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我要入会 联系我们

科技信息

首页 > 科技信息 > 科技信息

7月1日《科学》杂志精选

发布日期:2011年07月22日

化石中的痕量金属把着色记录在案
据一项新的研究披露,那些曾经附着在色素分子上的微量金属可作为化石化的羽毛及其他组织中的棕色和黑色的着色标志。尽管科学家们在化石中根据黑色素的色素分子或含有该色素的黑色素体细胞器已经取得了一些色彩重构的成功,但是,这些结构的保存具有高度的可变性。作为一种替代方法,Roy Wogelius及其同事对可能与真黑色素(是造成棕或黑着色的物质)有关的痕量金属进行了观察,因为这些金属能够在黑色素体结构被毁之后很久还固着在原处。研究人员用X射线同步加速器的方法(这种方法是用一种强力的X射线束来穿透某个物体以探查其分子组成)来描绘铜与其他金属在多种化石中的分布图。研究人员观察了来自古代的圣贤孔子鸟和玉门甘肃鸟的羽毛以及来自现代鸟类的羽毛。他们还比较了来自不同化石和现代动物的诸如鱼眼和鱿鱼的墨囊等组织。这些结果表明,微量化学是识别化石中真黑色素的一种强有力且前后结果一致的方法。尤其是,圣贤孔子鸟看来具有黑暗的阴影区域,而其身体绒状羽毛和长尾羽毛中的真黑色素分布最强。
战争中的早期攻击提示即将到来的模式
 研究人员报告说,当两组人战斗时,他们的攻击行动的升级遵循着一种植根于早期死亡发生时间的可预计的模式。他们的研究对那些有关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中公开了的死亡数据,以及全球恐怖组织发动的攻击的公开数据进行了分析并报告说,致命性的攻击升级遵循着共同的模式。当叛军和联军在某个特定的区域中进行战斗时,随着时间的推移,攻击的频度会加快。尤其是,攻击升级速度的增加与头两个发生死亡日子之间的时间间隔是成比例的。Neil Johnson及其同事提出,对这种加速进行量化分析以及在早期便能进行预测的能力会对军事战略有用。他们还提出,他们所观察到的模式代表了适应和反适应,这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与进化生物学中的红皇后假说类似。即红皇后(指的是爱丽丝奇境记中的一个角色)会以她能够有的最快的速度奔跑,但最终只停留在同一个地方,这暗示着她的对手正在有效地对她的进展作出适应性的反应。
同伴压力是如何影响记忆的
人们容易在组成群组的情况时追忆过去,比如在家庭晚餐时,在重聚时或在其他的社交活动中;而在这种回忆的过程中人们可影响彼此的记忆。一项新的研究帮助解释了这一过程是如何在脑中进行的。Micah Edelson及其同事向志愿者放映一部纪录片,接着他们对这些人进行提问,并同时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fMRI)来监测他们的脑部活动。研究人员还与这些志愿者分享了一些不正确的答案,并告诉他们这些答案是与他们一同看电影的其他人给出的。有很大数目的参与者持续地赞同该错误的记忆,即使当他们原先的回忆是正确的(在前一个测验中显示了的)。当志愿者在最初看电影之后很久犯下这些错误时,fMRI的结果通常会显示其海马回和杏仁核中的活动增强。这些错误的持续存在表明,这些测试的受试者认为他们所记忆的是正确的。相反,当这些志愿者在被告知虚假的记忆时就犯这些错误时,这些大脑的活动模式没有在这一短期情况中出现,这些错误可能代表了一种为了顺从而改变一个人答案的更有意识的决定。一则《观点栏目》指出,这一研究展示了一个从前未被认识的杏仁核的功能,尽管对这一发现的充分理解还有待未来的研究。
飞机是如何带来降雨的
当飞机飞过云层的时候,它们常常会在通过那些含有超冷水(或是那些在低于冰点时仍保持液态的水)的云时造成钻孔。如今,研究人员说,这种现象会导致世界上大机场附近的降雪量的增加。这种效应与云种散播类似;人们在过去用云种散播来影响某一云朵的降雨量。但是,新的研究显示,无数的私人和商用航班在穿过云朵时一直在钻打洞孔和沟槽,并甚至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影响着它们下方的降雪量和降雨量。位于科罗拉多州博尔德的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的Andrew Heymsfield及其来自美国各地的同事对这些所谓的钻洞或沟槽的云的卫星画面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接着应用天气预报的电脑模型来模拟这些云的生长和演变。研究人员得出结论,许多不同类型的私人和商用螺旋桨和喷气式飞机可在超冷云中产生冰晶和洞孔,并进而扩散并诱发其中或其下方的降雪。据这项新的研究披露,在多达5%~6%的时间中,这些超冷的云层可在世界各大机场的62英里(100公里)之内被发现。当飞机穿过云朵时的云种散播效应显然在地球的极地区域附近会更为显著。这种现象不太可能会影响全球的气候。研究人员说,由于许多主要的机场在冬季时有着较低的云层,将来可能需要增加对飞机的除冰。由于北极和南极的机场中储存气候模型研究者使用的气象站记录,对这些区域的气象预测可能会因为受机场附近的局部天气情况的影响而发生偏差。
(转自:科学网)

联系我们

  • 电话:

    86 10 6255 9588

  • 传真:

    86 10 6255 9588

  • 邮箱:

    office@cstam.org.cn

  • 邮编:

    100190

  • 地址: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相关链接

国际组织
部委
团体会员
深圳市海塞姆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力学技术研究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克里门森互动(北京)顾问有限公司中南大学杭州朗杰测控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天津大学力学系暨南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力学与土木工程系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力学系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与工程系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应用力学系宁波大学力学与材料科学研究中心浙江理工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所长沙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兰州大学力学系甘肃省力学学会长江科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安徽省力学学会辽宁省力学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和机械工程系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中南建筑设计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研究所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流体工程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湘潭大学低维材料及其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力学系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力学系西北工业大学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地方学会链接

学会公众号

学会微博

力学科普

力学学报

力学学报英文版

力学进展

力学快报

力学与实践
Copyright © 2016 版权所有 中国力学学会 I 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I  京ICP备05039218号-1, 审核日期:2005年7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