月,网络出版周期约3个月。

3. 数字化建设情况

(1)继续利用期刊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平台、国内外各大数据库推送期刊数据;

(2)继续利用中国知网“录用定稿网络首发”功能为作者争取首发权;

(3)改进期刊门户网站,新增“最新录用”菜单,真正做到文章录用即刊出;新增“电子期刊”菜单,增强读者的阅读体验。

4.期刊宣传工作推进情况

2022年,继续在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爆炸力学相关微信群、邮件等方式推送期刊论文的基础上,重点推送约稿、专题和重点热点领域的优秀论文。

2022年,新建《爆炸与冲击》微信读者群,及时向本刊读者推送期刊最新信息。

微信公众号的关注用户数量近5000,单次推送内容的访问量超过1800(2021年最高不足1500)的由2期,其余的访问量均在100左右,较2021年增加显著。

2022年,编辑部扩大了评优范围,在奖励优秀论文、优秀审稿人和优秀编委的基础上,增加了奖励优秀专题组织者和高被引论文奖项,鼓励专家们为刊物组稿和引用论文。

2022年,刊物还通过改进期刊封面,增加读者的阅读体验,扩大期刊影响力。

四、获奖及资助情况

2022年,《爆炸与冲击》获得以下荣誉:

荣获西部科技期刊联盟首届西牛奖之“优秀中文科技期刊”称号;

入选中国兵工学会《兵器科学与技术(武器工业)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2022版)》T1期刊。

五、2023度工作计划和安排

1. 进一步缩短纸刊发表周期;

2. 进一步加大组稿约稿力度,提升刊物学术质量;

3. 做好“爆炸侵彻”专题和“爆炸冲击伤”专题的组织、编辑出版工作。

联系我们

  • 电话:

    86 10 6255 9588

  • 传真:

    86 10 6255 9588

  • 邮箱:

    office@cstam.org.cn

  • 邮编:

    100190

  • 地址: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相关链接

国际组织
部委
团体会员
深圳市海塞姆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力学技术研究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克里门森互动(北京)顾问有限公司中南大学杭州朗杰测控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天津大学力学系暨南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力学与土木工程系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力学系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与工程系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应用力学系宁波大学力学与材料科学研究中心浙江理工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所长沙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兰州大学力学系甘肃省力学学会长江科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安徽省力学学会辽宁省力学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和机械工程系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中南建筑设计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研究所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流体工程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湘潭大学低维材料及其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力学系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力学系西北工业大学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地方学会链接

学会公众号

学会微博

力学科普

力学学报

力学学报英文版

力学进展

力学快报

力学与实践
Copyright © 2016 版权所有 中国力学学会 I 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I  京ICP备05039218号-1, 审核日期:2005年7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