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我要入会 联系我们

工作组工作总结

首页 > 工作组工作总结 > 微纳米力学工作组

2019年微纳米力学工作组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21年04月08日


2019年度,微纳米力学相关领域的学者结合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积极组织国内外学术活动,开展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在国际著名期刊发表高水平SCI学术期刊论文,获得诸多奖项和荣誉。2019年度微纳米力学领域取得的这些成果表明微纳米力学工作组的各项工作正处于稳步、有序进展之中。相信在中国力学学会的领导和支持下,在微纳米力学工作组成员和相关领域学者的共同努力下,新一年度国内微纳米力学领域会涌现出更多的优秀人才,成就更丰硕的成果。

一、2019年度工作情况

(一)获奖和荣誉

1.郭万林院士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郭万林院士荣获 ICCES Eric Reissner Award,系国际第七位获奖者,以表彰他对航空航天结构的完整性和耐久性以及纳米力学的持续贡献

3.赵亚溥研究员荣获教师的最高荣誉:全国优秀教师奖

4.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两项:

1)项目名称:软材料与生物软组织的表面失稳力学研究,

主要完成人:冯西桥,曹艳平,李博,王建山,黄世清

2)项目名称:复杂约束下结构优化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

主要完成人:郭旭,程耿东,阎军,张维声

5.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王记增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王奉超

7.Eshelby力学青年学者奖:李晓雁副教授

8.中国力学学会青年科技奖:李晓雁副教授

9.美国百人会英才奖:宋宇,导师:张海霞

10.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孙晓昊,导师:吴恒安

11.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庞震乾,导师:魏宇杰

(二)分支机构本年度开展学术交流情况

1.美国物理学会三月会议

201934日至8日,美国物理学会三月会议 (APS March Meeting 2019) 在美国波士顿顺利召开。美国物理学会三月会议是由美国物理学会主办的年会,在凝聚态物理领域乃至整个物理学领域都是最为重大的国际学术会议之一。微纳米力学工作组组员、清华大学徐志平教授参与此次盛会。

2. 2019年北京大学工程科学优秀青年人才国际论坛

2019316日至18日,由北京大学工程科学与新兴技术高精尖创新中心联合北京大学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共同举办的第二届北京大学工程科学优秀青年人才国际论坛举行。该论坛旨在聚焦国内外学术前沿,开展多学科、跨领域的讨论和交流,是一个面向全世界范围内工程科学领域优秀青年人才的专题会议,得到了来自全球范围内的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的300余名科研人员积极响应。微纳米力学工作组组员、北京大学段慧玲教授受邀出席了论坛开幕式。开幕式由段慧玲和刘谋斌共同主持。

3.第四届中德非晶物理和材料研讨会

2019317日至22日,由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和德国明斯特大学材料物理研究所联合举办的第四届中德非晶物理和材料研讨会在德国明斯特大学召开。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无序系统的普适方面金属玻璃和胶体玻璃的共有属性。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汪卫华院士、力学研究所戴兰宏研究员、魏宇杰研究员等中方代表团一行20余人参会。

本次研讨会邀请了金属玻璃和胶体玻璃领域的15位中国科学家、25位德国科学家做大会报告。会议交流并总结了近年来中德双方在金属玻璃和胶体玻璃两个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取得的重要成果,围绕无序结构、原子扩散、结构弛豫与年轻化、动力学、变形与断裂、新体系与性能等几个主题展开了深入交流,探讨了两种无序系统的一些共性和深层次问题,并就进一步加强中德两国科学家在此领域的合作交换了意见。本次研讨会每天都预留1-2小时的自由讨论 (Free discussion) 时间,与会人员在这个时间会对报告中的一些争议问题进行深入而激烈的讨论与交流。旁听的中德双方年青学者和研究生也会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向本领域科学家提出一些困扰他们很长时间的难题。

中德非晶物理和材料研讨会旨在推动中德双方本领域的学术交流,以及促进青年学者的成长。前三届研讨会分别于201010月在北京中德科学基金研究交流中心、201211月在德国科隆德国宇航中心、20155月在合肥工业大学召开。

4.2019年先进材料科学与工程国际会议 (AMSE 2019)

2019322日至25日,先进材料科学与工程国际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围绕先进材料科学与工程的最新研究领域展开讨论。AMSE为研究人员和行业从业人员提供了一个国际交流的平台,分享来自相关领域的新想法,原创研究成果和实践开发经验。微纳米工作组组员、北京大学段慧玲教授受邀做大会报告。

