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我要入会 联系我们

专业委员会工作总结

首页 > 专业委员会工作总结 > 实验力学

2011年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12年04月02日

2011年度,在中国力学学会领导下,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圆满完成了换届工作,并积极组织开展系列学术活动,促进我国实验力学研究发展及学术交流。

一、圆满完成换届工作

第八届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圆满完成届期工作,并与第九届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顺利交接。新一届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由国防科技大学于起峰院士担任,副主任委员由华南理工大学黄培彦教授、东南大学何小元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张青川教授、天津大学陈金龙教授和清华大学谢惠民教授担任。并聘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伍小平院士、龚兴龙教授,天津大学亢一澜教授,北京大学方岱宁教授、方竞教授,四川大学王清远教授,清华大学李喜德教授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晋军教授为特邀委员。新一届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下设试验测试技术与方法专业组、实验教学专业组、工程测试技术专业组、空天与武器装备测试技术专业组和学科交叉与复杂环境实验方法专业组,其中学科交叉与复杂环境实验方法专业组为新组建的专业组。新一届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中吸收大批青年实验力学学者,更加生机勃勃。

二、第九届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工作会议

中国力学大会-2011暨钱学森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期间,第九届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以及第七届《实验力学》编辑委员会于2011822日晚在哈尔滨联合召开了第一次工作会议。伍小平院士、于起峰院士以及两委委员40余人参加了会议。第九届实验力学专委会主任委员国防科技大学于起峰教授,第七届《实验力学》编委会主编天津大学亢一澜教授共同主持了会议。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佘振苏教授到会并讲话。

会上,第八届实验力学专委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谢惠民教授作了第八届实验力学专委会工作汇报,介绍了第八届实验力学专委会在组织学术交流、促进学科发展、加强国际合作、促进青年工作、搭建交流平台以及组建专业组等方面的工作情况。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郭荣鑫教授汇报了将于2012年在昆明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实验力学学术会议及第五届“二十一世纪的实验力学学科发展——海峡两岸实验力学研讨会”筹备情况,介绍了会议准备设置的专题,以及将出版论文摘要集、电子版论文集,并将推荐优秀论文在相关学术期刊发表等情况。本次工作会议后,将通过实验力学网站等平台继续向两委委员征集学术会议专题和议题,并征集推荐大会发言。

专业委员会学科交叉与复杂环境实验方法专业组组长、清华大学冯雪副教授汇报了在组织青年学术交流方面的工作,包括举办青年学术研讨会、青年科学家论坛,建设专业委员会网站等情况。目前以该专业组为主,正在筹备第二届实验力学青年学者研讨会。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一所赵剑衡副所长简要介绍了该所情况,并代表该所希望以极端加载实验条件等交叉学科方向为切入点,加强与实验力学界的合作交流,并承办学术会议。

《实验力学》常务副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龚兴龙教授作了《实验力学》编委会工作汇报,介绍了近几年来编委会在提高稿件质量、扩大期刊影响等方面采取的措施,并介绍了近几年《实验力学》影响因子、稿件来源、退稿率等方面的统计数据。

《实验力学》主编,天津大学亢一澜教授呼吁两委共同办好《实验力学》,进一步提高期刊质量、吸收高质量稿件、吸引读者,使《实验力学》成为本领域学术交流和青年成长的乐园。为更加完善期刊内容,提高期刊质量,新一届编委会还增加了实验流体力学领域的编委。

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佘振苏教授在发言中对两委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殷切希望。佘振苏教授还介绍了由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主办、中国力学学会承办,将于2012年在北京召开的世界力学家大会的情况,号召两委委员积极参与,并向力学家大会推荐本次力学大会及专题研讨论优秀成果。

会上,两委委员就创建网上交流共享平台、举办实验力学青年沙龙、促进产学研结合、促进数字图像相关等产品工业化、实验力学界充分合作争取重大科研和工程项目,以及通过高水平约稿等提高《实验力学》办刊质量、推荐实验力学学术会议优秀论文在《实验力学》发表等议题进行了讨论。两委委员还讨论了将明年的实验力学学术会议与中国力学年宣传活动结合,以及美国实验力学学会希望在中国举办实验力学大会等事项。

