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作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要求强化基础研究,提高科学研究水平,抢占科技发展战略制高点。基础研究是科学之本、技术之源,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基础支撑和前瞻引领作用,关系科技发展的后劲和长远未来。科学基金是支持基础研究的主渠道之一,我们必须适应新要求,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努力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应有贡献。
一、深刻认识基础研究对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意义
创新驱动发展的着眼点在发展,但“根”必须扎在基础研究上,只有这样,发展才有厚实的科学基础,才能获得不竭的动力。
基础研究是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原始创新孕育着科学技术质的变化和发展,是一个民族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重大贡献的根本体现。原始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创新体系的灵魂。基础研究的根本使命是推进原始创新,提升国家的原始创新能力。近代科学诸如量子论、相对论、DNA双螺旋结构等基础研究的重大发现,引发了信息技术、核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等相关领域的创新革命。从美国的经验看,政府对基础研究进行长期、稳定的支持,是美国取得重大科学原创突破、保持科技经济竞争力的根本原因。
基础研究是发展新兴产业的重要源头。20世纪以来,引发人类经济社会翻天覆地变化的新兴产业几乎都与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密切相关。比如,多年致力半导体应用的探索,使美国贝尔实验室发明了点触式晶体管,开启了半导体产业;德州仪器公司对器件微型化的不懈追求,促成基尔比发明了第一块集成电路,开启了IT时代。在科学基金长期资助下,我国科学家在高性能计算机峰值计算速度等方面,与美、日交替领先;在攻克煤炭清洁利用和高效转化的关键科学问题和核心技术方面,形成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煤炭间接液化技术,成功进入工业化示范应用。
基础研究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既包含能源、资源、环境可持续性等世界性科技问题,也有高坝、高铁、超高压等中国特色的问题。解决诸如此类的重大关键问题,迫切需要从源头上提供科学依据与途径。基础研究正在为推进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例如,关于控制水稻产量核心因素与相关机制的科学基金项目研究,促进了我国水稻产量的提升,发掘并克隆的相关基因已成为提高我国超级稻产量的重要育种元件;关于抗感染天然免疫识别与免疫应答调控机制的研究,为抗病毒药物设计提供了新的潜在靶点。
基础研究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基础研究的训练,不仅培养了大批科学家,而且源源不断地为产业界和社会广泛领域输送了创新型人才。科学基金的长期资助,使一批创新拔尖人才脱颖而出,聚集了一批冲击世界科学前沿的团队。以高层次人才为例,目前122位60岁以下中科院院士中有105人获得过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占86.1%。
基础研究是发展科学文化的重要基石。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只有科学强,文化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强国。人类在探寻规律和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凝结成的科学与人文精神,以及基础研究所汇集的智慧结晶,促进了人类思想和精神的解放。哥白尼的“日心说”和维萨留斯的“人体结构论”打破了宗教神学的精神桎梏;牛顿力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引发了18世纪的启蒙运动,树立了理性与科学的权威。现代科学的发展印证和丰富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体系。
二、准确把握创新驱动发展对科学基金工作的新要求
实施科学基金制是繁荣发展我国基础研究事业的重大战略举措。科学基金工作以支持基础研究、培养创新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在新的历史时期,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感,为科技进步夯实根基,为创新驱动蓄积力量。
拓展全球视野,夯实科学基础。十八大强调,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在国际科技竞争格局中,我国基础研究实现由追赶到并行的转变大体上要经历三个阶段:一是总量并行,在论文发表总量、学科发育体系、学术影响力等方面,要达到与世界主要国家水平基本相当的状况。二是过程并行,在主流科学推进的过程中,我国科学家应有里程碑式的贡献,做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成绩。三是源头并行,不仅是在推动过程的演进上,而且要在源头上孕育新的学术思想,涌现出原创性成果。无论是并行还是超越,都必须打牢根基。当前,我国原始创新能力还不强,科技创新的基础还不牢,科学基金工作要增强忧患意识,勇于担当固本强基的重任,为推动我国基础研究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坚定创新自信,赢得竞争优势。要增强创新自信,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妄自尊大。以科学基金和其他科技计划共同支持的成果为例,近期我国学者首次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研究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模式,这两项成果都被誉为里程碑式的贡献。可以说,经过多年跟踪积累和酝酿突破,我国初步具备了与主要发达国家开展科技竞争的能力,具备了为丰富世界知识宝库作出中华民族应有贡献的条件。科学基金工作要引导我国科学家增强创新自信,有勇气、有雄心、有谋略地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与全球科学家一道,共同勾勒人类基础研究的天际线。