5.浙江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生物医学科学系列讲座

201932526日,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生物力学卓越研究所的15位学者、浙大基础医学院以及航空航天学院的教授们在浙江大学同台对话,展示了力学医学领域科学研究的最新科研成果,百余位师生聆听了讲座。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季葆华教授应邀报告了细胞力学敏感行为中的一些力学法则:他发现力学拉伸可以调控血管内皮的损伤,并且细胞在修复损伤部位时遵循一定的几何和物理学规律。

6.25届国际计算与实验工程与科学会议

201932528日,第25届国际计算与实验工程与科学会议 (ICCES) 在日本东京召开。该国际会议由美国国家工程院、印度国家工程院、第三世界科学院、欧盟科学院及乌克兰科学院院士Satya N.Atluri教授于1986年发起举办,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要系列国际学术会议之一,每年召开一次。

郭万林院士受邀参加该国际会议并做大会报告。会议期间,郭万林院士获颁 Eric Reissner Award,用以表彰他对航空航天结构的完整性和耐久性以及纳米力学的持续贡献。该奖项以美国工程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数学力学家Eric Reissner 教授名字命名,以此鼓励在力学研究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学者。郭万林院士是国际上第七位获此殊荣的学者。

7.国际断裂力学百年峰会

201948日至10日,国际断裂力学百年峰会 (Century Fracture Mechanics Summit 2019) 在新加坡举行,来自不同国家的杰出全球领导人,共同庆祝断裂力学方面的卓越成就,分享有关全球断裂力学技术变化、新兴领域、研究方法和方向的见解和想法,并探索潜在的国际合作。郭万林院士、季葆华教授、魏宇杰研究员、李晓雁副教授应邀参会,并做邀请报告。

8.第四届低维材料力学青年研讨会

2019412日至14日,第四届低维材料力学青年研讨会在江南大学隆重举行。会议由江苏省力学学会和中国力学学会微纳米力学工作组联合主办,江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无锡市力学学会承办,江苏食品先进制造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协办。本次会议旨在交流低维材料力学学科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增强青年学者间的联系与合作。来自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27所高校的近百余位优秀力学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张忠研究员致开幕辞,施兴华研究员、袁泉子研究员、王立峰教授、倪勇教授、李晓雁副教授等多位微纳米力学工作组组员参与此次盛会并做邀请报告,重点讨论了低维纳米材料中的关键力学问题,总结了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提出了对重要科学问题和学科发展的思考,同时会议促进了青年力学科研工作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营造浓郁的科学研究和学术研讨氛围。

9.“非常规环境及复杂介质力学行为实验力学研讨会

2019517日至19日,由中国力学学会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太原理工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及生物医学工程学院联合承办的非常规环境及复杂介质力学行为实验力学研讨会于在山西太原举行。会议主题围绕非常规环境及复杂介质力学行为的国际前沿,邀请了国内外同行交流讨论最新研究成果,探讨实验测试新原理、新方法和新技术,研讨实验力学新的发展方向,拓宽实验力学新的工程应用领域。微纳米力学工作组多位组员受邀参会,赵亚溥研究员受邀做大会报告。

10.“跨时间和长度尺度的界面动力学和耗散国际研讨会

2019521日至23日,跨时间和长度尺度的界面动力学和耗散国际研讨会 (CECAM-Interface Dynamics and Dissipation across Time and Length Scales) 在以色列特拉维夫成功举办。该国际研讨会的目的是召集从事界面动力学和耗散理论、模拟和实验的研究人员,交流讨论该领域的最新进展、新思想,并讨论是否有可能超越现有范式等。微纳米力学工作组组员郑泉水教授受邀参会并做邀请报告。

11.第四届纳米能源与纳米系统国际会议 (NENS2019)

2019615日至17日,由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简称纳米能源所)主办的第四届纳米能源与纳米系统国际会议在京拉开帷幕,来自世界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纳米能源和系统领域的前沿问题。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出席会议并致开幕词。随后,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所长兼大会主席王中林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杨培东教授、清华大学郑泉水教授等专家分别作大会报告。