三、中国科协第235次青年科学家论坛——极端复杂测试环境下实验力学的挑战与应对

由中国科协主办、中国力学学会和北京交通大学承办的中国科协第235次青年科学家论坛于201152729日在北京交通大学举办。此次论坛的主题为“极端复杂测试环境下实验力学的挑战与应对”。这是“中国科协青年科学家论坛”自1995年设立以来第二次举办与实验力学有关的论坛。本次论坛的执行主席为北京交通大学王正道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龚兴龙教授、国家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丁克勤研究员和清华大学冯雪副教授。

本次论坛邀请代表40余位,均是来自国内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目前活跃于实验力学科学研究或工程应用前沿的知名青年专家,其中包括多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和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实验力学》主编亢一澜教授、清华大学谢惠民教授、国际汽车工程学会(SAE)材料建模和测试委员会(MM&T)主席、美国奥克兰大学杨连祥教授等6位国内外实验力学界知名学者列席参加了专题研讨。

出席本次论坛的代表几乎涵盖了目前我国实验力学界知名的青年专家,本次论坛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重要议题展开了热烈研讨:多场、多尺度材料与结构的实验力学表征模型和方法;生命与仿生科学领域中的实验力学表征手段与方法;热---力耦合场加载与量测表征技术;微/纳材料、微电子技术及信息工程中力学测试新方法、新技术及物理模型的建立;高速列车、大飞机等国家大工程系统中关键承载部件动力特性与结构服役可靠性的力学实验表征技术、基本数据积累方法及长期健康监测;我国自主研发实验力学科学仪器商业化进程中的“关键瓶颈”、突破点及发展策略。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研发部主任丁克勤研究员介绍了高参数、高风险特种设备安全检测检测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清华大学冯雪教授介绍了高温氧化环境下材料力学行为测试方法和技术;天津大学姜楠教授介绍了高超声速尖锥边界层流动稳定性的实验测量研究;“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罗喜胜教授报告了激波管中Richtmyer-Meshkov不稳定性的实验研究;华南理工大学汤立群教授报告了活体水稻力学量的田间测量及水稻力学性能的统计分析研究;北京大学裴永茂特聘研究员报告了电磁功能材料的力--热多场耦合测试技术;兰州大学梁轶瑞教授报告了他们课题组关于风沙电场实验研究的一些最新进展,包括实验研究不同风沙环境下风沙电场的变化及分布规律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龚兴龙教授报告了磁流变弹性体的研究进展;2010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张泰华研究员报告了他们最近发展的一种识别幂硬化材料塑性参数的球压入分析方法;“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周生启研究员系统介绍了湍流热对流、纳米流体和海洋现象的实验研究;内蒙古工业大学赵春旺教授系统介绍了他们将投射电子显微镜和几何位相分析法相结合测量纳米尺度变形场的研究进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潘兵副教授介绍了最近在高性能数字图像相关方法研究中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北京交通大学王正道教授系统介绍了他们课题组利用电磁技术在系统早期损伤和结构安全性评定方面开展的工作;天津大学陈金龙教授报告了飞机风挡和座舱盖等航空透明材料的工艺应力表征及其银纹演化机理研究成果;2010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西南交通大学康国政教授简要地概述了他们最近几年在材料的时间相关棘轮行为、棘轮-疲劳交互作用和先进材料的棘轮行为方面的研究成果;东南大学杨福俊教授系统介绍了关于闭孔泡沫铝的抗冲击及吸能特性实验研究;国防科技大学尚洋副研究员报告了扰动环境下摄像测量像机的标定与在线修正技术研究。

