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我要入会 联系我们

科技信息

首页 > 科技信息 > 科技信息

记郑哲敏院士:爆炸,并不都是破坏

发布日期:2013年01月25日

 

2013118日,冬日的北京人民大会堂热情四溢,2012年度国家科技奖授奖仪式正在这里举行。

 

在明亮而柔和的灯光中,郑哲敏伴着喜庆乐曲走上主席台,从国家主席胡锦涛手里接过鲜红烫金的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奖证书。
热烈的掌声中,这位老科学家笑了,笑得那么欣慰,那么灿烂。

 

获奖不是偶然

 

中科院力学所所长樊菁告诉记者,郑哲敏是爆炸力学的奠基人之一。

 

郑哲敏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993年,他因为“在爆炸力学理论和应用方面的贡献”当选为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周光召如此评价他:“您独立地与国际上同时提出了新的力学模型——流体弹塑性模型;您在核爆方面比国外更早地提出了描写岩体的‘饱和模型’和‘迟滞模型’,计算出了各种因素对核爆效应的影响。您的成就证明您获得这一称号是当之无愧的。”
中科院力学所前所长洪友士是郑哲敏的学生、助手、同事和朋友。当2009年我国决定编撰《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时,他被指定为郑哲敏的撰稿人。

 

洪友士说,郑哲敏曾告诉他写作时应遵循的原则是:“第一,科研工作要反映我回国后的科研经历。第二,所述主要研究成果要有一定的创新性、一定分量;既然要讲,就应该全面,有整体性,而且通俗,因为读者多半是非本行的……”
中科院院士白以龙说:“几十年来,郑先生确实高人一筹。爆炸力学理论和应用获奖不是偶然。”

 

在白以龙看来,郑哲敏从来没有简单地用现有方法解决问题,而是对问题进行前瞻性研究。他所开展的工作均为国家之急需。当许多人被问题所困扰时,他能从现象中看到关键点,找出规律,并进行思考和实验,继而从概念层面来突破,解决问题,并推广到应用。

 

成就源自小碗

 

中科院力学所的人都知道,他们所几十年前诞生了一只非同寻常的小碗。

 

那只小碗是中国爆炸力学研究的重要起点,是中国力学研究走向世界的标志性物件。

 

时间回溯到1960年秋天一个下午,力学所操场上发生了一次小小的爆炸。硝烟散尽后,一片薄薄的铁板被炸成了一个小碗。

 

在这只碗出现前,爆炸在人们心中一直是一种破坏性的力量。这只碗的出现,表明爆炸控制恰当,其能量能够发挥良好的加工、制备、创造和建设作用。这只碗表明,郑哲敏和他的团队对爆炸成形以及相关水下爆炸问题有了很深的认识。
这个爆炸成形实验,让时任力学所所长的钱学森预见到一门新学科正在诞生,他将其命名为爆炸力学。由此,中国爆炸力学研究进入快速发展期。
中科院力学所副所长黄晨光介绍说:“几百年来,力学对介质的认识,主要分为固体和流体两大类,然后根据他们的变形和响应特征来建立力学分支学科。郑先生提出的概念和理论,突破了传统的约束,建立了一套基本的力学理论和方程,也就是流体弹塑性理论。它能够对同一介质,根据压力和强度的比值,自动判断和处理同一介质在不同条件下的属性和相应规律。一个介质在高压下可能流体的属性明显,在低压下固体的属性为主,在中间状态两种塑性都需要同时考虑。”
对于郑哲敏提出的判断标准,同行曾建议以他的名字命名为“郑哲敏数”,但被他拒绝了。
流体弹塑性理论是郑哲敏学术上的高峰。他很快将以之为基础的爆炸力学成功应用于强爆炸、常规兵器、爆炸加工、爆炸筑堤等各方面。

 

“他在学术领域的拓展,没有什么东西能阻挡。”黄晨光说。
上世纪80年代,郑哲敏前瞻性地看到海洋油气资源的战略地位,组织中科院十余个研究所开展海洋工程研究。

 

此后,他又在力学所建立了非线性力学研究重点实验室,倡导建立了环境力学实验室、流固耦合系统力学重点实验室等。

 

慈祥与严厉
如今,郑哲敏步入高龄,时年88岁。老人家“隔代亲”情怀表现十分明显。对待年轻人,特别是青年学生,郑哲敏总是非常慈祥、和蔼。只要年轻人有一点点思想火花,他就会很开心地给予鼓励。
然而,郑哲敏对待研究员的态度则完全不同。不论什么年龄,什么职务,什么场所,只要发现问题,他就会当面指出,毫不留情。力学所的研究员对他总是又敬又畏。

 

黄晨光记得,几年前,郑哲敏要他的团队作一项能够满足国家重要需求的研究,他因为研究方向与之不完全吻合,表现出了犹豫情绪。郑哲敏狠狠地批评了他:“力学所一直是国家需要什么就做什么,我回国的时候也不懂爆炸,不也做了?你现在为什么不能做?”

 

批评之后,郑哲敏凭借深厚的学术功底,亲自在网上查找了该研究方向的最新进展,然后整理、推演出相关方法,并为黄晨光他们讲解相关知识。几年后,他们的工作便收获颇丰。

 

力学所研究员李世海攻读博士期间,曾担任青年力学学术组织的负责人,社会活动一时多了起来。郑哲敏知道后,非常生气地对他说,“你瞎折腾什么?静心做些该做的事情吧”。
目前,李世海在力学所正开展灾害地质力学基础研究。郑哲敏对此非常支持,并告诫他:“这是个大难题,但也是国家的重大需求。”

 

急国家之所急,是郑哲敏永远不变的情怀。

 

(转自:科学网)

联系我们

  • 电话:

    86 10 6255 9588

  • 传真:

    86 10 6255 9588

  • 邮箱:

    office@cstam.org.cn

  • 邮编:

    100190

  • 地址: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相关链接

国际组织
部委
团体会员
深圳市海塞姆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力学技术研究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克里门森互动(北京)顾问有限公司中南大学杭州朗杰测控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天津大学力学系暨南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力学与土木工程系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力学系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与工程系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应用力学系宁波大学力学与材料科学研究中心浙江理工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所长沙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兰州大学力学系甘肃省力学学会长江科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安徽省力学学会辽宁省力学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和机械工程系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中南建筑设计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研究所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流体工程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湘潭大学低维材料及其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力学系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力学系西北工业大学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地方学会链接

学会公众号

学会微博

力学科普

力学学报

力学学报英文版

力学进展

力学快报

力学与实践
Copyright © 2016 版权所有 中国力学学会 I 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I  京ICP备05039218号-1, 审核日期:2005年7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