12.国际大学生iCAN创新创业大赛

201962224日,由IIEC国际创新创业大赛联合iCAN国际联盟和德国VDE三方共同主办的2019IIEC国际创新创业大赛青岛城阳(德国站),在德国柏林会议中心Estrel Hotel举办,本届海外站比赛与微型传感器领域的顶级会议Transucers 2019同期举办,大会吸引了来自学术界,研究机构,政府机构和行业的1000多名与会者。本次比赛共有来自中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瑞士、波兰、丹麦、芬兰、泰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近二十个科技创新作品,涉及健康监护、智能传感、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新能源新材料及环保、教育科技、生物医疗等多个领域,向全世界展示前沿科技发明、创新成果和团队风采,促进和加强高科技领域的产学研结合,推动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为高科技创新创业搭建国际交流平台。

iCAN发起人、北京大学张海霞教授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对全球创新青年的欢迎,同时表达了对原始创新的支持,此次活动与Transducers大会同期举行,也是为了可以让各国的创新天才更好的与世界顶级科学家近距离接触和交流。

13.47届国际暑期学校会议力学中的前沿问题-2019”

201962429 日,第47届国际暑期学校会议力学中的前沿问题-2019”在俄罗斯圣彼得堡成功举办。主要关注力学与其他研究领域的交叉问题,包括微纳米力学、材料科学、固体物理学、分子物理学、天体物理学等方面的问题。吴恒安教授担任会议学术委员会成员以及分会场主席。吴恒安教授、何陵辉教授分别做了邀请报告。

14.中国-意大利生物力学双边研讨会

继中国力学学会于2018年与意大利力学学会 (AIMETA) 签署了全面合作备忘录之后,第一届中国-意大利生物力学双边研讨会成功于201971-3日在意大利罗马召开。研讨会由意大利罗马第二大学主办,会议主席为清华大学冯西桥教授与罗马第二大学Paolo Bisegna教授。学术委员会主席为杨卫院士,卢天健教授,Bologna大学的Vincenzo Parenti Castelli教授和Trieste大学的Gianni Pedrizzetti教授。共有近50人参加了该研讨会,意大利力学学会主席及副主席多人,以及中国力学学会前任理事长杨卫院士,现任副理事长冯西桥教授,以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卢天健教授,北京大学王建祥教授等代表中国力学学会出席了该研讨会。

微纳米力学工作组季葆华教授、王记增教授、钱劲教授、李晓雁副教授等多名组员应邀参加了本次会议,通过担任组织委员会共同主席等积极参与了会议的筹办,并分别做了邀请报告。该研讨会以生物材料力学、微纳米力学等的交流为契机,对中国与意大利学者在整个力学领域开展深入交流与合作也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同时,在座谈交流环节,双方就落实合作备忘录要点和如何更好地推动双方的进一步交流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形成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有益建议。这一活动的筹办过程与研讨会形式均为中国学者与其他国家学者进行实质交流与合作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15.第六届微系统与纳米工程论坛国际会议 (MINE2019)

201977日至10日,第六届微系统与纳米工程论坛国际会议在上海举行,来自国内外30多家科研机构和企业的代表参加了此次大会。大会由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副所长谢晓明担任大会主席,美国明尼苏达大学麦克凯特杰出教授崔天宏、北京大学教授张海霞(微纳米工作组组员)、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孙钰和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Eric Yeatman担任大会共同主席。

微系统与纳米工程系列会议已成功举办六届,在国内外微系统与纳米工程领域逐渐形成影响力,特别是为中国的微系统与纳米工程领域科研人员与国际同行进行交流合作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为促进我国微纳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化交流合作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6.第四届光子学与光学工程国际学术会议 (icOPEN2019)

2019716日至20日,2019光子学与光学工程国际学术会议在泰国普吉岛举行,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相关领域知名专家及青年学者参与该盛会。大会在三维计算机视觉、三维图像采集与显示、光学成像与机器视觉、生物医学光学与成像等学术专题方向进行了深入交流,与会代表各自分享最新研究进展及学术成果。微纳米工作组组员、清华大学谢惠民教授担任大会组委会共同主席。

17.第七届中美生物医学工程暨海内外生物力学学术研讨会

201972024日,由中国力学学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力学专业委员会主办、重庆大学承办的第七届中美生物医学工程暨海内外生物力学学术研讨会在重庆成功召开。中美生物医学工程暨海内外生物力学学术研讨会是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力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高端国际会议,自2001年起每三年举行一次。此次会议,得到了海内外学者的积极响应和热情参与,共有442人参加了会议。本届大会邀请了来自美国佐治亚理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杜克大学、加州大学、斯坦福大学、纽约大学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等院校的18位教授和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中科院力学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重庆大学等院校的16位教授做大会邀请报告。微纳米力学工作组组员、浙江大学季葆华受邀参会,并做邀请报告。

