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我要入会 联系我们

科技信息

首页 > 科技信息 > 科技信息

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离不开科学家支持

发布日期:2016年11月07日

伴随着我国科研能力的逐步提升,与之相匹配的科技类学术期刊的发展,在科技创新的大背景下显得愈发重要。

1028日,由中科院学部举办的“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第60次)——中国科技类学术期刊发展战略研究”在京召开,有关科研和出版管理部门领导、科研工作者、期刊出版领域专家共计130余人出席了论坛,就我国科技类学术期刊发展现状、面临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探讨。

科技期刊应与科研能力匹配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科研投入的不断增加,科研能力的提升有目共睹。汤森路透曾通过对我国基础研究动力发展所作的分析指出,我国目前科研影响力总排名全球第四,有些领域有望在2020年攀升至第一。

在我国科研影响力提升的背后是论文发表数量的飙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杨卫告诉记者,中国在世界学术出版的占比从1997年的约2.5%提升至2015年的19%。与此同时,我国“被引排名前千分之一”的高水平论文在全球所占比例,也从1997年的不到1%提升至2015年的近20%

虽然我国科研还面临着平均质量提升缓慢的现实情况,但杨卫表示我国科研论文“数量托举了质量”,总体而言,达到了“量质共荣”。

然而,作为科技创新成果交流传播的重要载体和争夺国际科技创新话语权和知识产权的重要平台,打造具有影响力的顶级学术期刊事关我国科研成果在国际学术界的话语权,应受到更多的重视与关注。

《中国科学》《科学通报》总主编、中科院院士朱作言借中外科学家外尔费米子成果发表之争,对我国缺乏具有世界话语权的顶级学术期刊的现状表达了关注,并希望尽快建设与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大幅增加格局相匹配的科技期刊。

维护科研诚信 期刊大有可为

科技期刊的发展不仅与我国科研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密切相关,在专家看来,在净化国内学术环境方面科技期刊也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在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理事长、中科院院士朱邦芬看来,对当下国内存在的一些学术不端行为,除了科学家的自律和法律的他律,科技期刊也大有可为。

朱邦芬并不认同《科学》杂志前主编Donald Kennedy面对这类学术不端论文科技期刊“无能为力”的说法。在他看来,面对学术不端论文,科技期刊有能力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对这类论文科技期刊应当坚决拒绝刊登,如果已刊登,应在发现后严肃处理、适时公布”,他同时强调,编审队伍要严格稿件学术质量审查和规范。

“对科研期刊来讲,学术不端行为具有一个不可逆效应,勿以恶小而为之,我们的学术生命在于它的学术诚信。”朱邦芬说。

我国期刊发表成果应予鼓励

虽然,当下我国科技期刊发展滞后于科研水平,但与会专家均对科技期刊在争夺国际学术话语权和维护国内学术环境方面所能发挥的作用表示期待,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中国科技期刊成为与会专家的共识。

然而,科技期刊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家的支持,在科技期刊苦练“内功”、提高自身水平的同时,专家也呼吁国内科研人员能够更多地支持国内科技期刊的发展。

“从论文的数量来讲,我们已是世界第二,但大多数高水平论文发表在境外刊物上。”朱作言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科研人员选择在知名国际学术期刊发表文章并不难理解,一方面,在高影响因子期刊发表成果有获得更广泛影响的可能;另一方面在国内评价体系中对个人发展也有所帮助。但《物理学报》主编、中科院院士欧阳钟灿却以日本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论文发表为例,对上述思维模式进行了反思。

他告诉记者,20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日本物理学家小林诚和益川敏英的诺贝尔奖文章,是发表在日本京都大学汤川理论物理研究所主办的杂志上;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赤崎勇、天野浩和美籍日裔科学家中村修二的很多文章也都发表在《日本应用物理杂志》上。

分析日本从2000年到20161717人摘得诺贝尔奖桂冠的成绩,欧阳钟灿认为,除了日本科学界良好的科研环境之外,“最主要是他们的工作很多是发表在本土的期刊”。他希望,我国也更多地鼓励科研人员在中国自己的期刊上发表文章。

(转自:科学网)

联系我们

  • 电话:

    86 10 6255 9588

  • 传真:

    86 10 6255 9588

  • 邮箱:

    office@cstam.org.cn

  • 邮编:

    100190

  • 地址: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相关链接

国际组织
部委
团体会员
深圳市海塞姆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力学技术研究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克里门森互动(北京)顾问有限公司中南大学杭州朗杰测控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天津大学力学系暨南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力学与土木工程系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力学系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与工程系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应用力学系宁波大学力学与材料科学研究中心浙江理工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所长沙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兰州大学力学系甘肃省力学学会长江科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安徽省力学学会辽宁省力学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和机械工程系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中南建筑设计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研究所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流体工程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湘潭大学低维材料及其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力学系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力学系西北工业大学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地方学会链接

学会公众号

学会微博

力学科普

力学学报

力学学报英文版

力学进展

力学快报

力学与实践
Copyright © 2016 版权所有 中国力学学会 I 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I  京ICP备05039218号-1, 审核日期:2005年7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