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我要入会 联系我们

学术动态

首页 > 学术动态 > 国内外学术交流

第13届计算地球动力学前沿问题国际研讨会纪要

发布日期:2016年07月19日

201673-4日,第13届计算地球动力学前沿问题国际研讨会(The 13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the Frontiers of Computational Geodynamics)在中国科学院大学玉泉路校区科研楼会议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计算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主办,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力学学会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国家外专局创新团队协办。会议正式注册代表共114人,其中国内104名,国外10名。为期2天的会议共有24个精彩的学术报告。

大会主席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石耀霖院士致开幕词,对国内外专家学者的与会表示热烈欢迎。大会共同主席、实验室主任Mian Liu教授介绍了会议的组织、筹备情况,以及实验室在过去一年中所做出的亮点成绩。两天的会议共分6个讨论组,每组的主持人分别为:实验室主任Mian Liu教授,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Chi-yuen Wang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孙文科教授、李忠海教授、罗纲教授以及孙涛教授。

为了充分进行学术交流和讨论,绝大部分报告的发言时间为15-20分钟,并有5分钟讨论时间。参会同学和老师对每个报告都进行了深入和热烈的讨论。国内外专家、学者发言如下:

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地质实验室的Christophe Vigny博士做了题为“Afterslip and Viscoelastic Relaxation Following the 2010 Mw 8,8 Maule Earthquake (Chile)”的报告,首先分析了2010Maule地震的在南美洲相关区域的震后变形,然后基于3D有限元软件Zebulon Zset,通过系统的模式实验方法,得出俯冲带地震的震后变形不仅要考虑软流圈和延伸至135 km俯冲通道上的低粘滞度区域的粘弹性松弛变形,还应该包含至少2年以上的断层震后滑动。

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石耀霖院士做了题为“Computation of co-seismic effects of giant earthquakes in a heterogeneous ellipsoid earth”的报告,首先介绍了球星地球计算的必要性,然后重点概括了实验室开发的三维球星有限元方法的特点、模型试验结果及与前人结果的对比。其模型结果表明,数值模拟可以用来展示地震孕育、发生、震后调整全过程,有助我们获得新认识,引导我们关注新现象,启示我们开拓新思路。

美国佐治亚理工大学的Zhigang Peng博士做了“Microearthquake Detection: Matched Filter Technique and Recent Development”的报告,首先简要介绍了标准地震探测/定位方法的缺陷,然后引出另一类地震:颤动(tremor),并重点阐明了用匹配过滤技术来监测微小地震的方法及最新进展。

美国肯塔基大学的Zheming Wang博士做了题为“Earthquake Scenario Ground Motion Simulation and Applications”的报告,针对地震时地表运动模拟,分别阐明基于概率预测和基于物理预测的两种方法,论述了这两类方法的优缺点,并认为后者相对于前者更容易理解、交流、使用和测试。

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的Chi-yuen Wang教授做了题为“Testing models of geyser eruption with down-vent data”的报告,使用Comsol有限元软件,通过数值模拟实验,对比分析了前人提出的间歇性热液喷泉的两种演化机制假设,并探讨了对更为复杂的岩浆喷发过程的启示。

美国密尼苏达大学的David A. Yuen博士做了题为“Impact of Fe++ Spin transition on Lower Mantle Dynamics”的报告,综述了前人关于Fe++自旋对下地幔动力学方面的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研究成果。

中国科学南海海洋研究所的王东晓研究员做了题为“Large    Eddy Simulation and its implementation in the ocean modelling”的报告,介绍了大涡模拟方法及其在海洋学研究上的运用,并重点阐述了其在剪切湍流和Langmuir环流方面的数值模拟应用。

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的迟学斌研究员做了题为“Building a 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Environment for Future: China National Grid”的报告,介绍了中科院计算中心的发展情况,以及未来的规划和目标,并通过动画向大家形象展示了利用超算计算所得到的多个专业相关的科研和工业成果。

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孙文科教授做了题为“What can Far-field GPS displacement do in Fault-slip Inversion — A case study of the 2011 Tohoku Earthquake (Mw9.0)”的报告,提出发生地震时的远场位移可以用于断层反演计算,并通过研究得出远场位移可以用来限制地震矩的大小,而近场位移则用来约束断层的几何形态。

北京大学的蔡永恩教授做了题为Seismogenic stress field in the subduction zone: implications from the giant earthquake in Northeastern Japan”的报告,基于日本东北部特大地震的数据资料,探讨了在俯冲带处诱使地震发生的应力场的情况。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唐跟阳博士做了题为“Seismic structure of Sumatra subduction zone: implications on rupture segmentation”的报告,通过地震层析成像结果向大家展示了,洋壳厚度可能是造成不同地震区域分割的主要原因。

