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我要入会 联系我们

科技信息

首页 > 科技信息 > 科技信息

两本国内科技期刊跻身国际一流

发布日期:2012年11月16日

无法否认,科技期刊是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短板,5000多种的泱泱产量,却拔不出多少“将军”来。评价体系单一、行政色彩浓重、数字出版落后,各种各样的定语都在“无情”诠释国产科技期刊疲弱的现实。
但是,也有例外,《分子植物》和《细胞研究》组成的“双子星座”一扫国产期刊的灰霾之气,崛起为国际上响当当的字号。这对“中国样本”,能否撬动国产科技期刊的困局?
中国科技期刊如何摆脱低质生存?上月底召开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上,各路专家集思广益、苦觅出路。不少人将破局之道寄托于两本国产期刊身上:《分子植物》(Molecular Plant)和《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它们如今已经拔地而起,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
如何冒尖
组建高水平编辑队伍,延揽国际编委杜绝熟人审稿
连续两年在亚洲本领域期刊中排名第一,位居国际植物科学领域研究类期刊第五名,跨入本领域所有190种核心期刊前5%,取得这样的成绩,《分子植物》仅仅用了4年多。
《分子植物》于2008年创刊,已先后聘请了包括18名中国和美国科学院院士在内的80多名海内外一流科学家组成编委会,采用国际通行的同行评审和在线投审稿模式。
中科院院士、该刊共同主编陈晓亚介绍说,对期刊而言,稿源如同命脉,在《分子植物》创刊伊始,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获得优质稿件。
为了获得高水平稿件,本刊从第一期开始围绕植物科学领域的不同研究热点和特色领域,由几名知名科学家组成的编辑部组稿和约稿,组织发表专刊。陈晓亚回忆说。
做期刊,都希望得到作者最好的论文,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为作者提供最好的服务。《细胞研究》常务副主编李党生表示,努力向作者约稿,让作者感觉把稿投到了一本很有前途的期刊。
事实证明,这是一条正确的途径,2008年,《细胞研究》的影响因子升至4.5352009年跃至8.151,并随后连续3年稳定在8以上,实现了中国期刊历史性的突破,为中国之最。
两本期刊的成功各有特点。《细胞研究》得益于有一支高质量的专业编辑人才队伍,这支专业人才队伍的优秀执行力是《细胞研究》数年来学术水平稳步提升的一个关键因素。陈晓亚透露。
在陈晓亚看来,高水平的国际化编委则是《分子植物》成功的关键,期刊2/3是国际编委,国际编委的直接好处就是没有人情稿。为保证质量,编辑部还避免熟人审稿。
能否复制
无需每家期刊都国际化,应选择合适的发展道路
影响力低的杂志吸引不到好论文,而拿不到好论文就无法提高杂志的影响力。想要提升质量,必须打破这个恶性循环。首先要制定符合自身发展实际的目标,然后得靠一支有热情、有影响力、有执行力的团队来执行。李党生表示。
有个案例李党生印象颇深。2008年,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辰宇教授向《自然》投了一篇论文。由于研究结果太新,文章被编辑退回。担心起个大早、赶个晚集的张辰宇紧急把文章转投给《细胞研究》。基于自己的专业判断,李党生安排这篇论文走绿色通道,找专家加急审稿,在48小时内就完成了审稿程序,文章在一周内被安排以最快速度在线发表。论文发表后,至今已被引用超过400次,创《细胞研究》所发表原创论文单篇被引次数的纪录。
《分子植物》则充分展现了互联网的传播力,陈晓亚介绍,如今《分子植物》的所有论文均可在线全文下载,迅速扩大了杂志的读者群,目前的论文下载量每月已超过2.5万次。
陈晓亚表示,不是每个期刊都要办成国际化的英文期刊,中文期刊要改变思路,因为基础性研究的目标终究是要国际化,闭门造车是行不通的。因此,各个期刊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发展道路。
怎样突围
不要盲目倚重国外期刊和标准,建立综合科研评价体系
有专家坦言,中国科技期刊还面临多头管理的问题,纵向的婆家有新闻出版行政部门,横向的婆家有主办方、承办方、科协、学会等,政出多门,执行不易。
除了多头管理,对于学术期刊,我们一直抱有崇洋媚外态度,充满了不自信。复旦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主任刘东信认为,当前的评价体系决定了科技人员只追求国外期刊,造成国内科技期刊质量堪忧的恶性循环。
刘东信表示,全国目前有1000多家学报,有些可以采用市场化手段让其自然淘汰,而对于小众化、纯学术类的学报则不应该采取市场化手段。
学术类学报和市场化之间应该有个缓冲带。刘东信呼吁,影响因子是一个评价标准,但不能作为唯一标准,不能对性质不同的学报采取一刀切的方法。
当务之急是科技期刊体制机制改革。陈晓亚指出,科技人员抱怨最多的是科研评价体系,如何科学地评价科研人员的科技成果是当前我国科技体制改革难以逾越的问题。对此,陈晓亚建议,可改进科研评价体系,改革奖励和职称评定体系,放弃片面追求SCI评价体系的做法,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包括科研论文产出、同行评议和社会经济效益等多方面。(原引题:国内科技期刊《分子植物》、《细胞研究》率先跻身国际一流/原标题:这两本期刊,为什么能?)
(转自:科学网)

联系我们

  • 电话:

    86 10 6255 9588

  • 传真:

    86 10 6255 9588

  • 邮箱:

    office@cstam.org.cn

  • 邮编:

    100190

  • 地址: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相关链接

国际组织
部委
团体会员
深圳市海塞姆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力学技术研究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克里门森互动(北京)顾问有限公司中南大学杭州朗杰测控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天津大学力学系暨南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力学与土木工程系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力学系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与工程系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应用力学系宁波大学力学与材料科学研究中心浙江理工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所长沙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兰州大学力学系甘肃省力学学会长江科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安徽省力学学会辽宁省力学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和机械工程系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中南建筑设计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研究所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流体工程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湘潭大学低维材料及其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力学系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力学系西北工业大学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地方学会链接

学会公众号

学会微博

力学科普

力学学报

力学学报英文版

力学进展

力学快报

力学与实践
Copyright © 2016 版权所有 中国力学学会 I 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I  京ICP备05039218号-1, 审核日期:2005年7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