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我要入会 联系我们

编委会工作总结

首页 > 编委会工作总结 > 爆炸与冲击

2005年《爆炸与冲击》编委会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05年02月06日

我刊在主办单位中国力学学会和承办单位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的领导和支持下,今年取得了一些进步。在办刊宗旨的指导下,编辑部按照程序严格送审稿件,有效地提高刊物的学术性、信息量;按照标准、规范编辑稿件,达到学术交流等要求;利用各种途径,注视学科动态,扩大刊物影响,广泛征集稿件;对编辑部工作进行改进,优化工作程序。

我刊来稿登记、送审、退修或退稿、编辑、出版等各项纪录完整,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每一期的编辑、排版、印刷、出版、发行任务。

12005年《爆炸与冲击》按照办刊宗旨、专业分工发表文章,按期出版第1~6期,共发表爆炸力学及相邻学科领域论文、研究简报等99篇。

目前,已完全由编辑部自行排版,减少了中间环节和时间,提高了编校质量。

2)《爆炸与冲击》连续第四次名列力学类中文核心期刊。中科院《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中国科协《科技期刊论文数据库》;同方、万方全文网络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国国防科技期刊文摘》、《中国力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兵工文摘》、《矿业文摘》等;美国《工程索引》、《化学文摘》均收录本刊。

3)来稿数量逐年增加,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分别为129142183238285314件。这与办刊的大环境(国家投入、学科发展、学者重视)有关,也与编辑部在提高刊物的影响力、广泛宣传刊物、吸收优秀稿件等方面的努力有密切关系。今年收到稿件314篇,录用率约30%,发表周期约10个月。较高的退稿率、适当的发表周期,保持了我刊的较好发展态势。

42004年,编辑部协助主编组织、召开了编委会议。在会议上,编辑部就稿件审查、出版发行、收录情况、编辑部建设、经费使用、努力方向等方面工作进行了汇报,并介绍了有关编辑部远程系统的调研情况。编委们就如何进一步提高刊物的学术质量、缩短发表周期、提高刊物论文的被收录率、扩大刊物的影响等展开了讨论,并提出了建议。尤其提出了主编问责制,建立适当的终审形式(主编终审,或副主编按专业分组终审,或常务审稿会终审),刊物走向国际化等关系刊物学术质量的建议。最后达成共识:加强编辑部远程系统建设,运用互联网开展审稿业务;加强初审;编委推荐本单位或地区合适的审稿人;选择适当的形式,定期对稿件进行终审;有条件的编委单位适当赞助经费,共同筹集办刊经费;网上支付条件成熟时适当收取稿件审查费。会议前、后,编撰《编委通讯》、《〈爆炸与冲击〉编委会六届一次会议纪要》分别邮寄给每一个编委,通报编辑部工作,争取编委对编辑部工作的支持。

编委会的建议部分落实不了,尤其是“选择适当的形式,定期对稿件进行终审”一条,编辑部几年来数次提议,都因各种原因未能实现。光靠编辑和几位审稿人是保障不了刊登文章的学术水平的,希望通过编委会确定落实具体终审方式,以保持刊物的学术水准。

    加强编辑部远程系统建设,运用互联网开展审稿业务。已购买并使用玛格泰克公司的《稿件远程处理系统》,基本实现网上投稿、送审、修改和退稿,实现稿件处理自动化,实现作者远程投稿查询、专家远程审稿等等。简化稿件传递方式,减少中间环节,并逐步大大降低邮寄费用。但目前因稿件信息传输速度非常慢(与网速、院网、使用的电脑有关),极大地影响稿件处理效率。

5)鼓励编辑参加、听取所内有关学科学术报告、讲座,参加专业会议,听取论文交流,了解学术动态;与编委、作者、读者沟通,收集提高刊物质量的信息;向参会人员征集有学术水平的稿件。回编辑部介绍交流情况,通报信息。

EI中国工作部工作人员来了解两刊情况,向他们了解EI Compendex收录原则、收录刊物及文章数,提高刊物论文被收录数。

6)编辑部有现职主编朱建士院士,有承办单位常务副主编孙承纬院士,有编辑部主任(专职)。编辑部有能胜任刊物工作的专职编辑(其中高级工程师一名、工程师三名、还有编务一名),党政工团组织健全,结构较合理。

目前,《爆炸与冲击》编辑部有四名编辑在岗。学术期刊的编辑要求(专业、规范及新技术的应用)高,编辑部日常事务(稿件处理、与各管理部门联系、发行等)繁杂,不仅编辑,还要校对,急需有一定专业知识,又能安心编辑工作的人到岗。人员配备不到位,将影响期刊的编辑出版。按新闻出版部门有关规定,应配备专职编辑:季刊3~5人,双月刊5~7人。否则,是不具备办刊条件的,期刊年审中有此项内容。

另外,缺员使编辑部成员长期忙于赶时间出版,较少有时间学习和提高,这对刊物的发展和编辑个人的发展都是不利的。

7)按国家新闻出版有关部门的要求,及时报送材料及刊物,按规定通过年审。

严格贯彻执行期刊管理和《著作权法》的各项规定,如按照有关国家标准要求编辑期刊、遵守保密条例等。并按照有关部门要求缴送样刊,请有关部门领导和同行专家审读。

8)存在问题。经数次提议,未能建立适当的终审形式;采纳远程系统,审稿人数量锐减;编辑人员配备不足;经费来源途径少,不利刊物发展。

请求学会以主办承办单位身份召集、参加编委会议,与主编一起落实具体方案切实保障审稿质量、刊物经费支持。

编辑部会更加努力做好期刊工作,为我国爆炸力学学科的发展做出贡献。

联系我们

  • 电话:

    86 10 6255 9588

  • 传真:

    86 10 6255 9588

  • 邮箱:

    office@cstam.org.cn

  • 邮编:

    100190

  • 地址: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相关链接

国际组织
部委
团体会员
深圳市海塞姆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力学技术研究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克里门森互动(北京)顾问有限公司中南大学杭州朗杰测控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天津大学力学系暨南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力学与土木工程系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力学系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与工程系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应用力学系宁波大学力学与材料科学研究中心浙江理工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所长沙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兰州大学力学系甘肃省力学学会长江科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安徽省力学学会辽宁省力学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和机械工程系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中南建筑设计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研究所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流体工程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湘潭大学低维材料及其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力学系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力学系西北工业大学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地方学会链接

学会公众号

学会微博

力学科普

力学学报

力学学报英文版

力学进展

力学快报

力学与实践
Copyright © 2016 版权所有 中国力学学会 I 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I  京ICP备05039218号-1, 审核日期:2005年7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