与会代表就围绕本次论坛的主题——“极端复杂测试环境下实验力学的挑战和应对”进行了热烈讨论和充分交流,最终形成以下共识和建议:实验力学目前发展趋势是基础性、交叉性和技术性更为突出。微纳尺度实验力学技术与装置、多场与多系统实验测量技术、特殊环境与极端条件下力学量检测技术、超声与无损检测技术、力学场可视化技术与实验数据识别等已成为实验力学学科发展的前沿基础问题。建议国家有关政府部门以及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部门就相关领域的研究予以重视和优先资助。大飞机、高速列车等国家重大设施研发和运营中, 提出许多与力学测量相关的技术科学问题, 迫切需要发展有针对性的检测技术、表征方法以及专门检测仪器,但目前支持这些研究的实验仪器与设备匮乏。建议国家相关职能部门在制定上述大工程战略规划时,能设立专门科学仪器与检测方法研究基金,从制度上确保我国专用科学仪器研制的制度性和系统性。应进一步加大对具有我国自主产权的原创通用性科学仪器和实验力学软件研制与开发的投入力度,充分认识到科学仪器和实验软件研制的长周期、系统性和复杂性,建立相应考核和激励机制;同时,要高度重视我国实验科学研究队伍的成长,在国家层面上制定我国实验科学研究队伍的发展战略规划。

四、现代光测力学及其应用高级讲习班

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数理学部和中国力学学会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现代光测力学及其应用高级讲习班”,于73185日在南京东南大学举行。

31日上午,讲习班开幕式在东南大学逸夫科技馆多功能厅举行,中国力学学会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何小元副主任委员主持开幕式,基金委数理学部孟庆国副主任出席开幕式并讲话,东南大学沈炯副校长代表学校到会祝贺并致欢迎词。出席开幕式的还有基金委力学处詹世革处长,东南大学人事处长郭小明教授,土木学院院长吴刚教授以及来自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部分授课专家学者和讲习班全体学员。

在为期6天的时间里,首先由清华大学李喜德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开福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陈巨兵教授和东南大学何小元教授分别教授全息干涉法、散斑法、云纹法和数字图像相关法等现代光测力学的理论课程。接着全体学员分为36个组,各自完成了六个现代光测力学的典型实验。最后,由包括国防科技大学于起峰院士、美国Correlation Solution公司Hubert Schreier博士在内的国内外12位光测力学领域著名专家介绍了现代光测力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参加本期讲习班的学员有110多名,分别来自全国(包括台湾地区)的50多个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其中,近七成的学员是从事教学工作的大学教师和已在自己的研究领域有着丰富研究成果的专家教授,有近三成的学员是在读的博士研究生。通过本次讲习班,他们不仅学习了现代光测力学的基本理论课程,亲手进行了实验操作,还了解了现代光测力学方法在国防工业、汽车工业、航空航天、生物工程、土木工程以及微电子等众多领域的广泛应用。  

五、中国力学大会-2011暨钱学森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期间实验力学分会场及系列专题研讨会

在今年8月份在哈尔滨召开的中国力学大会-2011暨钱学森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设立了实验力学分会场及4个直接相关的专题研讨会。

1)“实验力学”分会场

“实验力学”分会场邀请了22位学者做了学术报告。于起峰院士介绍了大型结构变形摄影测量技术研究进展;亢一澜利用拉曼效应研究了碳纳米管纤维材料多尺度力学行为;吕坚介绍了实验力学在先进高强材料研究和发展中的贡献;邵龙谭介绍了岩土力学和工程试验测试设备研发进展;黄培彦介绍了FRP加固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实验研究;何小元研究了微结构三维动态测试与分析方法;张青川研究了微悬臂梁力学效应和应用;方竞研究了高性能细胞牵引力测量技术;王清远研究了超低周-超高周多时间多尺度疲劳损伤与灾变问题;张泰华研究了脆性材料断裂韧性的纳米压入识别方法;李喜德探讨了微纳米实验固体力学的研究进展及其关键问题;龚兴龙通过实验研究了磁流变弹性体阻尼特性;卿新林介绍了结构健康监测技术在飞行器复合材料结构应用中的机遇与挑战;赵兵研究了标记物测量的应变信号提取;赵春旺介绍了几何相位分析方法在实验力学测试中的应用;侯振德研究了骨的压电性与电致伸缩效应;何存富介绍了一种低频单一AO模态兰姆波压电换能器研制;励争研究了基于导波的结构损伤检测方法;张东升研究了基于DIC的显微形貌测量与牙纯面微观裂纹的测量技术;姚学锋介绍了先进实验力学在航天航空材料与结构力学行为研究中的发展前景;繆泓介绍了基于数字全息干涉的动态相位提取技术及应用;谢惠民介绍了热障涂层残余应力测量技术及应用。

