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我要入会 联系我们

编委会工作总结

首页 > 编委会工作总结 > 力学与实践

2005年《力学与实践》编委会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05年02月06日

《力学与实践》第七届编委会于200310月开始工作。两年多来,主要在以下方面开展了工作。

一.  期刊出版情况:

1. 期刊定位

《力学与实践》设有专题综述、应用研究、教育研究、力学纵横四个栏目。在第七届编委会成立之初的编委会议上,再次明确了《力学与实践》应始终坚持科学性、实践性、知识性、可读性、时效性的办刊宗旨。特别强调应保持特色,突出实践性,以区别于学报类、进展类的刊物。要将读者的评价作为衡量办刊质量的重要标志。《力学与实践》应是一本传播和报道与力学相关的前沿领域、工程应用、教学经验和科学知识的综合性刊物,应努力办成贴近公众,贴近现代生活和有特色的力学精品。两年来,刊物在突出实践性,报道当前前沿热点问题方面做了很多努力。

2. 充分发挥编委的作用

《力学与实践》第七届编委会是一个比较实干的队伍。编委会成立以后,以各栏目为单位组成小组,每个小组由两位主编挂帅,带领编委组员组织稿件。每年初,编辑部协同全体编委确定约组稿计划,编辑部汇总后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安排。两年来,编委们对专题综述、教育研究、力学纵横栏目在组织稿件方面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例如,林建忠编委每年都要组织一篇力学纵横的稿件;陈立群编委撰写了不少推介国外力学教学及书籍的文章。

《力学与实践》的特邀编委基本都是前任的老主编,他们一直关心着期刊。武际可、王振东两位教授每年都亲自撰写力学纵横的文章,丰富了刊物的内容。贾书惠教授身体并不是很好,但还关心着《力学与实践》,关心着力学竞赛,为此做了许多工作。

3. 栏目的改进

为了突出《力学与实践》反映当前前沿热点问题,贴近公众、贴近现代生活的特色,专题综述栏目几乎每期都有一篇主打的以约稿为主的综述文章。针对2003SARS传播,我刊报道了“医疗和危险废物高温洁净热处理及环境力学”的内容;由“哥伦比亚”号事故悲剧,组织撰写了“从‘哥伦比亚’号悲剧看多尺度力学问题”;在2005年国际物理年,我刊又发表了“从牛顿力学到狭义相对论”、“爱因斯坦与核能”等文章。两年来还对高层建筑群风场模拟、城市大气环境评估、城市交通问题等从力学分析的角度进行了报道。

力学纵横栏目则增加了力学史话、工程中的力学、力学方法探究等子栏目,加大了约稿力度,两年来力学纵横的稿件量有所增加,投稿作者面有所扩大。

针对教育研究栏目投稿量过大,使稿件质量受到影响的状况,编委会强调从严审稿,压缩了教育研究的篇幅,同时有针对性地组织了一些高质量的稿件,起到了一定的导向作用;

应用研究栏目以自投稿件为主,但审稿从严。从2004年开始,先后在排版上增加了非英文参考文献的英文翻译、扩充了中英文摘要、将应用研究栏目从原来的小五号字接续排版改为五号字每篇文章独立排版。

两年多来,期刊容量从原来的80/期,增加到现在的96/期。

二.  期刊获奖情况及引证指标

2003年,王仁先生的“力学的反演、反演的力学”获得第一届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奖;2004年,武际可,徐丹的“从窑洞的冬暖夏凉谈起 —— 一种居室温度调节的节能前景”获得第二届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奖。

在期刊引证指标方面,根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2002~2004年《力学与实践》各项指标如下:

年限

影响因子

总被引频次

即年指标

他引

总引比

海外作者论文比

地区

分布数

基金和资助论文

比例

指标综合加权评分

2002

0.130

193

0.042

0.890

0

22

0.370

17.440

2003

0.219

264

0.038

0.83

0.02

25

0.27

14.28

2004

0.252

346

0.011

0.85

0.04

24

0.28

18.00

三年来《力学与实践》的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等指标均属上升趋势,在13种力学类期刊中的排名总被引频次一直是第8,影响因子分别是第121110

《力学与实践》正在采取措施,为争取被国际检索机构收录而努力。一方面在期刊排版上尽量符合检索刊物的要求,这样做本身也是期刊规范化之必需。同时,我们仍然要保持“力学与实践”的特色。在次基础上,通过积极同EI联系,介绍自己的刊物,争取早日进入收录期刊的行列。

三.  力学竞赛

2004年《力学与实践》编委会承办了第五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本次竞赛报名人数达到7617人,参赛人数4592人,包括了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164所高校,是历届参赛人数最多的一届。竞赛最后评选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7名,三等奖23名,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单科优胜奖各10名,团体优胜奖5名,优秀组织奖2名。考虑到本届竞赛参加人数远远超过以往各届,为扩大获奖面,本届竞赛的全国优秀奖人数从第4届的33名扩大到本届的68名。由于此项活动的规模和影响越来越大,经编委会讨论并报力学学会常务理事会通过,今后的竞赛将每两年举办一次。下届竞赛将在200778月份举行。

为了此活动进一步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目前编委会正在责成相关人员制订竞赛章程,并将有关材料上报教育部,争取获得教育部的承认。

四.  今后的改进方向

1.  继续加强重点稿件的组织

2006年计划围绕青藏铁路建设中的冻土问题、高坝中的力学问题以及山体滑坡等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组织一些综述稿件;联合力学史与方法论专业委员会,继续搞好“力学史话”栏目;进一步发挥全体编委的作用,加强力学应用方面的介绍;在教育研究栏目上,计划介绍一些教育部评出的力学精品课中比较具体的有特色的内容,以及一些高质量的教学实验的文章,组织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撰写教学文章。

2.  提高期刊学术和出版质量

严格对文章摘要写作的要求,使之能够准确、精练地表达文章的内容,以便读者检索和了解全文。在排版方式上,逐步实现应用研究栏目的真正独立排版,完善书眉的排版方式,使版面更加美观,并给作者赠送抽印本。

3.  从严审稿,缩短出版周期

2005年《力学与实践》的出版周期是348天,比2004年的405天提前近两个月。今后将通过编辑部、编委沟通,加快稿件处理,减少稿件积压,争取将出版周期缩短至10个月。

4.  搞好第六届大学生力学竞赛的筹备工作

制订力学竞赛章程,改革竞赛方式,使之朝着有利于提高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努力争取此项活动获得教育部的认可,为2007年的第六届竞赛做好准备工作。

联系我们

  • 电话:

    86 10 6255 9588

  • 传真:

    86 10 6255 9588

  • 邮箱:

    office@cstam.org.cn

  • 邮编:

    100190

  • 地址: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相关链接

国际组织
部委
团体会员
深圳市海塞姆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力学技术研究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克里门森互动(北京)顾问有限公司中南大学杭州朗杰测控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天津大学力学系暨南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力学与土木工程系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力学系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与工程系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应用力学系宁波大学力学与材料科学研究中心浙江理工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所长沙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兰州大学力学系甘肃省力学学会长江科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安徽省力学学会辽宁省力学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和机械工程系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中南建筑设计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研究所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流体工程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湘潭大学低维材料及其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力学系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力学系西北工业大学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地方学会链接

学会公众号

学会微博

力学科普

力学学报

力学学报英文版

力学进展

力学快报

力学与实践
Copyright © 2016 版权所有 中国力学学会 I 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I  京ICP备05039218号-1, 审核日期:2005年7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