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1年12月16日
2021年12月9日,中国力学学会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微纳尺度流动专业组第二次工作会议以线上方式举行。专业组组员司廷、刘赵淼、包福兵、陈硕、菅永军、李学进、李子瑞、任玉坤、熊春阳、姚朝晖、臧渡洋、郑旭,秘书逄燕等十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会议特别邀请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一伟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李战华研究员参会。会议由专业组组长司廷教授主持。
开幕式上,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一伟研究员首先致辞。他肯定了微纳尺度流动专业组2021年在组织建设、学术活动举办和学术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分享了专业委员会近期的工作计划和设想,希望专业组成员继续开展顶层设计并加强多学科交叉融合,为专业方向和专业委员会的发展贡献力量。之后,李战华研究员回顾了微纳尺度流动专业组创立的历程,感谢大家对壮大研究队伍做出的努力,并对未来的工作提出了要求,建议专家学者深挖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的内在联系,促进与其他学科领域的交叉合作,增强微纳尺度流动学科方向的学术影响力。
在工作会议上,与会人员认真学习了中国力学学会章程,总结了专业组2021年度的工作进展,初步构建了专业组的基本运行管理机制,并深入探讨了专业组的未来发展规划。大家积极发言,讨论热烈。
微纳尺度流动是流体力学中一个具有鲜明交叉学科特点的研究方向,伴随着微纳加工技术的兴起而发展,近年来在生物技术、医疗诊断、器官芯片、先进材料等实际应用中得到广泛重视。专业组自2014年成立以来,组织了多种形式的学术活动,为本领域研究人员提供了学术交流平台,也为流体力学及多学科交叉研究创造了更多机会。新一届专业组成员在年龄构成、单位类型和地区分布上更加优化,专业组成员富有朝气,有信心在中国力学学会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工作,齐心协力推动专业组的成长。在2021年度,专业组以交流促合作,以创新求发展。首先,确定了定期举办学术研讨会的基本思路,并于2021年4月在合肥成功召开了“第一届微纳尺度流动研讨会”,以“四个面向”为指引探讨了本领域亟需解决的重要科学和技术问题。其次,通过多方式的交流渠道,促成了科研项目和学生培养等方面的实质性进展。再次,专业组强化研用互促,积极发掘微纳尺度流动在生物化学、医疗健康和先进仪器等领域的学科增长点。
在基本运行管理机制方面,专业组拟筹建指导委员会和青年小组,对主要工作计划实施进行指导并着眼于青年人才的培养。对专业组成员定期开展讨论合作、共享学校优势资源、优化学生培养方案、承担学会服务以及参与学科发展规划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未来发展规划方面,专业组成员从多方面提出了针对性意见。基于各单位的研究基础和研究优势,在空间站科学、生命科学、微纳机器人、航天器微推进和医疗健康检测等领域开展交叉融合研究,力争在科研合作、资源共享、学生培养、公开课和教材建设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努力完成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国际国内主要团队、应用出口等方面的调研工作,为专业组落实具体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做好充分准备。
最后,司廷组长对工作会议进行了总结。他对往届专业组成员表达了诚挚的感谢,并希望新一届专业组成员在学会领导下团结一致,保持紧密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服务意识,努力推动专业组各项工作的开展。
86 10 6255 9588
86 10 6255 9588
office@cstam.org.cn
100190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学会公众号 |
学会微博 |
力学科普 |
力学学报 |
力学学报英文版 |
力学进展 |
力学快报 |
力学与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