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1年07月09日
入选以来,中国力学学会为青年托举人才——郝鹏制定了详细的培养计划,配备了专属导师,并定期举办青年学术沙龙,丰富了他的科研视野,优化了他的成长路径。三年来,青托导师李刚教授多次勉励郝鹏,科研没有捷径可走,因为捷径引导不出真正有价值的科研成果,要下大力气从机理机制视角深挖源头创新。另一位青托导师张卫红教授也反复提醒他,基础研究要密切结合国家需求,科研工作才会大放光彩。郝鹏是国防科工局“结构强度与轻量化设计”国防科技创新团队核心成员。在团队带头人王博教授的影响下,郝鹏在较早的时候就深深地认识到时代赋予青年科研工作者力学报国、航天兴邦的历史责任感。在青托项目支持下和学会定制化的培养模式熏陶下,郝鹏努力将科研创新与国家需求密切结合,针对我国发展新一代航天装备带来的轻量化设计需求,建立了复杂结构可靠度分析与优化的系列先进算法,并着力将算法推进实用化。成果已在我国多型新一代航天装备结构研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围绕航天结构可靠度分析与优化方向,入选以来,郝鹏获批装备预研教育部青年人才项目、辽宁省优秀青年基金项目等。入选后发表SCI论文45篇(第一作者/通讯作者29篇),其中发表4篇AIAA J.、7篇Comput. Method Appl. M.、7篇Struct. Multidisc. Optim.、3篇Int. J. Solids Struct.。SCI他引700余次,7篇入选ESI高被引/热点论文。授权发明专利25件(含7件国际专利)。
成果解决了空军某武器、海军某武器和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5号等重要航天型号研制中的设计瓶颈问题,尤其为保证长征5号火箭性能和可靠性做出了实质性的重要贡献,写入3项航天行业标准,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2018年,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栏目报道新时代科技工作助推国家经济建设,将团队为长征5号优化减重研究作为高校科研代表事迹,给予了全面报道。2019年,新华社《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以“我们给火箭做减重——高校科技创新进行时”为题报道了团队科研工作。2020年,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次飞行取得圆满成功,实现我国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首战告捷,为全面实现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发展战略奠定坚实基础。首飞成功后,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型号办公室,总指挥王珏、总设计师李东发来感谢信写道:“大连理工大学研发的航天新型轻质高承载结构及其高效优化设计技术,实现了箭体结构大幅减重,为保障火箭运载能力和多次关键技术攻关发挥了重要作用,长征五号B火箭首飞的成功发射凝聚着你们的智慧与奉献”。
凭借优秀科研成果,郝鹏2018年破格晋升正教授(全校当批2人),以第三完成人获得2017年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2019年入选辽宁省“兴辽英才”青年拔尖人才、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层次。
86 10 6255 9588
86 10 6255 9588
office@cstam.org.cn
100190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学会公众号 |
学会微博 |
力学科普 |
力学学报 |
力学学报英文版 |
力学进展 |
力学快报 |
力学与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