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我要入会 联系我们

科技信息

首页 > 科技信息 > 科技信息

中国科学报:坚守学术诚信 弘扬道德建设正能量

发布日期:2013年09月25日

鉴于近期流传的葛兰素史克研发中心总裁臧敬五学术造假一事,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在作题为《大学的学术诚信与科学精神》专场报告时,寄语四川大学全体师生:“你们可以不惊天动地,但必须要有诚信。你们可以什么都破产,但学术信誉不能破产。”
毋庸讳言,近年来,随着一宗接一宗的学术不端事件东窗事发,学术不端行为似乎有愈演愈烈之势。论文抄袭、成果剽窃、数据捏造、文凭作假等种种沽名钓誉的行为说明,在高等教育、学术、科研领域,诚信缺失的现状已足以令人忧虑。学术不端已成为科学界和每一位科研工作者都无法回避并不得不重视的问题。
追究起来,学术诚信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道德滑坡、社会大环境的浮躁心态以及社会转型期的市场缺陷、机制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健全等等因素,造成了整个社会的诚信危机。社会的急躁情绪也波及了学术界,人人急于发文章、拿学位,急于出著作、评职称、拿奖项,从而导致了假实验报告、假学位论文、假毕业证书纷纷出笼。
学术界在评价机制上的不完善也是导致学术诚信危机的原因之一。一些科研院所和高校在人才评价中存在简单量化倾向,如只看发表了多少文章而不注重文章本身的质量和价值。这种简单量化的评价方法,致使许多科研人员乐于打“短、平、快”,而不愿搞“高、精、尖”,从而催生了种种学术不端行为。
事实上,在一个社会中,学术界是最不应缺失诚信的领域。科学追求的是真理,其价值观是求真、求实,讲究实事求是。中科院第一任院长郭沫若说过:“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需要付出艰苦的劳动。”因此,科学家必须是诚实的人,容不得半点造假的行为。一旦造假,就背离了科学本身的价值观。学术不端行为会严重影响科学的发展,影响我国科技的国际竞争力,最终伤害的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中国的学术与科研要想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环境和求实、求真的学术氛围。这就需要加强诚信教育和学术规范教育。先贤孟子曰:“车无辕而不行,人无信则不立。”可见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诚信是做人最基本的原则。它是一种品行、一种道义、一种责任,体现着一个人内心的自重与尊严。“诚信做人,诚信为学”,“内信于心,外信于人”,是每个人自立于天地间的基本道德。
除此之外,还须完善学术评价机制,充分尊重人才成长和学术发展的规律,在考核评估中避免“一刀切”,建立起分类评价和质量导向的考核机制。
整个学术界应对学术不端行为保持零容忍,一经查实、绝不姑息。为此,严惩学术不端行为还需要法律的保障。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术诚信危机已不仅是个人道德问题,更是一个社会转型期的体制问题。尽管有关机构已出台了一些部门规章和措施,但是这些规定十分零散,不成体系。当前亟待制定一部国家层面的法律,确保科研院所和大学在处理学术不端行为时尺度统一,有章可循。
其实,学术诚信问题不仅存在于中国,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应当不断加强与国际同行的交流合作,自觉融入维护学术诚信和行为规范的世界学术共同体。
事实上,诚信教育、学术规范教育也好,加强监督管理也好,最根本的一点还在于树立对待学术的正确态度。是为了科研而科研,还是把科研当作谋求名利、换取物质利益的手段?如果我们去看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故事,就会发现,世界上的很多发明创造是在毫无功利目的的情况下诞生的。作出这些成果的科学家只是有好奇心,有求知的欲望,有对自己专业无穷的兴趣,甚至是抱着“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态度来进行科学研究的。对于一个真正热爱科学的人来说,很难想象他会抄袭、剽窃别人的成果。
学术研究是一项需要终生经营的事业,学术声誉是学术研究的生命之基。在这方面,世界科学大师和我国老一辈科学家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法拉第、牛顿、爱因斯坦一生保持着对科学孜孜不倦的探索欲望,研究的目的只在于推动科学的进步;我国老一辈科学家竺可桢、师昌绪等,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不求名利,沉下心来做学问,在为学之道上勤勤恳恳、脚踏实地。唯其如此,才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立言先立德,立文先立人。”知识分子是社会的良心,更应该以身作则,以自身言行为世人之轨范,成为社会文化和社会风气的引领者。如果说现代化是一幢摩天大厦,诚信便是它坚强的基石。有它支撑,大厦才会巍然屹立。一旦诚信缺失,人们就会失去安全感,社会就会丧失凝聚力,个人的梦、国家的梦都将遥不可及。
谢和平院士在演讲中说:“社会可能世俗、浮躁,但学术不能世俗,教育不能浮躁,学校不能功利。”诚哉斯言。
唯有建设学术诚信,坚守学术道德,才能以学术诚信夯实中国梦的基础。让学术诚信成为一股强大的道德正能量,带动全社会的诚信建设,使我们的社会早日成为和谐、美好的家园。

 

(转自:科学网)

联系我们

  • 电话:

    86 10 6255 9588

  • 传真:

    86 10 6255 9588

  • 邮箱:

    office@cstam.org.cn

  • 邮编:

    100190

  • 地址: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相关链接

国际组织
部委
团体会员
深圳市海塞姆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力学技术研究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克里门森互动(北京)顾问有限公司中南大学杭州朗杰测控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天津大学力学系暨南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力学与土木工程系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力学系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与工程系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应用力学系宁波大学力学与材料科学研究中心浙江理工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所长沙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兰州大学力学系甘肃省力学学会长江科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安徽省力学学会辽宁省力学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和机械工程系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中南建筑设计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研究所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流体工程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湘潭大学低维材料及其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力学系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力学系西北工业大学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地方学会链接

学会公众号

学会微博

力学科普

力学学报

力学学报英文版

力学进展

力学快报

力学与实践
Copyright © 2016 版权所有 中国力学学会 I 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I  京ICP备05039218号-1, 审核日期:2005年7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