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0年11月16日
2020年11月7-8日,中国力学学会首届全国力学博士生学术论坛在北京大学召开。此次论坛由中国力学学会主办,北京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承办。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北京理工大学方岱宁院士担任论坛主席。论坛主题为“协力同行、驭梦飞翔”,邀请了4个大会特邀报告和15个分会场专题邀请报告。本次论坛创新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会议形式,设有15个并行分会场,其中5个线下分会场安排110个博士生报告, 10个线上分会场安排182个博士生报告。
11月7日上午,论坛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拉开序幕。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魏悦广院士,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科学部副主任孟庆国研究员、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大学工学院院长段慧玲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向锦武院士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力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魏宇杰研究员,中国力学学会专职副秘书长汤亚南主任,中国力学学会副秘书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陈玉丽教授,中国力学学会副秘书长、北京大学杨越教授等专家学者,以及来自京津冀地区的博士生等120余位代表参加了论坛的线下开幕式。线上直播平台在线峰值近4000人。论坛开幕式由中国力学学会理事、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主任唐少强教授主持。
|
|
魏悦广院士致辞 |
孟庆国研究员致辞 |
|
|
段慧玲教授致辞 |
向锦武院士致辞 |
|
|
唐少强教授主持开幕式 |
在随后的特邀报告环节,北京大学魏悦广院士作题目为“新材料的涌现对力学发展提出的挑战”的特邀报告,系统而简要地介绍了新材料的独特力学行为、传统力学理论和计算方法的局限性、跨尺度力学表征的难点、跨尺度力学研究的出发点及进展、未来发展展望等;清华大学许春晓教授作题目为“壁湍流减阻主动控制研究”的特邀报告,报告介绍了基于已获得的认识,对壁湍流相干结构、湍流减阻控制机理、典型减阻主动控制方案进行介绍,并对高雷诺数时壁湍流减阻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控制策略进行探讨;北京理工大学胡更开教授作题目为“弹性波超材料及波的调控”的特邀报告,报告介绍了通过材料微结构设计可以改变材料宏观力学属性,进而实现对弹性波的调控和相应的波动功能,报告通过具体的实例展示通过材料微结构设计,实现对波不同方式的控制方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孙茂教授作题目为“微型昆虫飞行的空气动力学”的特邀报告,报告介绍了微型昆虫是如何用新奇方式拍动,如何用新的气动力机理来克服极大粘性效应,产生飞行所需的气动力的。论坛特邀报告环节由中国力学学会副秘书长陈玉丽教授和中国力学学会副秘书长杨越教授共同主持。
|
|
魏悦广院士作特邀报告 |
许春晓教授作特邀报告 |
|
|
胡更开教授作特邀报告 |
孙茂教授作特邀报告 |
|
|
陈玉丽教授主持大会特邀报告 |
杨越教授主持大会特邀报告 |
11月7日下午和8日进行了分会场的学术报告和交流,报告涉及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工程力学、一般力学、力学系统与控制、生物力学、爆炸力学、航空航天工程等力学学科领域。分会场安排了报告宣读与现场问答环节,参会的博士研究生们充分展示了他们的研究进展和成果。经过程序委员会的讨论,33位参会博士生的报告被评选为“优秀学术报告”。
|
|
分论坛会场 |
分论坛会场 |
论坛闭幕式由中国力学学会副秘书长杨越教授主持,他对本次会议的组织情况进行总结,并邀请线下、线上参会学生代表和志愿者代表发言。中国力学学会副秘书长陈玉丽教授宣读了优秀学术报告获奖者名单,并为其颁发获奖证书。最后,浙江大学工程力学系主任钱劲教授代表下一届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的承办单位浙江大学视频连线致欢迎辞,并举行会旗交接仪式,为期2天的论坛圆满结束。
|
|
学生代表发言 |
会旗交接 |
颁发优秀学术报告奖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有助于培养和发现青年人才,展示近年来我国博士研究生在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和成果,搭建全国性力学博士研究生的学术交流平台。
魏悦广副理事长致辞
尊敬的各位来宾,老师、同学们:
今天,我们相聚在美丽的燕园,举办中国力学学会首届全国力学博士生学术论坛。在此,我谨代表中国力学学会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我国力学事业发展,关心和支持学会各项工作的各位领导、来宾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参加论坛的来自全国各地的博士生表示热烈的欢迎!向承办本次活动并为此付出辛勤劳动的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老师和同学们表示诚挚的感谢!
