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普勒未觉察到的行星
对由开普勒飞船——该飞船一直在对大约15 万颗恒星的亮度进行监测并搜寻行星在它们前面经过的证据——提供的数据所作的一项分析使得行星数量至少又多了一颗,这颗行星原先没有被开普勒团队发现。David Nesvorny及其同事曾经一直在对一颗恒星周围的由开普勒飞船发现的一颗叫做KOI-872的可能的行星的凌星或围绕恒星的路径进行监测,他们注意到了其凌星时间有某些变化。这种行星凌星的时间变化,或TTVs,常常是由源自另外一颗附近的行星的引力摄动引起的。因此,基于KOI-872的TTVs,Nesvorny和其他的研究人员认为,另外一颗行星也在以每57天环绕母体恒星一圈的方式在运行,尽管开普勒之眼没有看到其在该恒星的前面经过。研究人员还提出存在着第3颗质量大约为地球的1.7倍的行星,该行星每6.8天会环绕同一颗母体恒星运转一圈,尽管他们还不能证实其存在。据Nesvorny及其同事的说法,这2颗被证实的行星——1颗由开普勒团队发现,另外1颗则由这些研究人员发现——的轨道让人们联想起我们太阳系中轨道的有序排列。一则由Norman Murray撰写的《观点栏目》更为详细地解释了这些发现。
自人类数量激增以来出现了更多的罕见等位基因
据研究人员报告,人类群体中的罕见基因变异体数量随着人口数在过去的1 万年间的暴增而有所增加。这些发现对模拟人口变化的遗传模型有影响,因为这些模型通常是以数目相对较少的完全获得了测序的基因组为基础的。众所周知,人类种群在过去的400 个世代中至少扩大了3 个数量级,而其真正开始大规模扩大是在过去的2000年中。但是,该种增长对我们基因组的影响则不甚清楚。
应用人类基因组的数据,Alon Keinan和Andrew Clark检测了人群数目的增长对我们探查罕见基因变异能力的影响。他们发现,在人类基因组中的罕见变异体数目比那些没有考虑这一人口快速增长的人口遗传模型,或由样本规模相对较小的实证研究所决定的人口遗传模型所预测的要大得多。相反,结合了这一高增长率的较大种群的研究则能较好地识别突变的频率。
已知最早的玛雅天文历
研究人员报告说,在危地马拉某玛雅庙宇中的一个有绘画的房间显示了月球及可能是行星周期的用数字表示的记录。这些书可追溯到后古典期晚期,但其古典期的前身在此之前还没有被发现。William Saturno及其同事对这间房间作了描述,这是危地马拉Xultun的一个较大的居住建筑群的一部分,该房间似乎在其两面墙上有着相似的计算。该房间的大部分受到了洗劫者的破坏,但数个绘有人物形象及许多黑色和红色的象形文字则得到了保存。东墙上含有与月球周期有关的计算。北墙上的计算则更为神秘,但它们可能与火星、水星及可能是金星的行星有关。文章的作者写道,从对玛雅抄本的研究中所收集到的材料显示,玛雅日历看守者的一个目标就是在天空事件与神圣的仪式之间寻求和谐。他们推测,Xultun的绘画可能曾被用于类似的目的。
一个较慢且较弱的太阳相互作用
据一项新的研究报告,太阳通过星际空间的速度比人们先前认为的更慢,且它似乎与其他星系的相互作用也较弱。我们的太阳系快速地在太空中移动,它是在一个太阳风气泡及被称作日球层的磁场内移动的。日球层的边界,即太阳风与其他星系相互作用之处,标志着太阳系的边缘。应用来自美国宇航局星际边界探测器——一个对在我们的太阳系边缘的粒子相互作用的性质进行远程成像的小型飞船——的新的测量结果,David McComas及其同事证实,太阳与星际介质之间的相对运动是较慢的,且它是以一种稍稍不同的方向在移动着的。此外,在这一较慢的速度下,太阳与日球层的相互作用比科学家们在过去认为的要弱,这是因为缺乏天文学家所称的“弓形激波”而得到证明的。弓形激波是一种一直存在的冲击波,它是在星际介质与日球层撞击之前突然慢下来时形成的,就像一架超音速喷气机在穿过空气时所产生的一种响亮的音爆。这一发现挑战了星际弓形激波存在于日球层上游的这一人们长期以来持有的观点,并可能对究竟有多少辐射(以银河宇宙射线的形式)会进入我们的太阳系产生影响。
(转自: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