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我要入会 联系我们

科技信息

首页 > 科技信息 > 科技信息

余寿文——奏响工程教育的“交响乐”

发布日期:2016年01月11日

 

余寿文,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断裂大会主席。曾任清华大学副校长。研究领域主要为断裂力学与损伤力学、信息材料的细观力学、微接触力学、板壳理论、高等工程教育等,合作完成专著《弹塑性断裂力学》、《损伤力学》、《弹性理论》、《准脆性材料细观损伤力学》等五本,发表学术论文290余篇和高等教育研究论文30余篇。

在我国,工程教育远在建国之前就已经出现了。但当时的工程教育主要培养的是通用工程人才。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开始培养专门的工程师,希望这些人才能够“即插即用”。 

改革开放后,国内工程教育开始学习美国,更多地注重工程科学家的培养,工程教育开始向科学方向倾斜。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000年之后,欧洲工程教育模式进入中国,我们除了培养工程科学家外,开始注重工程师的培养,但此时,“工程师”的概念还是很模糊的。

2010年,教育部开始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程师作为人才培养目标被正式重新提出来。此时,“工程师”的概念已经明晰化。更重要的是,工程师的类型开始变得多样化:研究型、生产型、服务型……

需要明确的是,现代工程师和过去的工程师很不一样,前者要求有全球视野,要懂得工程伦理,要有创新和合作的意识,还要学会跨界创新。换言之,现代工程师已经具有了集成性。

在一次会议上,麻省理工学院原院长查尔斯·维斯特曾讲到,过去我们的工程学习很习惯力、速度、力度等科学名词。但现在,我们的工程人才碰到了新的语言——规模、范围、集成、复杂度、支付能力……这些原属于经济、法律和社会相关范畴的名词,开始成为工程系统常用的语言。

于是,我们面临着这样一个新问题:在新时代下,工程教育所涉及的内容与之前已经截然不同,话语体系也已经不一样。我们该怎样培养下一代的工程师?尤其是面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挑战,我们的工程教育准备好了吗? 

当前,我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整的高等教育体系,其中也包括工程教育体系,但我们还仅仅是一个教育大国,而非教育强国。我们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对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施,我们可以领会其精神,但不能完全照搬,因为我们的规模不同、国情不同。

然而,无论是何种教育理念和方法,有一条是共通的。那就是我们要有不同的人才培养规格,而非培养单一人才。国外曾经研究过几条不同的人才发展道路,比如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2008年的一项研究报告就指出,美国要培养引领科技人才,至于制造和信息办公等领域,美国完全可以培养外包产业人才,利用这些人才引导印度和中国发展相关产业。

就在美国发布这一报告的同一年,中国工程院有198名院士通过将近一年半的调查研究,对国内九大行业的人才需求进行了各方面的研究。最终发布报告指出,我国要走世界科技发展和本国产业发展双结合、两轮驱动的人才道路。而这份报告正是引发2010年开始实施的卓越工程人才培养计划的思想来源。 

然而,我们该如何做强我们的工程人才培养呢?

在我看来,要想达到目的,主要取决于两大因素。首先是整体规模,在这方面,我国拥有3400万在校大学生,这是我们最大的一个“富矿”;其次,在学习领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量,但每个人能量发挥的百分比是不一样的,有的人能将自身所有能量充分发挥,有的却只能发挥一半甚至更少。如果我们能将所有学生的能量发挥到100%,这将是一份了不得的力量。

我曾做过一项调查,在麻省理工学院,我问这里的学生每周在学业上花费的时间有多少,得到的回答是60~70小时。在清华大学,我针对研究生也提出了同样的问题,得到的回到是60个小时,我们还差10个小时,而且清华学生在国内还算比较努力的。我们常看到有的高校里,所有教室的灯都是亮的,只有两三个人在学习;有的高校所有教室的灯也是亮的,但里面坐满了人,这说明国内学生的学习精力参差不齐。而不同学习精力下,学生发挥的能力显然是不同的。

那么,又该如何发挥学生们的最大精力?

正如前文指出的,在我看来,我们依然需要在人才培养以及人才评价上,注重多样性的塑造。

我们可以将所有的学校和专业列在一个坐标系内。其中,竖轴为研究型,横轴为应用型。过去,我们把所有的评价体系,全部趋近于竖轴。然而,国内所有学校和专业的类型都被缩成一条轴,应用型如何处理?

在工程教育领域,我们的专业要有多样性,人也需要有多样性。因此,我们需要有多样性学校。而且通过行政手段,将专业类型“统一化”。在这方面,我们的确应该借鉴一些国外经验。

目前在欧洲,多国的工程教育认证大体上都有一个相同的标准。其中最重要的是面向学生,以学生最后的学习产出为主要衡量指标,这在世界范围内也是一个共识。国外工程教育的每个教学环节都会有若干个要求,学生的毕业要求也必须与各中间环节的要求相对应,所有因素综合在一起,才能形成学生的总体评价。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要求仅仅是一个“最小公约数”,在此基础上,各专业都有着很大的自主发挥空间。

事实上,工程教育质量的评估和认证就是根据不同专业的不同定位,达成一条最低要求线。在此基础上,使人才摆脱单一培养方式的束缚,在单一的“研究型”和“应用型”之间,形成更丰富的人才结构和类型。

在工程教育质量认证方面,我们目前存在着几种不同的评估方法,一种是用同一标准评估,每个专业都在这一体系内一步步向上爬,最终到达金字塔顶端,在这一结构中,每到达一个层次后,“攀登者”都会受到来自周边竞争者全方位的压力。

第二种方式就是形成完全的分类评估,各专业在不同标准下分类生长,从而减少来自周围的压力。

第三种方式则是基于分类的分层评估,即在分类评估的基础上,让评估共同吸收来自政府和社会的营养,至于吸收能力如何,就要靠学科本身的办学定位、判断和努力了。营养越来越多,成长越快,若干年后,专业间的分层就自然出来了。

总之,在工程教育领域,我们希望奏响一曲“交响乐”,形成一个和谐的工程教育系统。就像奥运会一样,正因为比赛项目各不相同,才能各尽所能、百花齐放,赛出“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转自:科学网)

 


联系我们

  • 电话:

    86 10 6255 9588

  • 传真:

    86 10 6255 9588

  • 邮箱:

    office@cstam.org.cn

  • 邮编:

    100190

  • 地址: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相关链接

国际组织
部委
团体会员
深圳市海塞姆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力学技术研究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克里门森互动(北京)顾问有限公司中南大学杭州朗杰测控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天津大学力学系暨南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力学与土木工程系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力学系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与工程系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应用力学系宁波大学力学与材料科学研究中心浙江理工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所长沙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兰州大学力学系甘肃省力学学会长江科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安徽省力学学会辽宁省力学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和机械工程系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中南建筑设计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研究所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流体工程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湘潭大学低维材料及其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力学系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力学系西北工业大学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地方学会链接

学会公众号

学会微博

力学科普

力学学报

力学学报英文版

力学进展

力学快报

力学与实践
Copyright © 2016 版权所有 中国力学学会 I 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I  京ICP备05039218号-1, 审核日期:2005年7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