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势在必行;政府部门应该起强势主导作用
9月16日出版的《自然》杂志刊登社论——《出版或灭亡》(Publish or perish),阐述中国学术期刊目前的颓势,并建议制定详细计划来挽救衰退的中国学术期刊。以下为文章主要内容:
中国的学术出版正处在令人为难的窘境当中。中国学术期刊的数量已达到5000份还多,然而,其发表的文章很多都未被关注,无人引用。这不得不让人产生疑问:这样的研究还有没有意义?同时,中国学术出版的有效性也遭受许多质疑——毕竟,学术出版的目的是为了向更多人传播详细的研究信息,以推进科学的发展。
比较在英文国际期刊中发表的学术文章数量,中国科学家位居第二,仅次于美国。在中国国内开始质疑为什么自己的期刊发表的高质量文章那么少的时候,中国国家新闻出版总署(GAPP)开始试图推进革新,振兴本土的学术出版业。这是好事,但目前GAPP并未透露革新措施的具体细节。人们不免感到困惑:接下来到底要怎么做?
正如它所承诺的那样,GAPP应该大刀阔斧地实行改革,对期刊进行重新评估,精简期刊数量,将各种资源和出版发行权给予那些熟悉国际出版的科学家和知道如何物尽其用的出版社。同时,期刊可以适时地推出英文版,并通过其他一些手段增加学术文章同行评审的公正性及学术成果传播的广泛性。
此外,中国的学术公开程度也是需要强调的,要想重振中国的学术出版,不论是中文版还是英文版,一个最好的机会便是建立一个开放获取的平台——这在西方国家的期刊中已经成为主流趋势。许多中文期刊对文章作者是收取版面费的,所以他们应该有能力实现期刊向开放获取模式的平稳转变。同时,政府也应该通过引入投资、提供经费和专业意见引导出版商走入一个新阶段。(科学网张笑/编译)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