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我要入会 联系我们

专业委员会工作总结

首页 > 专业委员会工作总结 > 地球动力学

2013年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14年03月31日

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在中国力学学会的领导下,努力推动地球动力学科的发展,在2013年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计算地球动力学国际研讨会召开
作为中国力学学会地球动力学委员会的重要活动之一,组织召开2013计算地球动力学国际研讨会。研讨会围绕当前地球动力学中的焦点和热点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与会代表纷纷表示这次会议为当前地球动力学研究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信息和技术交流平台,为促进我国计算地球动力学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并增加了与国际学者的交流和合作。
2013计算地球科学前沿国际研讨会(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Modern Computational Geoscience Fronitier2013)于62930日在中国科学院计算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成功举行。来自国外的单位:美国耶鲁大学、阿拉斯加大学、奥克拉马大学、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乔治亚理工学院、法国巴黎高师、法国地球与环境科学中心、瑞士苏黎世理工学院、韩国浦项科技大学。国内单位有: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藏大学、宁波大学、中国地质博物馆、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及中国科学院计算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等国内外大学、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共计109人参加了2天的会议,报告了地球科学各个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大会由计算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石耀霖院士担任主席并致开幕词,对来自美国、法国、瑞士、韩国等国外专家参会表示欢迎,对国内中国科学院系统、中国地震局系统、中国地质科学院系统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兄弟单位领导和专家参会交流表示感谢。重点实验室主任刘勉对研讨会的筹备情况和具体日程情况做了介绍。大会分8个单元进行,分别由刘勉教授、高锐研究员、石耀霖院士、Yevs M. Leroy教授、Yves Gueguen教授、董树文研究员、何建坤和张怀教授主持,共有39名专家和年轻学者做了精彩报告,报告中讨论积极热烈,90人的会议室座无虚席,正式参会人员及旁听的人员每天超过百余人。会议期间,外籍国际专家与几十位国内著名学者的精彩回答,使整个会场中不断爆发出会心的笑声。整个会议的报告、提问回答环节全部为英文,在提高和交流学术知识的同时,也大大锻炼了同学们的英语表达能力。
地球动力学前沿问题国际研讨会从2004年起每年举办,今年是第十次召开。研讨会的规模、参会国际一流专家的人数和学科领域逐年扩大。作为一个与国际顶尖学者交流的窗口,每年来自世界各地地球科学领域内的新老朋友,都会利用国际研讨会这个平台,对地球科学各个领域内最新进展进行交流,而且为更多的年轻学者提供和国际一流科学家学习交流的机会。
该项会议通过连续10年的举办,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品牌:即从事地球动力学及其相关研究领域的开放性学术论坛。往届会议主席石耀霖院士、张怀教授作了大量的组织工作,
实属不易。丰富的交流信息以及来自海内外高质量的学术报告,得到了与会代表的一致肯定。祝贺这次会议举办圆满成功,继往开来,越办越好。这次地球动力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促进了相关研究机构的合作和交流,使我国地球动力学研究能够始终站在与国际同类研究水平的同一起跑线上。
二、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地球内部结构及其动力学专题研讨会
由中国科学院计算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石耀霖院士和北京大学蔡永恩教授召集,王世民教授、朱守彪研究员和周元泽老师主持召开了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地球内部结构及其动力学专题研讨会。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于2013101316日在昆明举行。本次联合学术大会实际与会人员1000余人。国内外代表共937人在会上做了学术报告。除开幕当天的大会报告外,会议分会场进行了28个专题的学术交流会,其中包括一个国际专题。
中国力学学会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组织了地球内部结构及其动力学专题研讨会,参加本专题讨论的专家和研究生超过55人,共29篇会议报告发表在年会文集《中国地球物理2013》上,得到了地球物理学界的好评。
研讨会就国际和国内有关利用地球物理学、岩石力学和数值模拟等方法研究地球内部动力学的前沿和热点问题进行了讨论。多篇报告涉及大家比较关注的青藏高原东缘地壳的热性质和动力学过程,以及有关2008年汶川大地震和2013年芦山地震的岩石圈变形和库仑力变化等热点问题。关于钻孔水与围岩间热平衡程度对地温测量的影响和校正、地幔对流与板块俯冲的动力学模拟、利用第一性原理研究FeS2通知同质异象体在高压下的结构及弹性性质、San Andreas断层的地震动力学环境的内在联系、利用格子玻尔兹曼方法模拟太湖的污染物扩散等科学问题在该专题研讨会上进行了热烈讨论。此外,雁列构造变形过程中的热力耦合数值模拟、拉分盆地形成机制、两种岩性接触面对水压致裂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地形起伏和断层破裂方式对地震波传播的影响、华北地区水位下降对地温及热流密度的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沂沭断裂带及其附近构造应力场研究等科学问题则以poster的形式给与会学者做了展示。
 

联系我们

  • 电话:

    86 10 6255 9588

  • 传真:

    86 10 6255 9588

  • 邮箱:

    office@cstam.org.cn

  • 邮编:

    100190

  • 地址: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相关链接

国际组织
部委
团体会员
深圳市海塞姆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力学技术研究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克里门森互动(北京)顾问有限公司中南大学杭州朗杰测控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天津大学力学系暨南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力学与土木工程系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力学系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与工程系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应用力学系宁波大学力学与材料科学研究中心浙江理工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所长沙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兰州大学力学系甘肃省力学学会长江科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安徽省力学学会辽宁省力学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和机械工程系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中南建筑设计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研究所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流体工程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湘潭大学低维材料及其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力学系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力学系西北工业大学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地方学会链接

学会公众号

学会微博

力学科普

力学学报

力学学报英文版

力学进展

力学快报

力学与实践
Copyright © 2016 版权所有 中国力学学会 I 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I  京ICP备05039218号-1, 审核日期:2005年7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