增强责任意识,深化改革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是新的历史阶段我国科技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科学基金制是科技体制改革的成功实践,面临新的形势,科学基金发展必须从更广的视野、更深的层次,以改革创新精神谋划新思路,开拓新局面。要通过深化改革,完善学科培育、人才培养、同行评审、项目管理、协同创新、监督制约等机制,不断推进科学基金内涵发展,进一步释放制度创新的活力,为创新驱动发展增添新的动力。
三、勇于开拓中国特色科学基金制发展的新境界
面向未来,科学基金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在拓探索之渊、浚创新之源、延交叉之远、遂人才之愿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拓探索之渊,把发挥科学家主体作用、鼓励自由探索作为科学基金工作的根本立足点。科学是无止境的前沿。科学家的基本使命是探赜索隐、挑战未知。探索过程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难以预测在何时、何地、出现何种科学突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尊重科学家们对科学前沿的敏感性,保护其自由探索精神。达尔文曾说:“我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科学的热爱,坚持长期探索。”汤姆逊说:“我坚持奋战五十余年,致力于科学的发展。用一个词可以道出我最艰辛的工作特点,这个词就是‘失败’。”丁肇中团队使用阿尔法磁谱仪探测暗物质历时18年,历经坎坷,仅取得首个实验成果。科学基金工作要努力扩大资源总量,完善项目资助谱系,逐步提高资助强度,坚持以创新为准绳、以公正为基础推进评审系统建设,大力营造有利于探索创新的良好环境,积极构建有利于科学家潜心研究的体制机制和学术生态,引导科学家勇于向科学之渊的更深处开掘,不断拓展知识的新疆域,努力作出基础性、前瞻性、原创性的重要贡献。
浚创新之源,把培育中国科学的原始创新能力作为科学基金工作的核心任务。“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基础研究的重要功能,就是为科学技术的长河浚源清流,从而支撑和引领科技、经济和社会的长远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追根溯源,还是要靠基础研究的积累。当今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的领先者,无不是具有深厚科学基础和科学传统的基础研究强国。科学基金资助基础研究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孕育科技创新的源头,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支撑集成创新能力。为此,我们要加强原创导向的资助部署,努力提升发现和提炼新科学问题的能力,激励新概念、新构思、新方法、新工具的创造;探索有效支持非共识创新研究的机制,激励变革性创新;深化国际合作,鼓励开放创新;凝聚和优化创新资源配置,促进成果信息开放共享,让一切创造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新思想的源泉充分涌流,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成果储备和智力支撑。
延交叉之远,把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发展作为科学基金工作的战略重点。海森伯说:“在人类思想史上,重大成果的发现常常发生在两条不同的思维路线的交叉点上。”当代学科发展,呈现学科交叉融合汇聚与学科分化细化并行之势。纵观科学史,现代基础研究的发展几乎都是在交叉和边缘领域取得创新性突破的。近半个世纪以来,各学科间交叉综合趋势日益明显,这既是学科发展内在逻辑使然,也与大科学时代基础研究的新特征有关。当前基因组学与蛋白质组学、生物信息学、神经系统科学、纳米科技、“大数据”等交叉学科或领域正在受到更多关注。美国科学促进会提出,“跨学科研究是人类进行的最具成效、最鼓舞人心的一种探索活动,能提供一种产生新知识的对话和联系方式。”为此,我们要深化战略研究,系统梳理学科发展的地貌图,在推动学科均衡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完善学科交叉项目遴选机制,关注有利于培育新兴学科和学科生长点的创新研究;加强重点项目群部署,完善重大项目、重大研究计划等资助机制,探索支持真正的跨学科研究,引导科学家着力解决未来人类和中华民族所面临的综合性发展难题、应对复杂性科技挑战。
遂人才之愿,把培养和造就创新人才作为科学基金工作的根本使命。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科技人才是科技进步与创新的根本依靠。不同年龄和科研职业发展阶段的人才,有着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科研需求。刚刚起步的年轻学者,往往条件“窘迫”,需要雪中送炭,克服科研启动的“静摩擦力”;处于助跑、加速阶段的学者,需要适时鼓劲、加油,保持创新激情;向着科学目标冲刺的学者,需要锦上添花,有力助推实现超越。我们要坚持因材制宜,进一步完善人才资助体系,加大青年人才培养力度,重视区域人才培养,积极培育领军人才和团队,探索创新人才的遴选、评价和激励保障机制,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努力使科学基金成为稳定和培养创新人才的平台,成为施展科学才华、实现创新梦想的舞台。
(作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
(转自:中国科学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