18.4届材料科学中的相场模拟国际会议 

2019722日至26日,第4届材料科学中的相场模拟国际会议在德国波鸿 (Ruhr-Universität Bochum) 成功举办,旨在为不断发展的相场领域提供一个绝佳的论坛。大会涵盖与相变、运动边界问题、图案形成和微观结构演变有关的理论建模、数值方法和应用等广泛领域。微纳米力学工作组何陵辉教授、倪勇教授等受邀参加该国际会议,并做邀请报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倪勇教授、浙江大学王杰教授联合美国俄亥俄大学王云志教授成功争取了下一届相场模拟国际会议的主办权,使该国际会议将首次在中国举办。

19.第十三届中国介入治疗论坛 (CIC 2019)

201982日至4日,由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深圳市人民医院共同承办的第十三届中国介入治疗论坛 (CIC 2019)、中国介入医学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立大会、辽宁省医学会第八次介入医学学术会议、东北三省介入医学学术论坛、第九届大连血管介入治疗论坛于沈阳召开。全国各地医疗机构介入医学领域的专家代表、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科研人员,以及企业界精英共800余人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邀请国内外众多知名专家,通过专家讲座、手术转播演示、论文交流、热点辩论、病例报告等方式,全面追求学术共识,提高临床水平。心脉东北区和华东区相关销售同事参与了本次会议。 微纳米力学工作组组员郑泉水教授受邀参与本次论坛,并做大会报告 (Plenary Lecture)

20.第二十二届国际复合材料大会 (ICCM22)

2019811日至16日,第22届国际复合材料大会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会展中心举行。国际复合材料大会始于1975年,每两年召开一次,由国际复合材料委员会主办,是全球复合材料领域历史最长、规模最大、最具权威的学术研讨会。微纳米力学工作组组员、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张忠研究员做大会专题报告 (Keynote Lecture)

21.第八届中国国际纳米科技会议 (ChinaNano 2019)

2019817日至19日,第八届中国国际纳米科技会议在北京成功举办。会议作为国际纳米科技前沿进展学术交流的平台,同时也是纳米企业放眼全球、展示竞争实力、开发新兴市场的竞争平台,吸引了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500余名从事纳米科技研究的院士、专家、青年学者及企业精英参会开展科学交流。会议开幕式由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主任赵宇亮院士主持,ChinaNANO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白春礼、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副秘书长任志武、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许强、科技部高技术发展中心主任刘敏、中国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副司长张国辉、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田刚等领导分别代表各单位致辞,对纳米科技的发展提出政策建议和希望。

微纳米力学工作组组员、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张忠研究员作为 ChinaNANO 2019 大会副秘书长和分会主席,成功组织了纳米复合材料和纳米力学分会及第三届纳米技术产业论坛。微纳米力学工作组组员郭万林院士、施兴华研究员等分别做邀请报告。

22.亚洲理论与应用力学研讨会

2019824日至27日,亚洲理论与应用力学研讨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本次大会由中国力学学会和北京国际力学中心共同发起,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和建筑工程学院联合承办,由浙江大学杨卫院士和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李家春院士担任大会主席,清华大学冯西桥教授和浙江大学陈伟球教授担任会议组委会主席,浙江大学吕朝锋教授担任组委会秘书。研讨会旨在为亚洲国家与地区的高校学者、研究人员和工程师提供交流理论和应用力学领域研究的新进展、新成果和新思想的平台,推动高水平合作研究,促进亚洲及其他地区力学研究的共同进步。研讨会邀请了浙江大学杨卫院士等15位国际著名学者作主旨报告 (Keynote lecture),参加人员就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动力学与控制、生物力学和力学生物学、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等主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与讨论。多位微纳米力学工作组组员受邀参与此次盛会。