美国莱斯大学Maarten V. de Hoop博士做了题为“On the inverse spectral problem of a spherically symmetric earth and the computation of normal modes”的报告,用理论方法证明MINEOS的计算结果不可靠。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的沈旭章研究员做了题为“Lithospheric structure across the northeastern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Implications for the plateau’s lateral growth”的报告,通过地震层析成像,揭示了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岩石圈结构,其结果显示由于受到稳定的鄂尔多斯地块的阻挡,青藏东北缘之下的地幔流被迫改向而进入鄂尔多斯地块和阿拉善地块之间的地段,该结论对于青藏高原的侧向生长的研究具有重要启示和意义。

地科院地质研究所的郭晓玉博士做了题为“Lithospheric architecture and deformation of NE Tibet ---- New insights on the interplay of regional tectonic processes”的报告,基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两条地震反射剖面,向大家展示了青藏高原东北部的岩石圈结构,并进一步分析探讨了该区域不同构造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及演化过程。

中国石油大学的唐有才博士做了题为“Crustal structures of Ordos Block and implication for northeast extrusion of Tibetan Plateau”的报告,基于东西向横穿鄂尔多斯地块的地震剖面接收函数数据,揭示了鄂尔多斯地块西部的莫霍面向西逐渐变深可能受青藏高原东北部隆升控制,并且鄂尔多斯西南部地壳由于青藏高原的持续挤压遭受强烈缩短和增厚变形。

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皇甫鹏鹏博士做了题为“Dynamics of continental underthrusting --implications for India-Asia collision”的报告,通过二维地球动力学数值模拟方法,总结了大陆平俯冲发育的动力学条件,识别出两类不同的大陆平俯冲类型,其模型结果对于揭示藏南印度大陆长距离平俯冲的地质演化过程具有重要启示。

南京大学的Chuang Sun博士做了题为“Sandbox modeling of evolving thrust wedges with different pre-existing topographic relief: implications for the Longmen Shan thrust belt, eastern Tibet”的报告,通过一系列沙箱物理模拟实验,展示了不同的预设地貌边界条件对推覆断层演化过程及最终型式的影响,该结果对于龙门山断裂带的断层活动性以及对汶川地震时的同震断裂都有重要的地质启示。

法国Nantes大学的Y. Capdeville博士做了题为“Non periodic homogenization for elastic wave forward and inverse problems in seismology”的报告,介绍了利用非周期均一化方法解决地震学研究中的弹性波正演和反演问题。

意大利米兰大学的Cambiotti G.博士做了题为“Joint estimate of the rupture area and slip distribution of the 2009 L’Aquila earthquake by Bayesian inversion of GPS data”的报告,基于贝塞尔理论,建立了一种用于判断和评价断裂滑动分布以及破裂面积的方法,并且通过计算也显示断裂面粗糙度的重要性。

美国密苏里大学的刘勉教授做了题为“Space geodesy and timescale-dependent tectonics”的报告,首先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大地测量方法,并指出由这些方法所获得的地壳变形通常是由地壳的瞬间形变所控制,与地质时间尺度上的地壳变形记录有很大差别,而如何将两者联合起来则需要基于时间尺度的地壳流变特征的数值模拟方法。

中国科学院大学的Lin Han博士做了题为“The Elasticity and Seismic Anisotropy of Mg-Pyroxene under high pressures from First-principles”的报告,使用PWscf软件,计算得出了顽火辉石在高压下的结构参数、弹性模量、波速以及地震各向异性等的特征。

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的Yves M. Leroy博士做了题为“Predicting fluid overpressures with Limit Analysis: application to the Niger Delta”的报告,介绍了用极限分析方法计算流体超压的方法,并将其运用到尼日尔三角洲地区。

地科院地质力学研究所的孙玉科博士做了题为“Dynamics of the Tengchong volcanic region in the sou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 a numerical study”的报告,通过二维地球动力学数值模拟方法,系统分析了印度板块俯冲以及上覆大陆拉伸对腾冲地区火山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两者都起到重要作用。

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孙涛教授做了题为“Viscoelasticity of liquid iron from molecular dynamics”的报告,基于分子动力学理论,计算了液态铁一些重要的粘弹性参数,并给出了地球外核最底部粘滞度的可能值。

 

联系我们

  • 电话:

    86 10 6255 9588

  • 传真:

    86 10 6255 9588

  • 邮箱:

    office@cstam.org.cn

  • 邮编:

    100190

  • 地址: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相关链接

国际组织
部委
团体会员
深圳市海塞姆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力学技术研究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克里门森互动(北京)顾问有限公司中南大学杭州朗杰测控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天津大学力学系暨南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力学与土木工程系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力学系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与工程系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应用力学系宁波大学力学与材料科学研究中心浙江理工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所长沙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兰州大学力学系甘肃省力学学会长江科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安徽省力学学会辽宁省力学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和机械工程系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中南建筑设计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研究所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流体工程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湘潭大学低维材料及其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力学系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力学系西北工业大学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地方学会链接

学会公众号

学会微博

力学科普

力学学报

力学学报英文版

力学进展

力学快报

力学与实践
Copyright © 2016 版权所有 中国力学学会 I 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I  京ICP备05039218号-1, 审核日期:2005年7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