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我要入会 联系我们

党建专题

首页 > 党建专题 > 学习园地

党的二十大精神专栏|明确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方向 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

发布日期:2023年02月01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反映了我们党的宗旨使命和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我们要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将其实践要求落实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14亿多人口实现现代化将是人类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大事。”14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巨大潜力和优势也前所未有。要始终立足我国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基本国情,科学认识巨大人口规模给现代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因循守旧,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持续推进。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动超大规模市场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素质,加快从人力资源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不能只是少数人富裕,而是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我们的共同富裕,是要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逐步实现整体富裕、普遍富裕。我们已经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历史过程,要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久久为功、持续推进。坚持市场和政府相结合、效率和公平相统一,不断把“蛋糕”做大做好,并通过合理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现代化不仅是物质财富的积累,也是精神文明的发展。只有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才能顺利推进。要扭住高质量发展这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增强全体人民的文化自信,增强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力量。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中国式现代化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是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不断推动美丽中国建设。

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现代化强调同世界各国互利共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我国不走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决不会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来发展自己。走和平发展道路,源于中华民族崇尚和平的文化基因,基于对我国发展条件和世界大势的准确把握,是根据中国人民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我们要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与各国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自身发展与世界发展的良性互动,为人类共同发展开辟更为广阔的前景。

来源:《人民日报》


联系我们

  • 电话:

    86 10 6255 9588

  • 传真:

    86 10 6255 9588

  • 邮箱:

    office@cstam.org.cn

  • 邮编:

    100190

  • 地址: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相关链接

国际组织
部委
团体会员
深圳市海塞姆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力学技术研究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克里门森互动(北京)顾问有限公司中南大学杭州朗杰测控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天津大学力学系暨南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力学与土木工程系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力学系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与工程系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应用力学系宁波大学力学与材料科学研究中心浙江理工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所长沙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兰州大学力学系甘肃省力学学会长江科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安徽省力学学会辽宁省力学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和机械工程系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中南建筑设计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研究所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流体工程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湘潭大学低维材料及其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力学系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力学系西北工业大学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地方学会链接

学会公众号

学会微博

力学科普

力学学报

力学学报英文版

力学进展

力学快报

力学与实践
Copyright © 2016 版权所有 中国力学学会 I 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I  京ICP备05039218号-1, 审核日期:2005年7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