2)“多尺度实验力学新技术与方法”专题研讨会

“多尺度实验力学新技术与方法”专题研讨会有来自13个学术研究单位的代表分别做了26个精彩的学术报告,代表们着重围绕着多尺度实验力学及其相关领域展开讨论,集中展示了近年来我国实验力学领域广大研究人员取得的突出学术成绩。李法新提出了基于双频共振跟踪原子力声学显微镜的非均质材料纳米力学性能扫描测试方法;苏东川介绍了基于AFM探针的材料微区域浅层表面力学性能检测方法研究;李艳杰介绍了随机相移扫描云纹法及其在微区变形测量中的应用;谭晓华针对软材料非线性接触问题开展了数字云纹法实验研究;米红林介绍了基于云纹干涉法的复合材料应变检测技术;辛克浩研究了基于单目视觉的相机标定与结构变形测量方法;程腾介绍了基于无基底焦平面阵列的实时红外图像复原算法研究;杨丽提出了基于声发射技术在温度循环载荷下热障涂层的破环监测与评估方法;冯勃建立了高液压环境下的非接触式传感器供电及信号传输系统;赵尔强讨论了针对准脆性材料非均匀参数及损伤演化规律的反演测量方法;靳秀青研究了面向立体PIV系统的双目定位技术;王怀文将高速摄影技术应用于硒鼓充气包装件的跌落响应分析中;王正道将实验、数值、理论相结合讨论了金属材料不同变形阶段漏磁场及其对早期损伤的影响;毛卫国将数字图像相关法用用于热障涂层界面破坏研究;严冬采用图像相关技术测量了巴西实验圆盘受载端局部损伤对其破坏过程的影响;贾海坤介绍了沉积在基底上的纳米薄膜破坏机理的实验研究;许奎雪讨论了残余应力对Terfenol-D/PZT/Terfenol-D磁电性能的影响;吴尚犬介绍了采用光学读出微梁传感器对中药成分的非标记检测研究;庞家志对脆性材料接触过程中的损伤演化及接触强度校核问题进行了实验分析;李永存利用同步辐射CT技术研究了材料微波烧结微结构演化;李松刚开展了港口受冲击载荷作用的动应力试验研究;吕新涛介绍了针对微弹簧与薄膜动态冲击力学性能的测试研究工作;高雪玉开展了人体头发的微纳米力学性能测试;关明智介绍了NiTi纯超导丝低温环境下的拉伸实验研究与分析;符师桦通过实验手段分析了时效对Al-Mg-Si合金中PLC效应的影响;杨晓波研究了热障涂层在热震过程中的力学性能。

