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2年11月07日
姓名:李博 专业专长:生物力学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82年7月
职称:副教授 工作单位:清华大学
教育及工作经历:
2004年、2007年分别获湖南大学学士和硕士学位,2011年获清华大学博士学位,2011–2014年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5年至今在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任副教授、长聘副教授。
研究领域:
生物软组织力学;细胞力学;软材料力学
社会任职:
任中国力学学会生物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力学学会软物质力学工作组成员,《Mechanics of Advanced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Materials》《医用生物力学》编委,《固体力学学报》青年编委。
主要成绩:
李博主要从事细胞与软组织的多尺度多场耦合力学行为、软材料非线性变形与稳定性的研究。已发表SCI论文100余篇,合作出版专著《软材料表面失稳力学》一部。主要学术成果包括:
(1)克服了强非线性、大变形、多重分岔等方面的难题,建立了软材料与生物软组织的变形稳定性力学理论与计算方法,发现了巴基球失稳等多种新现象与新规律,揭示了宏、微观尺度上表面失稳、形貌产生的物理机制,提出了在膜–基系统表面制备微纳米形貌的电致失稳、缺陷调控方法。
(2)建立了考虑多相多场耦合、化学反应与扩散、非线性的生物软组织力-化-生耦合本构模型与有限元方法,为肿瘤、胚胎等软组织生理、病理情况下的生长、形貌演化研究提供了理论工具。
(3)发展了耦合力-化学反馈信号通路的群体细胞动力学理论和计算方法,发现群体上皮细胞动力学遵从Tsallis统计力学理论,而非经典的玻尔兹曼-吉布斯熵理论;阐释了群体细胞介观尺度动力学与分子尺度蛋白表达、细胞尺度癌变、迁移能力、粘附、弹性之间的关联。所得结果有助于理解胚胎发育、伤口愈合、肿瘤转移等生理、病理现象。
上述成果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PNAS》《Phys. Rev. Lett.》《Nat. Commun.》《J. Mech. Phys. Solids》《Biophys. J.》《J. Biomech.》等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SCI他引2000余次。曾获教育部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13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017年,3/5)、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9年,3/5);入选国家海外人才引进计划(201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2019年)资助。
86 10 6255 9588
86 10 6255 9588
office@cstam.org.cn
100190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学会公众号 |
学会微博 |
力学科普 |
力学学报 |
力学学报英文版 |
力学进展 |
力学快报 |
力学与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