中国力学学会是在1957年2月,由钱学森、周培源、钱伟长、郭永怀等著名力学家倡导和组织下成立的科技社团。历经近60年的艰苦创业和科学实践,中国力学学会发展成为我国力学科技事业的一支重要社会力量。学会现有团体会员单位46个、个人会员3万6千多人,他们当中有两院院士、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教师和学生。学会按照力学各分支学科设立了固体力学等23个专业委员会、科普等6个工作委员会及微纳米力学等4个工作组,负责各个分支学科的学术交流,同时紧密团结地方力学学会开展工作。
中国力学学会是我国力学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力学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促进我国力学科技繁荣发展、普及应用和促进力学人才成长提高的重要力量。学会通过各种渠道积极推荐各类杰出人才,推动学会奖励体系建设,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铺路搭桥,是两院院士候选人遴选、国家科技奖励、光华工程科技奖等国家奖项的推荐单位之一。中国力学学会在青年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方面开展了很多工作,如优秀博士论文评选,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青年学术沙龙等。学会还搭建了丰富的国内外学术交流平台,给青年人提供相互交流、自我展示、增进了解的平台,助力优秀青年学者进入科研发展快车道。有多位优秀学者入选国家各类人才培养计划,一批批优秀的年轻博士和硕士投身于我国的力学事业。学会在推进学科发展、培养优秀人才、开展社会服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主体作用。
为使力学方向的研究生了解力学学科前沿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同时展示近年来我国博士研究生在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和成果,探讨力学学科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增进广大博士研究生之间的交流,中国力学学会特主办“全国力学博士生学术论坛”活动。今天是学会主办的首届论坛,主题是“协力同行,驭梦飞翔”。我们非常希望能通过本次活动培养和发现青年人才,拓宽学术视野、促进学术交流、启迪研究智慧、提高创新能力,搭建全国性力学博士研究生的学术交流平台。
今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但广大的科研工作者的学术研究并没有因此而中断,学术交流的意愿也没有因疫情而阻隔,反而愈发强烈。本次论坛的筹备过程得到全国力学研究生培养单位的热烈响应,收到了来自70余所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的370多篇投稿,数十位青年教师参与到大会的学术组织工作。为配合疫情防控的要求,本次活动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多个平台同时直播,让参会人员不再受限于会场的座位,可以跨越地域和时间限制,更加高效、便捷地进行交流。
论坛安排了4个特邀报告和15个并行分会场。在短暂的2天会期里,我们既可以了解到专家学者带来的最新科研进展,也能感受到青年学者作为学术新生力量的朝气蓬勃。习总书记说“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座处于博士生阶段的你们充满活力,有着过人的智慧和杰出的创造力,肩负着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使命,期待你们能够借助本次论坛展示新风采、共享新思想、激发新思维,为实现我国的强国之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最后,祝愿与会的博士生们在会议期间有所收获,身心愉快!预祝首届全国力学博士生学术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孟庆国主任致辞
各位专家学者、同学们,大家好!