23.中国力学大会-2019

2019825日至28日,中国力学大会-2019” 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顺利召开,来自全国各大高校和研究机构的4300余名力学工作者济济一堂,聚焦国际前沿,共同探讨交流,分享最新研究成果,推进力学学科的全面建设与发展。微纳米力学工作组的组员基本全部参与了这次盛会,并组织了相关的分会场及专题,分别受邀做大会报告或分会场邀请报告等。其中,赵亚溥研究员组织了微纳米力学分会场及物理力学分会场。微纳米力学分会场邀请了国内14位知名学者做学术报告,内容既涉及了学科前沿,又针对国家重大工程需求。郭万林院士、郑泉水教授、吕坚教授、何陵辉教授、季葆华教授、段慧玲教授、王记增教授、邓巍巍教授、张田忠教授、王立峰教授、钱劲教授、曹国鑫教授、王奉超教授等学者做邀请报告。物理力学分会场邀请了卢天健教授、周益春教授、王彪教授、胡更开教授、申胜平教授、丁航教授、郑跃教授、裴永茂教授、臧渡洋教授、陈浩森副研究员、郁汶山副教授、王建春副教授等学者做邀请报告。

24.7届智能材料与纳米技术国际会议 

2019920日至24日,第7届智能材料与纳米技术国际会议在冰城哈尔滨成功召开。SMN2019SMN系列会议的第7届,涵盖智能材料、纳米技术、结构设计、力学及其应用等多个领域。SMN系列会议于2007年由哈尔滨工业大学杜善义院士和冷劲松教授首次发起,每两年举办一次,旨在为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提供一个交流平台,用于展示并讨论智能材料结构与纳米技术方面的最新研究及应用进展。微纳米力学工作组组员郭万林院士、郑泉水教授分别受邀做大会报告 (Plenary Speakers)。微纳米力学工作组组员钱劲教授课题组参会并做报告。

25.1012日至15日,第56届美国工程科学学会年会在美国圣路易斯市华盛顿大学举行。该会每年举行一次,以促进和促进工程各个学科以及物理,化学,数学,生物工程以及相关科学和工程领域之间的思想和信息交流。

微纳米力学工作组组员李晓雁副教授组织了该会议的纳米材料力学分会场,并做口头学术报告,与国内外知名学者就纳米材料的力学行为和力学性能进行了深入交流和讨论。

26.第二届纳尺度与介尺度超润滑国际研讨会

20191015日至18日,第二届纳尺度与介尺度超润滑国际研讨会在深圳成功举办。郑泉水教授担任会议共同主席并做大会报告。

27.2019中欧研讨会暨第三届中欧石墨烯及相关2D材料研讨会

20191016日至18日,2019中欧研讨会暨第三届中欧石墨烯及相关2D材料研讨会在上海举行。该研讨会旨在交流与石墨烯及相关2D材料的基本材料合成、物理和设备相关的经验、实践和思想,并探索中欧科研人员之间更广泛合作的可能性。郭万林院士参与该国际盛会并做邀请报告。

28.第二届国际先进材料和结构力学国际会议 (ICMAMS 2019)

20191019日至22日,第二届国际先进材料和结构力学国际会议在南京成功召开。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和意大利航空学会共同主办,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航空学院具体承办,得到了江苏省力学学会的大力支持。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存法教授担任会议主席,浙江大学陈伟球教授、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Erasmo Carrera教授、美国德州农工大学J.N. Reddy院士担任共同主席。微纳米力学工作组组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郭万林院士受邀做纳智能材料与器件力学大会报告。

二、下一年度工作计划和安排

2020年,结合在能源、生物、电子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研讨微纳米力学的新的研究生长点,遴选需要推动的前沿领域,推进微纳米力学学科的发展,将微纳米力学学术研究和微纳米前沿技术相结合,提高结合工程开展研究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2020年,拟召开如下会议:

1.全国微纳米力学会议

2.能源中的微纳米力学问题

3.2020年度低维材料力学会议


联系我们

  • 电话:

    86 10 6255 9588

  • 传真:

    86 10 6255 9588

  • 邮箱:

    office@cstam.org.cn

  • 邮编:

    100190

  • 地址: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相关链接

国际组织
部委
团体会员
深圳市海塞姆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力学技术研究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克里门森互动(北京)顾问有限公司中南大学杭州朗杰测控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天津大学力学系暨南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力学与土木工程系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力学系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与工程系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应用力学系宁波大学力学与材料科学研究中心浙江理工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所长沙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兰州大学力学系甘肃省力学学会长江科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安徽省力学学会辽宁省力学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和机械工程系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中南建筑设计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研究所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流体工程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湘潭大学低维材料及其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力学系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力学系西北工业大学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地方学会链接

学会公众号

学会微博

力学科普

力学学报

力学学报英文版

力学进展

力学快报

力学与实践
Copyright © 2016 版权所有 中国力学学会 I 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I  京ICP备05039218号-1, 审核日期:2005年7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