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1年02月19日
各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秘书处(办公室),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科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协学会工作负责部门: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是中国科协“开放发展年”。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书记处关于科协工作的指示要求,按照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处年度工作部署,我部研究制定了《2021年中国科协学会学术工作要点》。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落实。
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
2021年中国科协学会学术工作要点
2021年,中国科协学会学术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围绕开局“十四五”、开启新征程,强化团结引领、深化改革创新、突出开放发展、优化工作机制,在一流期刊品牌化、“科创中国”专业化、学术交流高端化、学会治理现代化上下功夫,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以新发展理念贯彻始终,团结引领科技工作者主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智慧和力量,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一、支撑引领原始创新,加快一流期刊品牌建设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办好一流学术期刊的重要指示精神,做强领军期刊品牌,加大后备方阵培育,提升出版集约化数字化水平,推进评价导向改革,深化体制机制创新,营造开放竞合生态,繁荣科学文化,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1.强化领军期刊示范引领。依托一流期刊建设专家委员会,持续加强对22种领军期刊的动态监测、跟踪评估和调研督导,指导各刊不断优化办刊策略,抢发重大创新成果。加大后备方阵建设力度,分享领军期刊先进经验和创新实践,引领带动重点和梯队期刊提高办刊能力。开展高起点新刊年度遴选、创刊培训和展示推介,推动新刊又好又快发展。编发“卓越期刊学术前沿快报”,加大重点论文宣传推广。结合建党100周年,开展卓越计划成效评估,评选百篇重磅原创论文、百名杰出青年编辑、突出贡献审稿人和最佳办刊实践,举办专题展览。
2.加快集约办刊数字出版。推动出台集群化试点单位倾斜政策,促进出版资源跨部门、跨地区整合,提升试点刊群规模质量和市场化运作水平。完成数字生产、运营、传播平台系统开发,实现大数据选题、在线投审稿、全流程数字生产、多平台同步分发,组织期刊免费试用。试运行“期刊论文关联数据汇交和应用服务平台”,推动建立论文发表相关数据存缴、发布、引用、共享机制。推进科技期刊发展基金设计论证,探索整合社会力量,打造一站式学术论文服务平台。
3.深化国际交流合作。举办第四届世界科技期刊论坛、第十七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等高端对话活动,深入研讨出版领域热点问题。发布《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1)》。组织出版单位参与世界卫生组织主导的全球性公益出版活动,服务国际抗疫合作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接国际主流学术社区、科研成果交流平台,拓展期刊论文国际传播通道。联合国际出版机构及专业组织,开展科技期刊编辑、审稿人培训,编制学术不端案例集,提升出版规范性及同行评议把关能力。推荐出版机构参加国际高端研讨会、展会等,增进交流互鉴,提升品牌影响。
4.实施学会出版能力提升计划。加强学会期刊建设,遴选支持一批办刊基础好、管理规范的全国学会打造精品科技期刊,开展高端学术交流和成果转化服务,提升引领创新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引导学会整合学术和产业资源服务期刊发展,全面提高办刊专业化、国际化水平。组织学术期刊开展官方网站认证,打击非法中介机构,维护科技工作者权益。压实学会办刊主体责任,加强期刊出版伦理制度建设,规范同行评议和论文审校流程,完善作者署名、数据真实性等细化要求。
5.推进评价导向改革。对接“科创中国”平台,面向临床医生开展专题培训和病例征集,建设推广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实验仪器案例成果数据库等,支撑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改革。重点面向工程技术领域,遴选支持20家全国学会编制发布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对中外期刊进行等效认定,推动破除“唯SCI”导向。开展第六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遴选计划,与国内外数据库合作加强入选论文推介,引导更多高水平成果在国内期刊发表。发布2021版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加快构建中国特色、面向国际的自主评价体系。