非常高兴能参加这次由中国力学学会组织的首届全国力学博士生学术论坛,这是一次开创性的举措,必将带来深远的影响。
我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科学部的孟庆国,我以前是学习流体力学的,跟大家一样都是学力学出身。我于1997年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作,至今已23年。
同学们,我想你们大部分人都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有一定联系,原因是你们的导师要科研、带研究生,需要申请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你们都参与项目的执行,事实上就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支持下,来开展博士生期间的科研工作的。
博士生期间是学习和科研的交替期,具有教育和科研的双重属性。因此,既要打好学科知识基础,又要培养做科研的能力,以便为毕业后独立开展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同学们,我作为过来人,对你们提出几点建议。
1. 打牢学科基础。要多读参考文献,要读经典的学术论著,要扎实而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我于上世纪80-90年代读硕士和博士的六年中,除了学课程、读文献外,我还精读了三本书,都是国外著名学者所著,中译本。一本是《物理流体力学》;另两本是书名为《湍流》的上、下册。这三本书使我系统地掌握了流体力学尤其是湍流的基本原理,一些流动现象所蕴含的深刻道理,为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我无论在科研工作还是以后在科学基金管理岗位,都受益匪浅。
2. 培养科研能力。在导师指导下,培养自己能够独立寻找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有精力的条件下,不断拓宽知识面,具有宽广的视野,参加这次论坛和其他各种力学学术会议就是最好的方式。因此,你在参加学术会议时,即使有的报告离你的专业较远,你也不要不重视,要认真对待,争取对你有启发。从我的经验来看,听的多了,你的视野自然就宽了,学术判断力也随之提高了。
3.要重视科研成果的积累。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要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我们常听到要反“四唯”。四唯即是“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但反“四唯”不等于反“四无”,比如:反“唯论文”,并不能理解为论文就不重要了,就不需要发表了。而是不能过分追求论文数量,要注重发表大文章、有重要影响力的文章。同时,在各种评审中,不能只查论文篇数,而是重点考察论文的质量和水平,看论文的学术贡献和产生的影响。
博士生毕业后,如果继续在高校或科研院所工作,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是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必由之路,而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除了学术水平作为基本保障之外,学术论文是一项重要的支撑条件。因此在博士生期间,一定要注意成果的积累。
最后,预祝这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段慧玲教授致辞
尊敬的各位同仁、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博士生学术论坛是北京大学研究生院资助了十几年的活动,有博士生论坛、博士生会议还有黉门对话等等,在北大内部,无论是文科、理科还是工科都产生了很好的效果。过去几年我们借助北大研究生院这一资助平台,北大力学系组织了很多次力学博士生学术论坛。其中的几届,中国力学学会也给了很大的支持,但一直没有被纳入中国力学学会学术活动中。这次论坛,经学会秘书处领导的努力沟通,力学博士生学术论坛第一次纳入中国力学学会的会议中。这次论坛由北京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承办,其它高校来承办第二届。就相当于这一次竖了这个旗,接下来一直传承下去。
200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主办全国博士生论坛,其中有力学博士生论坛,第一届是在清华举办的,当时杨卫院士是清华大学力学系系主任,北京大学派了两个学生去参加。博士生论坛的历史非常悠久,非常高兴现在中国力学学会竖起这面旗,把博士生论坛传承下去,给研究生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和机会。
今天历史悠久的几个力学学科单位一起组织这次论坛,北京大学的力学学科也很有历史,是1952年成立的,力学学会是1957年成立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力学学科也很有历史,一会向老师要给大家介绍,是陆士嘉先生和沈元先生创办的。北京大学的力学学科是周培源先生和其他著名学者共同创立的,今天机缘巧合,我们看到后面的塑像就是周培源先生的头像,2002年周培源先生诞辰100周年时,学校为了纪念他树立的头像,对科学来说这是很少有的殊荣。
这么多年,力学学科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也培养了很多优秀的学生,包括科学院、工程院及美国工程院19位院士。1910年北京大学就有老的工学院,那时叫“工学门”,从1910年到1952年院系调整,这其中的42年间,工学院培养了5000多名毕业生,其中有23位老师和学生被评为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52年院系调整时,北大工学院调整到了清华大学和天津大学。从1952年力学专业成立到2006年力学系并到工学院之前,我们也培养了4500名毕业生。2005年工学院重建到现在,也培养了近4500名毕业生。从1910年到现在,我们培养了大概14000名毕业生,这三个阶段各占三分之一。北大力学学科对北大工学院的发展贡献了巨大的力量,除了力学学科很有优势,在力学的基础上孕育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等,其中有四个学科是“双一流”学科,北大力学学科是北大工科发展的重要的基石。
最后,希望中国力学学会主办的博士生学术论坛可以很好的传承下去。
谢谢大家!
