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0年03月30日
2018年,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在学会的指导下积极、平稳地开展各项工作,组织或参与组织了多种形式的国内外学术会议或学术活动,促进了固体力学的发展,为推进专业委员会委员和力学同行了解固体力学领域的国内外学术动态、加强国内外交流与合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 2018年的主要工作
1.由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华中科技大学承办的“固体力学的挑战与发展研讨会暨固体力学学报英文版AMSS创刊30周年活动”于2018年10月12日-14日在武汉召开。参会人员包括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固体力学学报编委会成员、国家杰出青年获得者以及国内外特邀专家共100余位。本次会议对固体力学的未来挑战与学科发展进行研讨和交流,并纪念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ca(AMSS)创刊30周年。会议的宗旨是:研讨固体力学的前沿科学问题,提高固体力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能力,推动固体力学的发展。会议期间,还研讨了AMSS期刊的现状与未来发展。
2.2018年11月23日至25日,2018年全国固体力学学术会议在哈尔滨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数理科学部主办,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协办,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哈尔滨理工大学和特种环境复合材料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联合承办,宁波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黑龙江省力学学会和黑龙江省复合材料学会为支持单位。来自全国120多所高校2000余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代表参会。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固本求新,顶天立地”,设置了34个主要的学术议题,主要包括 复合材料力学、计算固体力学、实验力学先进测量方法、技术与应用、微纳米力学、超材料结构设计理论及方法、软物质力学、弹性力学与塑性力学、表面、界面与薄膜力学、生物材料力学与仿生力学、结构力学与结构优化、损伤与断裂力学、柔性结构器件力学、爆炸与冲击、结构振动、噪声与控制、多尺度力学与跨尺度关联、结构健康监测与无损检测、制造工艺力学、轻质复合材料与结构青年学者论坛、固体力学教学改革与创新、压电半导体器件与多场耦合力学、极端条件材料力学行为、智能材料多场耦合变形行为、复杂介质及多场耦合波动力学等固体力学议题。交流了近四年来我国固体力学前沿研究及工程应用等方面所取得的主要进展和成果。本次大会精心设计了9个大会特邀报告,浙江大学杨卫院士做了题为《交叉力学-无限的疆域》的报告,阐述了固体力学交叉学科的特点,北京理工大学方岱宁院士的《先进结构技术》,论述了先进结构技术对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意义,北京大学魏悦广院士的《固体的跨尺度力学行为及失效准则》,讲述了跨尺度力学的机制及准则;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郭万林院士的《前沿之上的力学》,讲述了力学的发展新方向、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周志成院士的《力学与航天器构建》,讲述了航天器构造中存在的关键力学问题,西安交通大学王铁军教授的《重型燃汽轮机制造基础研究最新进展》,重点讲述了重型燃气轮机重要研究成果、庄茁教授的《新型复合材料衰减冲击波能量机理研究》,论述了新型复合材料结构的衰减能量冲击波机制;哈尔滨工程大学吴林志教授的《新型轻质夹芯结构的设计、制备及评价》,系统概括了近十年团队在超轻复合材料结构方面的进展与最新成果;以及哈尔滨工业大学冷劲松教授的《智能聚合物可变性复合材料结构:力学设计、4D打印及应用》,总结了目前智能聚合物复合材料结构的设计方法及应用。此外多位知名学者做了高水平的分会场学术报告,本次会议还设置了轻质复合材料与结构青年学者论坛和博士生专场学术报告。
3.参与组织了第四届应用力学国际前沿论坛 (ISFAM2018),论坛于2018年8月6日至11日在挪威科技大学举行,邀请了来自中国、新加坡、澳大利亚、法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70多位代表,促进了国内外同行在相关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二、2019年度工作计划和安排
2019年度将继续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及学科前沿的关键固体力学问题组织学术活动,推动固体力学的繁荣和发展,促进科学技术人才的成长和提高。
计划于2019年8月在杭州组织中国力学大会固体力学分会场,邀请国际国内相关学者参会,聚焦国家重大需求,推动固体力学的发展。
拟于2019年举办“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研讨会”。