二、助力科技工作者建功立业,做强“科创中国”建设
持续打造“科创中国”品牌,聚焦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激活“一体两翼”参与动力,强化“政产学研金服用”协作合力,加快推进数字平台扩容与交易,有序扩大试点城市规模与成效,深化拓展新型协同组织功能与网络,树起科技共同体促进科技经济融合发展的团结引领旗帜。
6.分步推进“科创中国”三年行动计划。坚持“举旗帜、创机制、建基地、筑生态”总体要求,落实《“科创中国”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明确年度任务、责任主体、关键节点和阶段目标,统筹数字平台、试点建设、组织创新“三位一体”协同联动,确保行动计划实施起好步。凝炼一批问题导向明确、具备专业水准、富有推广价值的科技经济融合发展示范模式,推出“科创中国”十大案例。科学制定平台联结、资源入驻、试点成效、基地授权、组织拓展等有关标准规范,加强对各项重点任务的动态监测和评价激励。持续推动“科创中国”建设有机融入“双创”大局,引领高能级创新创业创造生态发展。
7.聚焦试点建设做实技术服务与产业支撑。协同推进“科创中国”创新枢纽城市建设,持续打造科技经济融合发展样板。围绕试点城市需求分层分类开展科技服务,形成以全国学会牵头的跨界综合型科技服务团、以地方学会牵头的本地化专业化科技服务团相结合的服务体系,实现服务团全面升级。支持全国学会开展产业需求技术辨析、新兴技术方向研判、技术成果评价评估、标准研制与推介、共性技术研发支撑等服务活动,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举办国际技术转移、科技投融资、中小企业技术合作3类100场左右技术路演专场、30场左右产学融合高峰论坛,延伸服务链条,沉淀优质资源,形成专业化服务品牌。采取“一技术一专人一推广方案”模式,推进2020年度50项先导技术落地转化。共建2—3个区域技术服务与交易中心、10个创新基地,持续推动技术、人才等资源下沉区域产业一线,实现资源“下得去、接得住、见实效”。
8.完善数字平台服务功能。扩容平台资源,多方链接高校、科研机构、科技企业的技术成果资源,全面链接全国学会、地方科协的产学融合资源,深入链接试点城市产业区域需求资源,择优链接创新平台、知识产权、科技期刊等社会资源。在10个省级科协、20个试点城市、50家全国学会建设省级中心站、市级分站和学会协作站,加强组织支撑,强化创新资源供需衔接。加强平台产品开发,探索建设10个左右工、农、林、水领域的新技术应用成果案例库。提升平台专业化服务能力,引入一批金融、法律专业服务机构,组织实施学会技术服务能力提升计划,建设15个标准制定、15个专业技术评估专业机构,实施技术经理人赋能计划,组织3000人次以上技术经理人培训。加强平台英文版建设,对接英国、德国等境外创新资源,提升平台国际化服务水平。
9.着力建设“科创中国”联合体。优化“科创中国”联合体成员结构,吸纳有代表性的头部企业、科研院所、投资机构、创新平台、技术中介单位,成员单位规模达到100家左右。完善“科创中国”联合体运营机制,制定各类子联合体的组建标准、程序,推动成立一批产业、区域和专业子联合体。举办“科创中国”联合体年会系列活动,集中打造联合体工作品牌。评选发布“科创中国”产业先导技术、新锐企业、产学研融通组织系列榜单,探索发布“科创中国”青年创业榜单、开源创新榜单等,打造深化科技经济融合风向标。
三、建设支撑科技自立自强新高地,创新高端学术引领体系
以科技前瞻研判、“卡脖子”技术辨识、高水平科技政策智库、高端开放交流平台等为抓手,突出高端学术引领,强化创新思想策源,汇聚全球顶尖人才,筑牢开放合作基础,提升品牌影响力。
10.构建科技前瞻研判体系。坚持问题导向、突出交叉融合,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深化与国际科技组织的深度合作,持续发布十大重大科学问题和十大工程技术难题、十大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科学问题,研判未来科技发展趋势,谋划布局前沿领域方向。建立中国科协重大科技战略咨询委员会,突出价值引领、思想策源、人才举荐,开展重大问题难题、科技政策建议、国际交流合作等科技战略议题研讨咨询,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深度参与国际科技治理,服务国家科技创新战略规划和重大科技决策。
