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我要入会 联系我们

科技信息

首页 > 科技信息 > 科技信息

提高中国科技期刊影响力:国际化是关键

发布日期:2013年03月01日

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党的十八大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确定了我国在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本世纪中叶成为科技强国的目标。
近些年,科研经费总量大幅提高助推着我国科研成果的涌现、科研水平的提升和科技人才的涌进。与此同时,中国科技期刊也迎来了跨越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目前,中国共有科技期刊约5000种,从数量上看仅次于美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科技期刊大国。作为中国科学话语权的载体和表达,伴随着中国科技的腾飞,科技期刊在不断壮大的同时,也在积极寻求更好的发展路径。
质量齐升:做科技强国“代言人”
伴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我国科技论文产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较大飞跃。
据统计,截至目前,我国科技期刊论文发表总量已居世界第二。2010年被《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的世界科技论文总数为142.1万篇,其中中国科技论文14.84万篇,占10.4%
然而,与科技论文在国际上令人瞩目的表现相比,我国科技期刊的质量、水平和国际影响力要相对逊色。影响力广、具有品牌效应的中国科技期刊很少已是不争的事实,而这与我国科技事业快速发展的总体情况并不相称。
“看一个国家是否是真正的强国,要看3个方面:经济体量、国防力量、科学文化,而看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科学地位,有两个标志:学会与期刊。”两院院士师昌绪早在2010年就多次强调科技期刊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肯定了其科技强国“代言人”的身份。
“国内期刊发展与科技的发展水平大致是相当的。”全国人大代表、南开大学校长龚克指出,科研水平的提高会促进期刊的发展,水涨船高。
“科技期刊的作用不仅仅是提供信息情报,促进科学的交流。”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教授邢新会指出,科技刊物严肃性的提高,也会净化科研态度,这是相辅相成的。
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曾表示,中科院拥有我国最优质的科技出版品牌和科技期刊资源,代表了我国科技出版和期刊的最高水平,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科技出版“航母”,提升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和社会影响。
国家举力:共同推动期刊发展
一直以来,我国都非常重视科技期刊的发展,有关科技管理部门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就先后设立相关专项资金,在期刊运行方面给予部分优秀期刊补贴资助。
中国科协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分别于1998年和1999年设立了期刊专项基金。截至2005年,用于期刊资助的经费总额约为4500万元。中科院也于2004年改变了1990年以来的小额、广泛的期刊资助方式,将每年的学术期刊专项基金(约400万元)用于对少数重点期刊的支持。
“因为经费等问题的限制,期刊有时会收录质量较差的论文;而当支持力度加大、足够支撑起期刊的运转时,期刊就会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中科院院士、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乃彦认为,充足的经费可以促进期刊的良性发展。
不过,“科技期刊的发展用四个字讲,还是‘不容乐观’。”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袁亚湘对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很是忧虑。
“好稿外流现象让人忧心。”中科院院士、全国政协委员欧阳钟灿对于优秀稿件不能发在国内的期刊上表示很遗憾。
“期刊最重要的就是稿源问题,没有文章,就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袁亚湘告诉记者,最好的科研成果都投到国外,这是最本质的问题。
以物理学领域的期刊为例,该领域中国每年的论文总共在两万篇左右,但能够在国内杂志上发表的不到4000篇,比例不足20%
2006年,为促进科技期刊出版质量和论文发表水平的提高,中国科协启动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仅在2006年至2008年,就累计资助项目317项(次),获资助期刊147种,资助资金达3115万元,成为国内对科技期刊支持力度最大的支撑项目。
“在精品科技期刊工程的推动下,科技期刊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出版能力稳步提高,学术质量建设持续增强,英文版期刊的国际化发展水平也逐年上升。”中科院院士陈运泰对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给予很高的评价。
2012年,“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开始实施,共有35家期刊被纳入计划范围。未来3年,该计划首批支持的期刊将获得近1亿元的经费支持。此举被业内人士称为“迄今为止国内最大的科技期刊支持计划”。
中国科协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陈希提倡“以奖促建”的形式来促进期刊的发展。“以奖促建,‘奖’是形式,‘建’是目的,既考虑过去和现在的情况,更着眼于未来,筛选一批办得不错的科技期刊,促进其更好地发展。”
提高影响力:国际化是关键
我国共有科技期刊5300种,如果仅以数量计算,称得上是科技期刊的“量产大国”。然而,如何让我国的科技期刊向国际一流“看齐”,目前仍无有效举措可以实现“药到病除”。
“期刊的量大量少很难说,有些刊物是需要增加新刊的。政府不能把杂志简单到量,用够与不够来衡量刊物。”袁亚湘认为,科技期刊的数量应该和学科分布相结合,不能片面地追求国际尺度。
“按道理来讲,科学期刊的发展应该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同步的。”袁亚湘告诉记者,我国科学技术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国外,而期刊的差距更大。
相比中文科技期刊,袁亚湘认为,英文科技期刊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而要比中文的好,原因在于目前国内的英文科技期刊很多都是被SCI收录的,中文的则不是。
“在吸引一批原创性文章的同时,多发表一些综述类、介绍性的工作,会更容易引起国际关注。”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沈保根从期刊本身的角度提出了中肯的建议,“提高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是关键。目前,期刊的审稿时间普遍过长,缩短时间会吸引一大批优秀的稿源。”
袁亚湘则认为,科技期刊现状的转变,不是简单的办杂志的因素。“我们要做的是止住现在下滑的趋势,至少保持和国外的差距不要扩大。”
“提高协会的地位,把学术回归协会。”欧阳钟灿表示,科技期刊的行政化成分减少,会提高办刊水平。
“刊物吸引力的提高需要科研体制的改变。”邢新会希望,科研评价能够实事求是,不过分指标化。“主要看研究者做了什么,而不是文章发在哪里。”
“期刊作为科研成果的展示平台,所刊载论文的学术影响力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展现出来。”龚克指出,简单用刊载论文的期刊水平来衡量论文水平是不科学的。目前的评奖机制已经与科学发展水平不相适应,亟须改革。

 

(转自:科学网)

联系我们

  • 电话:

    86 10 6255 9588

  • 传真:

    86 10 6255 9588

  • 邮箱:

    office@cstam.org.cn

  • 邮编:

    100190

  • 地址: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相关链接

国际组织
部委
团体会员
深圳市海塞姆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力学技术研究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克里门森互动(北京)顾问有限公司中南大学杭州朗杰测控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天津大学力学系暨南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力学与土木工程系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力学系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与工程系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应用力学系宁波大学力学与材料科学研究中心浙江理工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所长沙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兰州大学力学系甘肃省力学学会长江科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安徽省力学学会辽宁省力学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和机械工程系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中南建筑设计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研究所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流体工程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湘潭大学低维材料及其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力学系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力学系西北工业大学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地方学会链接

学会公众号

学会微博

力学科普

力学学报

力学学报英文版

力学进展

力学快报

力学与实践
Copyright © 2016 版权所有 中国力学学会 I 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I  京ICP备05039218号-1, 审核日期:2005年7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