拟于2019年6月举办第五届软机器与力学国际研讨会,将邀请来自美国、中国、新加坡、英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60多位代表参加。
将参与组织第五届应用力学国际前沿论坛 (ISFAM2019),计划于2019年在温哥华举行,将邀请了来自中国、新加坡、澳大利亚、英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60多位代表参加。
此外,还将举办挠曲电效应与器件设计、力学化学耦合等学术研讨会,聚焦学科前沿。
三、专业组工作总结
1.塑性力学专业组
2018年,塑性力学专业组积极主办和组织参加了多个国内外学术活动和会议。专业组主办了2018年11月23-25日在哈尔滨举行的全国固体力学会议中“弹性力学与塑性力学”专题研讨会和主办了2018年4月21-22日在北京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举行的“航空发动机结构完整性会议”,积极组织参加了2018年12月2-7日在韩国济州岛举行的亚太工程塑性会议(AEPA 2018)和2018年7月16-21日在捷克布拉格举行的ASME PVP 2018 会议,为促进我国从事塑性力学研究和应用的专家学者们了解塑性力学领域的国内外学术动态和发展趋势,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1)本年度工作情况:
①分支机构内部建设情况
塑性专业组于2018年9月16日在北京举办了“新时代塑性力学”的学术研讨会,邀请了国内知名的从事塑性力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前来参会。大家介绍了各自在塑性力学领域的研究方向和科研进展,对塑性力学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特别是对塑性力学与其它学科的交叉以及加强塑性力学与国家需求的结合提出了具体建议。大家提出塑性力学的发展要加强国内学者间的合作交流以及与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共同发力,积极争取国家重大项目的支持,还提出要加强塑性力学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多走出去积极参加塑性力学的国际学术活动,多主办一些有影响的国际塑性力学会议,扩大中国学者的学术影响。会议气氛热烈,讨论充分,大家普遍感到收获很大。与会专家学者还对塑性力学专业组的工作和建设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议和希望。
②分支机构本年度开展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情况
• 积极组织2018年11月23-25日在哈尔滨举办的全国固体力学会议中“弹性力学与塑性力学”专题研讨会,报告人数19人,参会80余人,专题研讨会上大家踊跃发言,讨论热烈,取得了良好效果;
• 积极组织参加2018年12月2-7日在韩国济州岛举行的亚太工程塑性会议(AEPA 2018),中国参会学者58人(参加国家中人数排第二多)。会议期间,刘应华教授代表中国清华大学做了申办报告,并成功获得北京2020年亚太工程塑性会议的主办权;
• 积极组织参加2018年1月3-9日在美国Puerto Rico举行的国际塑性会议,中国学者参加人数为26人;
• 积极组织参加2018年7月16-21日在捷克布拉格举行的ASME压力容器与管道会议(ASME PVP 2018),中国参会学者90余人。
(2)下一年度工作计划和安排:
• 2019年8月在北航举办塑性力学青年教师暑期培训班;
• 组织参加2019年9月在波兰Cracow举行的塑性力学直接法会议;
• 组织2019年8月中国力学大会的塑性力学专题研讨会;
• 2019年8月在清华大学举办首届中国压力容器分析设计与结构完整性论坛。
2.断裂与疲劳专业组
2018年,断裂与疲劳专业组在学会的指导下积极、平稳地开展各项工作,组织或参与组织了多种形式的国内外学术会议或学术活动,促进了学科的发展。
(1)2018年的主要工作包括:
①组织了“2018 航空发动机及重型燃气轮机结构完整性研讨会”,于2018年4月21至22日在北京清华大学举行,冯西桥教授担任会议主席。会议面向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的国家重大需求,立足于两机研发中面临的基础科学问题与工程设计难题,深入探讨了其中的结构材料本构理论、疲劳蠕变寿命评估、损伤容限设计方法以及在工程设计中遇到的挑战性体术问题和需求等,力求促进力学学科更好地为这一重大攻关领域做出贡献。本次会议的主要议题包括热结构复合疲劳与断裂力学、断裂力学与高温结构损伤容限评估理论、关键零件损伤评估与发动机寿命管理等。此次会议安排了15个特邀报告、30余个分组报告,与会专家从航空发动机/重型燃机设计、使用、适航等不同角度论述了断裂与疲劳、损伤力学的理论发展和应用与结构完整性的关联,介绍了涡轮发动机结构完整性理论和设计中的基本力学和实际案例,探讨了涡轮发动机结构强度设计方法、强度理论、寿命设计等结构方面的关键技术热点动态及发展趋势。
②参与组织了第十九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于2018年8月15至17日在辽宁省沈阳市举行。会议旨在解决材料与结构的安全评价和寿命预测问题,推动我国疲劳与断裂领域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应用,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加强该领域专家学者交流、研讨与合作。本次会议共有来自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郑州大学、上海大学、成都大学等单位的60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本次会议分为7个专题、设10个分会场,组织了近300个邀请报告和口头报告。上海大学张统一院士、郑州大学赵明皞教授、成都大学王清远教授等做了大会邀请报告。与会代表围绕材料疲劳损伤微观机制、关键行业重点装备工程应用、先进测试方法等进行了介绍,并就解决材料与结构安全评价和寿命预测等问题展开了广泛深入的研讨。