3)“空天飞行器与武器装备实验力学及其测试技术”专题研讨会

“空天飞行器与武器装备实验力学及其测试技术”专题研讨会上,与会代表分别介绍了各自所从事的研究进展及应用情况并展开了深入的研讨。潘兵介绍了高温环境下全场高温变形测量的新技术;范华林介绍了对点阵复合材料承力筒承载力所开展的试验研究成果;马寅佶介绍了对热防护结构进行非定常热流热固耦合及实验表征的工作成果;柯玉超介绍了通过建模模拟和实验对飞机舱门密封件力学性能开展的研究工作;李卫国介绍了在超高温陶瓷材料高温强度实验测试技术及表征方法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唐敏锦介绍了在纳米压印制栅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其在热障涂层力学行为研究中的应用情况;白龙介绍了一种可以有效消除背景噪声并适用于观测非平稳信号的基于状态观测器理论的波束形成实时算法;许蔚介绍了在透明件应力场数字全息光弹检测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吴大方介绍了在高速飞行器轻质防热材料隔热性能研究和高速巡航导弹翼面结构高温热-振联合试验研究方面的成果;苏飞介绍了对非晶铁磁纤维复合材料电磁散射特征进行实验研究的成果;尚洋介绍了一种测量纯平移一维目标运动参数的单摄像机测量新方法;刘进博介绍了对单目运动轨迹交会测量方法影响因素进行仿真实验分析的成果;陈犇介绍了一种基于线-面交会进行可见光和红外图像对目标联合定位的方法;熊夏青介绍了基于压电应变模态分析方法对压电层合智能结构损伤进行识别与评估的研究成果;甘才俊介绍了对不同对流马赫数下气动光学效应进行实验研究的工作;卫剑征介绍了对小卫星充气式重力梯度杆进行振动测试分析的研究成果;胡海涛介绍了针对振动状态对航空用某型铝合金悬臂梁振动疲劳特性影响开展的实验研究工作及其成果;张生贵介绍了所开展的飞机结构强度虚拟试验技术研究工作;付敏瑞介绍了其基于FPGA所进行光学形貌测量系统设计工作;王显介绍了其基于GPU加速实现数字图像相关算法的工作;曾祥福介绍了基于高速摄像和三维数字图像相关进行结构在高速冲击下动态三维变形测量实验研究的成果;张为雯介绍了对一类航天领域应用的典型装置进行环境试验研究的成果;张旦闻介绍了将数字散斑图像分析应用于扫描电镜三维重构进行刀具磨损检测的研究成果;孙平介绍了在大错位方棱镜及数字散斑三维载频调制实验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任青梅介绍了在高超声速飞行器可重复使用柔性热防护系统隔热性能试验研究方面的成果;王超介绍了一种在弹头着靶试验中应用单摄像机进行立体测量的新方法;王克俭介绍了一种基于指数型乘积函数模型定量分析聚合物共混体系挤出胀大行为的新方法;刘战伟介绍了在微器件冲击加载测试系统研制与应用方面取得的系列创新成果;孟庆海介绍了一种小波变换相空间重构SVD新方法及其在振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情况;孙祥一介绍了测量导弹战斗部解爆点位置的声学测量方法;黄银介绍了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方法进行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疲劳裂纹扩展特性研究的成果;殷春浩介绍了对强磁性材料磁应力及其分布进行测量的磁性应力测量技术。

4)“力学专业实验力学教学”专题研讨会

“力学专业实验力学教学”专题研讨会上,陈巨兵介绍了首届全国大学生力学实验竞赛情况并提出了几点思考意见;王开福介绍了航空测试专业光测力学课程的规划与建设;蒋明介绍了《工程力学》课程中的创新实验开发与实验室建设情况;马沁巍介绍了力学虚拟实验系统及其在实验力学教学中的作用;刘生贵介绍了强化工程实践的工程力学教学改革;严晓新介绍了建筑学专业的建筑力学教学新思路;米红林介绍了现代教育技术在光测力学课程中的应用;尹莉探讨了工程力学教材内容的革新;吴江龙介绍了压杆稳定临界力测试方法及相关实验教学设备研制;何小元介绍了现代光测力学在实验力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5 “实验力学青年沙龙”

“实验力学青年沙龙”共有来自16个学术研究单位的代表分别做了20余个学术报告,并针对实验力学青年学者的成长等问题开展了深入研讨。李应卫介绍了PZT压电陶瓷畴变过程的在线观测实验方法及其失效机理;陈凡秀介绍了三点/四点弯曲方法测量低碳钢的断裂韧性;仇巍介绍了显微拉曼光谱技术在微尺度实验力学中的应用;干瑞杰介绍了一种新型疲劳损伤的磁记忆检测方法;冯雪介绍了高温激光干涉方法及其在氧化薄膜应力测试中的应用;马少鹏介绍了相机自发热及环境温度引起的测量误差;吴臣武介绍了残余应力对薄膜/基体界面结合强度的影响;王怀文介绍了风力发电机叶片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实验及复合材料损伤规律;张兴义介绍了高温超导悬浮系统动态特性的实验研究及自行研制的相关实验设备;杨丽介绍了基于小波变换的声发射技术测量热障涂层失效过程;毛卫国介绍了热力耦合载荷下壳体结构热障涂层界面屈曲破坏及相应的破坏评价准则;焦敬品介绍了接地网导体SH波无损检测实验研究;于合龙介绍了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非接触高温热变形测量方法;夏热介绍了纳米多孔金属材料力学测试方法;谢莉介绍了自行研制的颗粒碰撞带电量测量装置及相关实验;张伟旭介绍了通过实验结合理论计算的手段分析热载荷下石油管道失效机理;苏恒强介绍了将具有仿射不变性的最稳定极值区域(MSER)特征检测方法应用到高温复杂环境下位移与变形场的测量;贾永霞介绍了PIV实验定量分析低速轴流风机内部湍流场中雷诺剪切应力与平均速度剪切变形率的时空相位关系;熊春阳介绍了快速数字图像相关算法研究并研发出一系列可用于精确表征细胞与三维基底相互作用的实验力学手段;索涛介绍了高温、高应变率耦合环境下的力学行为的实验表征方法;庄国志介绍了基于光纤光栅的移动质量载荷检测方法及系统误差标定。