向锦武院士致辞
尊敬的魏院士、孟主任,各位领导、专家,各位博士生们:
大家早上好!
在这个金秋飒爽,五谷丰登的时节,我们共同迎来了“中国力学学会首届全国力学博士生学术论坛”。这次学术论坛也将成为我国力学发展在2020年秋丰收的硕果。今天,来自五湖四海的青年才俊齐聚一堂,聚焦学术前沿,畅谈人才发展,为中国力学的发展和创新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受大会委托,我担任本次学术论坛的副主席。我谨代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向参与“中国力学学会首届全国力学博士生学术论坛”的各位嘉宾、同仁以及青年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向一直以来关心、关注和支持中国力学各项事业发展的各位专家、各位青年学者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对本次学术论坛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在全球新冠疫情的严峻考验下,全国人民上下一心,共克时艰。疫情肆虐虽然打乱了科研工作和学术交流的阵脚,但没有削弱科研工作者发奋钻研的意志,没有熄灭科研爱好者对学术交流的热忱。相反,疫情甚至催生了学术交流的新形势、新模式,激发了同行专家和研究生们对线下大型学术论坛的渴望和期盼。
此次全国力学博士生学术论坛是促进我国力学学科发展、培育力学新兴科研人才的助推器,它为在座的力学科研工作者们提供了一个驭梦飞翔的平台。在这里,参会师生能够了解力学学科前沿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同时力学博士研究生们有机会展示各自相关领域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
学生代表王博博士发言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下午好!
很高兴在这里和大家分享首届全国力学博士生学术论坛的感受。这次会议能够以志愿者的身份为各位参与报告的老师和同学服务,我非常荣幸。能够以报告人的身份和众多学者进行交流,感觉收获满满。
无论是大会报告还是分会场的报告,无论是线下讨论还是线上直播,各位报告人用严谨的学术精神和丰富的科研成果为我们的博士生带了了一场有一场高水平的学术盛宴。每一个会场的主持人组织了严谨又不失活泼的讨论,思维的碰撞让大家对问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还记得开幕式时,魏院士对博士生们的嘱托,记得邀请报告中,曾祥远老师对于建立小天体着陆的动力学模型研究,记得作报告的时候,王帅博士针对报告中李群问题的讨论。记得分会场报告中,王坤博士详细介绍了利用非光滑方法建立的含摩擦接触的动力学模型。学到了很多,受益匪浅。
最后,作为志愿者,希望本次会议志愿者们的服务能够不负众望,如果有照顾不周的地方也请各位老师和同学包涵,也期待中国力学学会能够搭建更多力学学科老师和同学交流的机会。
学生代表邢运博士发言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我叫邢运,是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博士生,导师是杨嘉陵教授。首先,非常荣幸能够作为此次博士生论坛的学生代表发言,下面我将从以下两个方面谈谈自己参会的感受。
第一个方面,是大会的组织方面。这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细节是,作为一个外校的学生,在进入北京大学校门时,完全没有遇到任何不顺利,即使是在严格的疫情防控下,整个进校门的过程十分规范、有序和高效。进入校门之后,有清晰的指示牌与志愿者引导我,在偌大的北大校园,以最快最近的路线找到大会会场。志愿者们非常贴心,仿佛能看透我的一切需求,会热情地问我有没有吃饭,会主动来帮我拍照,还会把水果牛奶等零食在合适的时候拿到我的面前。在参会的这两天里,组织者让我感到非常舒适,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在短暂的时间里和严格的疫情防控下,能将大会准备的这么充分,细节考虑的这么深入,我觉得这与各位组织老师的辛劳付出密不可分。特别是我所在微信群中的葛书闻老师,听说她的微信好友已经加到上限,都是来自全国各地不同高校的参会博士生。在群里,每天都会有不同的学生问不同的问题,但是葛老师的回复始终十分详细及时,充满了耐心,总能完美解决同学们的各类问题,令人感动。此外,大会的一些组织老师同时也是有大会报告任务的老师,比如北航的陈玉丽教授,将大会各类细小事务处理的井井有条的同时,还为老师和同学们准备了内容丰富且具有深度的学术报告,非常令人敬佩。在此,向大会的组织老师和志愿者们道一声辛苦!