③组织了2018年全国固体力学学术会议的“生物材料力学与仿生力学”分会场,于2018年11月23至25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举行。本次会议安排了36个报告,其中9个邀请报告。内容涉及生物材料断裂与损伤、强韧化与本构模型等的理论分析、计算模拟和实验测试等多个方面。与会专家学者从理论研究、实验观测、临床应用三方面,对生物材料如骨、贝壳、水凝胶、纤维素纳米纸、医用形状记忆合金等的断裂、疲劳与损伤力学进行了积极交流,推动了我国断裂与疲劳和生物材料交叉研究领域的学术、应用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2)2019年度工作计划和安排
2019年度将继续努力促进断裂与疲劳专业方向的繁荣和发展,促进科学技术人才的成长和提高。积极推动中国断裂与疲劳专业方向的学者与国际相关领域专家之间的交流;拟于2019年组织“损伤与断裂力学及其工程应用研讨会”等专题研讨会。
3.复合材料专业组
在2018年度里,复合材料专业组积极参与力学学会组织的重要学术活动,特别是筹备和组织了“第二届复合材料力学与工程研讨会”和2018年全国固体力学会议“复合材料力学”第二分会场。为促进复合材料力学同行与工程届的沟通与合作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为2019年国际交流活动做了一些准备工作。
(1)2018年度的主要工作如下:
①分支机构内部建设情况
本届复合材料专业组一直在努力发挥组内成员的合力作用,在组织学术活动过程中群策群力。第一届和第二届复合材料力学与工程研讨会都充分利用了专业组成员的所在地优势。2019年专业组在北京组织了年度会议,到会组员一致同意继续举办第三届复合材料力学与工程研讨会,每次研讨会力争聚焦不同学术和工程领域重大需求。
②分支机构本年度开展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情况
• 成功举办了2018年第二届复合材料力学与工程研讨会
由中国力学学会主办,中国力学学会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复合材料专业组、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共同承办的“第二届复合材料力学与工程研讨会”于2018年9月14-15日在北京召开。来自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航天科技集团一院、703研究所、中国航发集团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公司、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等2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4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研讨会。本次研讨会以航空、航天、国防等领域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背景,就复合材料力学的最新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及重大工程需求开展了交流和讨论。本次研讨会特别邀请了中国航发集团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胡寿丰、重庆大学航空航天学院胡宁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关志东教授、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李岩教授、清华大学姚学锋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彭雄奇教授等16位知名专家学者做特邀报告,清华大学刘彬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卢子兴教授、北京科技大学牛康民教授、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王悦研究员、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成名研究员等专家学者共同参加了讨论。会议报告内容涉及复合材料疲劳与损伤、强度与破坏、冲击动力学、工艺力学、宏微观及极端环境下的力学性能等研究;报告内容集中反映了我国复合材料力学领域的重大需求、研究现状及最新进展,详细阐述了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及今后所面临的挑战。