六、第四届“二十一世纪的实验力学学科发展-海峡两岸实验力学研讨会”

由台北科技大学主办,天津大学和清华大学协办的第四届“二十一世纪的实验力学学科发展-海峡两岸实验力学研讨会”于2011112026日在我国台湾省台北市举行。来自天津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台北科技大学、成功大学、清华大学(新竹)等10余所院校和科研单位的42名高层次青年科学家和工程专家进行了广泛地交流。大会由清华大学(新竹)王伟中教授、成功大学陈元方教授、台北科技大学林世聪教授和天津大学亢一澜教授、清华大学(北京)谢惠民、东南大学何小元教授担任大会共同主席。

本次研讨会在台北科技大学第六教学大楼举行,主办方台北科技大学机电学院杨哲化院长到会致辞, 祝贺本次会议的召开。台北科技大学林世聪教授介绍了台北科技大学的历史和基本情况,清华大学(新竹)王伟中教授、清华大学(北京)谢惠民教授分别致辞,回顾了两岸研讨会历史和宗旨并代表大家感谢会议主办方精心细致的筹备工作。

本次会议上,两岸学者主要就二十一世纪的实验力学学科发展的方向、目标、新测试方法及应用等内容进行了研讨,并交流了各自在实验力学领域研究中取得的新进展与新成果。会议内容包括7个方面: 光测技术和应用、非破坏检测技术和应用、微机电和纳米技术、实验分析中的混合方法和特征技术、生物力学的测试方法、动态与特殊环境下得实验力学测量技术、工程结构的应用及其它。通过本次会议,增进了两岸学者的了解;扩大了交流与合作,充分展示了两岸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促进了两岸实验力学学科的发展。

会议期间同时还召开了海峡两岸实验力学研讨会筹备委员会会议,商定在下次会议的参会代表将以两岸青年学者为主体,为学术交流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使得两岸实验力学交流后继有人,实现可持续发展。会议决定将于20127月下旬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第五届海峡两岸实验力学研讨会,由昆明理工大学承办,具体事宜由郭荣鑫教授负责。在参访期间,代表团还顺访了清华大学(新竹)、工业技术研究院、中兴大学等。两岸学者通过座谈的方式了解双方科研工作的情况,探讨了进一步进行科研合作及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可能性。

本次会议的成功举行,为两岸实验力学学者之间进一步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提供了的交流平台和契机,双方代表一致认为,会议达到了预期目的,并期待进一步加强合作,实现共赢和发展。

联系我们

  • 电话:

    86 10 6255 9588

  • 传真:

    86 10 6255 9588

  • 邮箱:

    office@cstam.org.cn

  • 邮编:

    100190

  • 地址: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相关链接

国际组织
部委
团体会员
深圳市海塞姆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力学技术研究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克里门森互动(北京)顾问有限公司中南大学杭州朗杰测控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天津大学力学系暨南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力学与土木工程系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力学系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与工程系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应用力学系宁波大学力学与材料科学研究中心浙江理工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所长沙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兰州大学力学系甘肃省力学学会长江科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安徽省力学学会辽宁省力学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和机械工程系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中南建筑设计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研究所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流体工程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湘潭大学低维材料及其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力学系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力学系西北工业大学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地方学会链接

学会公众号

学会微博

力学科普

力学学报

力学学报英文版

力学进展

力学快报

力学与实践
Copyright © 2016 版权所有 中国力学学会 I 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I  京ICP备05039218号-1, 审核日期:2005年7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