第二个方面,是大会的学术内容方面。此次博士生论坛的学术内容准备的非常精心,大会第一天的四个特邀报告几乎涵盖了力学研究中的各类问题,听完之后使我深受启发。特别是魏悦广院士专门为博士生做了一场具有针对性的高质量学术报告。他告诉广大博士生,最重要的素质是专业基本功,要时刻夯实专业基础,面对不同问题时才胸有成竹。围绕以上主题,魏院士讲述了他硕士和博士时期的研究工作,分享了他的亲身科研经验和感悟,都使我受益良多。此外,魏院士还细致的讲述了如何把看似无关的问题联系在一起的方法,如何提升专业素质,如何啃“硬骨头”等实际科研问题,对我今后的工作很有指导意义和启发。另外,各个分会场的报告也非常的精彩,大家准备的都很认真和充分。通过此次博士生论坛,我能够学习到全国各地不同高校的研究成果,能和各地的优秀博士生深入交流,这种机会在平时是非常难得的。特别是在疫情防控工作还未结束的情形下,主办方为我们提供了安全和专业的高水平交流平台,能够相互促进我们的科研工作,我觉得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同时也使我开阔了眼界,丰富了思想,提高了专业水平。
总之,我觉得此次全国力学博士生论坛是一次“面子”和“里子”兼备的成功论坛。借用段慧玲老师的一句话是,首届全国力学博士生论坛已经树立起一面旗帜。最后,感谢学会为促进学术交流以及培养和发现青年人才提供了这样一个专业和高水平的平台。
学生代表黄绮珊博士发言
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
我是来自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工程力学系的黄绮珊,首先非常荣幸能够参加中国力学学会举办的全国力学博士生学术论坛并作为学生代表发言。
非常感谢力学学会给予了我们这么一个平台可以和大家进行交流学习,我作为线上报告的学生之一,谈谈此次参加论坛的感受。
在最开始了解到只能参加线上会议时,其实对这次会议抱有的期待值并不高,但是这些天下来一点点的改变了我的看法。前期志愿者们与我们的线上联系,交流十分紧密,十分及时的确保我们能获得实时具体的信息并参与到其中,志愿者们的热情负责让人惊叹。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会议前两天进行线上网络测试的时候,我因为一些事不能按时参加,志愿者同学特地抽出了自己的私人时间为我单独做网络测试,在此过程中不仅尽量贴合我的时间而且态度温和且热情,让人感受到无尽的温暖。
后期内容广泛的会议报告更是让人获益匪浅,参考会议手册我们既可以选择研究方向相近的报告去听与同学和老师探讨,也可以选择我们感兴趣的方向去涉略了解。在交流的过程中,我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同学,也有了一些新的思考。
总之,这次学术论坛带来的是很好的体验,拓宽了我们交流的渠道,虽然此次论坛结束了,但它提供的平台所带来的今后不断的学术交流远远没有结束。十分开心能有机会参加此次学术论坛,也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参加每一届的论坛交流,谢谢大家,谢谢中国力学学会。
86 10 6255 9588
86 10 6255 9588
office@cstam.org.cn
100190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学会公众号 |
学会微博 |
力学科普 |
力学学报 |
力学学报英文版 |
力学进展 |
力学快报 |
力学与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