复合材料力学与工程研讨会由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复合材料专业组发起。在中国力学学会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领导下,复合材料专业组通过发起该研讨会力争为复合材料力学与工程领域的学者和工程技术专家提供一个学术与技术交流平台,从而拓宽学者和企业专家的学术和技术视野、启迪了新的研究思想。研讨会由哈尔滨工业大学果立成教授、清华大学柳占立副教授、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王悦研究员、北京理工大学梁军教授担任共同主席。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必将进一步促进我国复合材料力学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发展,为复合材料力学与重大工程的更好结合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 成功组织了2018年全国固体力学会议“复合材料力学”第二分会场
2018年11月全国固体力学会议在哈尔滨举办。受大会邀请,复合材料专业组负责“M01、复合材料力学”第二分会场的组织联络工作。由果立成教授、姚学锋教授、赵丽滨教授和吴振教授担任本次会议的“复合材料力学”第二分会场主席。经过精心组织,分会场收到大量稿件,经过筛选最终确定了30个分会场报告,包括7个邀请报告和23个口头报告。分会场吸引很多同行参加,取得了预期效果。
• 为2019年在日本举办的第六届先进材料与结构力学国际研讨会(JSMAMS2019)做了前期沟通
首届先进材料与结构力学国际研讨会(JSMAMS2010)2010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举办,果立成教授担任会议主席。后期近年来,果立成联合国内外专家学者一直在推动该会议持续举办。接下来该会议先后在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办。经过不断发展,该会议已经成为在中国、日本定期举办的国际会议。2019年第六届先进材料与结构力学国际研讨会将在日本静冈大学举办。本年度,复合材料专业组已经跟日方组委会初步确定了会议在2019年11月举办。
(2)下一年度工作计划和安排:
复合材料专业组将在上一年度的工作基础上,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①举办好第三届复合材料力学与工程研讨会,聚焦智能材料与制造等热点领域复合材料力学与工程问题。力争使该研讨会成为学术界与工程界的交流与沟通平台。
②作为“先进材料与结构力学国际研讨会”的发起方,继续推动该会议持续举办。2019年复合材料专业组作为“先进材料与结构力学国际研讨会”主要组织方之一,与日本静冈大学共同筹备第6届“先进材料与结构力学国际研讨会”(JSMAMS2019)。力争把这次会议办成为一届能够促进国内外复合材料与力学领域同行交流与合作的高水平学术会议。
③参加2019年中国力学大会分会场组织工作。
4.智能材料与结构专业组年度总结
2018年专业组积极开展专业委员会内部机制建设、科研合作、青年人才培养和国内外学术交流等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2018年度工作情况:
①内部建设情况
• 积极开展专业委员会成员之间的交流工作:利用国内外会议及学术访问的机会积极扩大专业委员会成员之间的交流,进行学术互访,举办力学沙龙、专题讨论会或讲习班,开展实质性的科研合作等。
• 举办专业委员会会议:在华东固体力学沙龙和全国固体力学学术会议期间,分别召开了一次专业委员会部分成员会议,就固体力学领域的发展方向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对专业委员会内部建设问题大家发表了建议,为委员会未来的工作提出了希望。
• 青年人才培养:鼓励专业委员会成员积极搞好“传帮带”,培养青年学术骨干,壮大专业队伍;积极向学会推荐青年人才。
• 内部机制建设:大家一致认为下列机制建设非常必要:a.每年组织一次专业组成员会议;b.各成员之间建设联谊机制,有利于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等; c.学术信息互通机制,即通过邮件平台发布每个成员参加的重要学术交流活动等。
②开展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情况
• 首届江苏湖北两省固体力学学术会议:2018年5月5-6日首届江苏湖北两省固体力学学术会议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办,专委会主任和秘书长分别任大会主席和秘书。此次会议为江苏和湖北两省的固体力学工作者提供了深入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并且在会议期间湖北省力学学会和江苏省力学学会也开展了深入对接与交流。
• 2018年华东固体力学沙龙:2018年第一次华东固体力学沙龙于2018年5月11-13日在无锡江南大学举办,专委会主任、副主任及部分成员参加了此次沙龙,并讨论了未来智能材料与结构力学的发展方向。
• The Workshop on Mechanics of Smart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此次会议于2018年8月22-24日在南京召开,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承办,专委会主任和秘书长分别任大会主席和组委会成员,会议邀请了来自德国和英国等40余人参加交流和报告。
• IUTAM Symposium on Mechanics of Electro/Magneto-Active Materials & Structures:此次会议于2018年8月26-30日在北京召开,由北京大学承办,专委会主任和秘书长及其部分成员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邀请了来自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等国的知名学者前来参会。
• 第十九届华东固体力学学术会议:2018年10月19日-21日在南昌举办了第十九届华东固体力学学术会议,此次会议由南昌大学承办,100余人参会,多位专业组成员参加了此次会议。