11.围绕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建言献策。聚焦国家重大需求,组织全国学会及相关专家,针对关键核心技术及重点产业进行深入研究,找出制约各领域技术产业发展的关键命脉,辨识“卡脖子”技术,形成“卡脖子”问题目录和政策建议报告,引领科技资源优化配置,推动科技力量协同攻关。举办中国科技峰会系列活动,围绕国家重大战略、科技前沿领域和关键核心技术等举办系列高端、小型、闭门研讨会,为精准施策、推动创新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12.开展产业与技术发展路线图和学科发展系列研究。聚焦航天、车联网、智能航运、农业装备等科技产业发展重点领域,汇聚产学研各领域高水平专家,开展产业与技术路线图研究,前瞻预见产业与技术发展态势,提出全产业链和未来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路线,指导社会资源合理配置,引导产业共性技术突破瓶颈,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瞄准生物医学、智能科技、微米纳米技术等战略前沿领域,开展学科发展和学科史研究,立足国家需求,鼓励学科交叉融合,发挥学科战略引领作用,预见学科发展趋势,推动新兴学科发展。
13.搭建高水平科技开放交流平台。举办第三届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围绕全球重大科技战略议题,为中外科学家搭建高层次开放交流平台,促进全球科技共同体开放、信任与合作。联合国家相关部委举办系列高端品牌会议,与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第二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支持指导地方科协与全国学会举办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交流活动,延伸专业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打通产业链、供应链国际交流渠道。举办系列青年科学家沙龙等,促进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
四、聚焦组织力提升,深化一流学会建设
突出党建强会、学术立会、开放兴会、依章治会,落实2020年全国学会工作会议部署,分解实施《关于进一步推动中国科协学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重点举措,强化分类指导、示范引领,推介一批一流学会特色典型,持续推动学会治理改革,着力提升学会服务效能,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科技社团。
14.以建党百年引领学会持续加强党的建设。组织开展“百年学会与党同行”座谈会,支持学会开展具有学科行业特色的“忆初心 促创新 谋复兴”建党百年系列活动,开展青年人才政治引领活动,宣传展示学会与党同心同行的初心使命。指导学会制定“十四五”发展规划,形成上下协同、左右衔接的规划体系,明确学会改革创新共识和发展目标。完善学会理事会党委政治把关机制,加快学会分支机构党组织覆盖,推动学会自觉将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依章程自治相统一。
15.加快推进一流学会建设。强化一流期刊与一流学会联动,开展全国学会综合能力评估,选树一批先进典型学会,以评促改、以评带建,营造创新发展、奋进发展的氛围。实施新一轮学会创新与服务能力提升计划,支持一批在基础研究、学科交叉和会员服务等方面有特色的学会,强化团体会员联系和发展机制,在重大战略领域探索设立新学会,推出一批学会创新发展模式和样板。深化中国科协领导深入全国学会调研指导工作机制,强化中国特色科技社团发展理论研究,为突破学会改革创新难点提供支撑。围绕学会主责主业,改革学会联合体运行机制,修订学会联合体工作规范,支持学会联合体打造专业化特色服务品牌。
16.突出国际化导向提升学会影响力。举办科技社团发展与治理论坛,为增强学会与国外科技组织交流合作搭建高端对话平台。实施开放合作专项,支持学会建设国际人才双向流动网络,吸纳港澳台和海外知华友华科学家任职,设立境外分支(代表)机构,在海外举办学术交流活动,参与国际知名奖项评选和国际标准制定。引导学会完善机制,加大力度向国际科技组织举荐人才,将更多优秀科学家精准推送到国际组织领导层,为中国科学家在国际科技组织任职履职提供服务保障。鼓励学会发挥学科行业优势开展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与成果引进转化,综合国内外资源服务区域产业发展。
17.激励与监管并重增强学会发展活力。与民政部等建立联合工作机制,突出分支机构和监事会制度建设,共同推动学会国际拓展、科技奖励、规范治理等重点改革举措落实落地。出台学会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清单,制定具有时代特色的科技社团章程示范文本,建立学会重点事项大数据监控机制。指导学会完善党委、理事会、监事会协同决策职责,制定学会党委、理事会职责清单,探索“功能性党建+现代社团制度+业务赋能”三位一体科技社团治理模式。针对2021年学会换届密集的特点,把学会换届、年检、变更作为推动治理改革的重要关口,完善学会指导监管制度,强化学会依法依章办会意识和能力。落实民主办会,推选一批政治意识强、学术水平高、群众基础好的专家和实务工作者进入理事会,加快学会秘书长全职化履职和专职化聘任。
86 10 6255 9588
86 10 6255 9588
office@cstam.org.cn
100190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学会公众号 |
学会微博 |
力学科普 |
力学学报 |
力学学报英文版 |
力学进展 |
力学快报 |
力学与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