• 2018年全国固体力学学术会议:全国固体力学学术会议2018于2018年11月23-25日在哈尔滨召开,本次大会由哈尔滨工业大学负责承办。在此次大会期间,专业组参与负责组织了分会场M30压电半导体器件与多场耦合力学、分会场M10弹性力学与塑性力学等,收到全国各同行的积极响应。
(2)2019年度工作计划和安排:
①积极参与组织第二届江苏湖北两省固体力学学术会议,并就该平台的未来发展方向开展讨论;
②积极参与组织第三届全国热应力会议,并就该平台的未来发展方向开展讨论;
③积极参与中国力学大会2019中相关分会场的组织工作,特别是电子电磁器件力学分会场的组织;
④积极参与组织2019年全国压电声波理论及器件应用大会,并就该平台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讨论;
⑤积极参与组织2019年第六届先进材料和结构的力学中日双边学术研究会,并就该平台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讨论;
⑥积极组织成员参加其他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等。
5.振动专业组
在2018年度里,以邢誉峰教授为组长的振动专业组积极参与力学学会组织的重要学术活动,积极参与和组织中国力学学会组织的重要学术会议,积极参与北京振动工程学会的换届和学术年会,筹划了2019年的主要工作。
(1)2018年度工作情况:
①共同组织了2018全国固体力学学术会议 M20 结构振动、噪声与控制分会场
2018年11月24-25日,全国固体力学学术会议在哈尔滨召开,韩旭教授、邢誉峰教授、曹登庆教授和李凤明教授负责组织本次会议的“M20 结构振动、噪声与控制”分会场,投稿人数近百人。邢誉峰教授、曹登庆教授和李凤明教授分别做了邀请报告。
②筹划并完成了2018年北京振动学会的年度换届和学术会议
2018年8月26日,在北京市召开了北京振动工程学会第八届理事会换届会议暨学会学术交流年会。邢誉峰教授当选第八届北京振动工程学会理事长,清华大学张雄教授、北京大学陈璞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程伟教授和铁科院王卫东研究员当选为副理事长。会议邀请了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理事长苏义脑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邢誉峰教授和杨超教授、清华大学张雄教授、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刘金朝做了学术报告。河北振动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及天津、河北振动工程学会青年学者参会。
(2)下一年度工作计划和安排:
振动专业组将在上一年度的工作基础上,在2019年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 召开专业组工作会议;
• 组织北京振动工程学会2019学术年会;
• 参加2019中国力学大会。
6.生物力学与仿生专业组
在2018年度里,生物力学与仿生专业组响应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的号召,组织了《仿生创新技术及产业化论坛》,在南京市地方政府支持下创建《南京溧航仿生产业研究院》,同时积极参加机器人等方面的会议,为促进专业组成员和其他力学同行了解生物力学与仿生领域的发展、学术交流,发挥了积极作用。
(1)2018年度工作情况:
①在双一流等计划支持下,负责召开“仿生创新技术及产业化论坛”
依据中国学会要求和国家战略,为更好实现技术转移,发展国家自主可控的高技术,2018年12月在南京组织召开“仿生创新技术及产业化论坛”,德国科学院院士,Gorb教授专程从德国前来参加会议,中科院院士赵淳生院士介绍了自己从事超声电机产业化的经验。生物力学与仿生专业组资深会员吴承伟、戴振东等国内知名教授在会上介绍了各自在生物力学与仿生方面的研究成果。来自加拿大、瑞士、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代表将参加会议,介绍了各自的研究及产业化思路。在此基础上,目前在和丹麦、德国等合作,研讨在欧洲建立发射技术创新中心的可能性。
②创办南京溧航仿生产业研究院
在地方政府支持下,生物力学及仿生专业委员会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在南京成立《仿生产业研究院》就中德仿生学的前沿研究进展和产业合,推进仿生技术的转化和产业化。
(2)下一年度工作计划和安排
生物力学与仿生专业组将在2018年的工作基础上,在2019年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 在“一带一路仿生技术研讨会”基础上,着手建立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仿生力学教育和人才培养合作,促进文化交流、 科技交流和人文交流。计划在非洲召开相关会议。
• 积极推动中德仿生技术交流与合作。计划在德国举办第四届仿生技术论坛,届时将由25名德方专家和不少于20名中方专家作为邀请嘉宾参会,资助人员会超过30人。
86 10 6255 9588
86 10 6255 9588
office@cstam.org.cn
100190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学会公众号 |
学会微博 |
力学科普 |
力学学报 |
力学学报英文版 |
力学进展 |
力学快报 |
力学与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