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我要入会 联系我们

科技信息

首页 > 科技信息 > 科技信息

2月26日《科学》杂志精选

发布日期:2010年03月22日

 
将作物废料转变为燃料的
 
一个途径
 
一项新的研究显示了农业废料的一种副产品是如何被转化为也许对汽车或喷气飞机有用的燃料的,而其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是一种非常适合于在地下掩埋或是其他可被截留的形式。所谓的“纤维质生物燃料”来自木头、草或植物的不能吃的部分,它们是另类燃料的重要来源,因为它们无须转变现有的农田或自然环境来生长玉米或其他主要目的是为了生产生物燃料的作物。据Jesse Bond及其同事披露,γ-戊内酯是一种来自于纤维质碳水化合物的化合物。人们可能以低成本且具商业性的规模来生产它。这些研究人员如今发现,在高压环境下,二氧化碳可通过催化被有效地从γ-戊内酯上切离,其剩下的部分是一种丁烯混合物。在一个第二阶段的反应器中,这些丁烯化合物可被串联在一起并形成分子量较重的类似于那些在汽车和喷气飞机燃料中所见的碳氢化合物。这种加工就像其他产生生物燃料的过程一样确实会产生二氧化碳,但在Bond等人的方法中,二氧化碳存在于一个相对较纯且加压的气流中。这种形式的二氧化碳气体可(例如,比通过烧煤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更有效地被掩埋在一个储库之中,因为烧煤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混有许多氮气,因此会占据更多的空间。
 
神经元移植打开可塑性之窗
 
研究人员报告说,将胚胎神经元移植到幼年小鼠的脑中可导致一个新的“关键期”的开始,在此关键期中,脑子重新恢复了其对传入的感觉性资讯的变化进行调节的不同寻常的能力。被人最深入研究的脑的可塑性的形式之一是视觉系统。在出生之后不久的一个特别的时期内,如果某只眼睛被一直捂盖着的话,脑的视觉皮层能够进行重新连接。那些从前专门负责接受来自被捂盖眼睛的信息的神经元将会改由那只有功用的眼睛来控制。Derek Southwell及其同事将未充分发育的神经元(来自出生前不久的神经元)植入到年龄略大的新生小鼠的脑中。随着该小鼠的发育,它们的视觉皮层经历了正常的关键期。然而,那些移植的细胞在此后开始了一个新的关键期,且该关键期与植入的年龄不一致的神经元的关键期相一致。这些植入的神经元是抑制性的神经元,这意味着它们会抑制有关的信号,而非放大这些信号。研究人员提出,抑制性神经元的植入也许可为人们提供一种修复受损脑回路的方法。
 
Wild2彗星含有
 
来自内太阳系的物质
 
对Wild2彗星中的某种颗粒的研究支持这样一种理念,即像某些陨星一样,彗星含有在内太阳系中形成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后来被抛掷到太阳系的外围,并在那里该物质被结合到彗星体内。人们常常认为,彗星中含有原始的太阳系形成物质的残留物。但现在已经明了的是,某些彗星物质已经因为加热和其他过程而发生了变化。根据由NASA Stardust使命所收集到的数据,Jennifer Matzel及其同事如今向人们首次报告了来自某一颗已知彗星的年代学资讯。他们对一颗直径约为5毫米的被称作Coki的颗粒进行了分析。这个颗粒看来不含有任何产生辐射的铝-26同位素,表明该颗粒是在最古老的太阳系固体形成170万年之后晶化的。这意味着该来自内太阳系的物质肯定经历了前往太阳系外围的旅程,时间跨度至少为200万年。
 
某种分子的移动可能令心跳停止
 
心肌细胞被一种叫做β1-和β2-肾上腺素能受体(βARs)的专门化信号分子所覆盖,这些受体的活动对心脏功能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但新的研究显示,这些受体中的某一种的空间分布的变化也许会促成心力衰竭。这一发现是由Viacheslav Nikolaev及其同事将高倍显微镜与活细胞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相结合来研究大鼠与小鼠的心肌细胞时所作出的。他们发现,在健康的心肌细胞中,β2ARs局限在被称作横小管的缝隙之中,因此,它们是在细胞的某些局部地区产生信号产物cAMP的。然而,在那些罹患心力衰竭的老鼠细胞中,人们发现其β2ARs分布在整个细胞的表面,因而会产生出弥散的cAMP信号。研究人员提示,β2ARs所产生的cAMP信号的空间分布可能在心力衰竭上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他们的发现也许会在将来使人们更好地了解心脏病。
 
(转自:科学网)

联系我们

  • 电话:

    86 10 6255 9588

  • 传真:

    86 10 6255 9588

  • 邮箱:

    office@cstam.org.cn

  • 邮编:

    100190

  • 地址: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相关链接

国际组织
部委
团体会员
深圳市海塞姆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力学技术研究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克里门森互动(北京)顾问有限公司中南大学杭州朗杰测控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天津大学力学系暨南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力学与土木工程系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力学系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与工程系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应用力学系宁波大学力学与材料科学研究中心浙江理工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所长沙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兰州大学力学系甘肃省力学学会长江科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安徽省力学学会辽宁省力学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和机械工程系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中南建筑设计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研究所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流体工程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湘潭大学低维材料及其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力学系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力学系西北工业大学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地方学会链接

学会公众号

学会微博

力学科普

力学学报

力学学报英文版

力学进展

力学快报

力学与实践
Copyright © 2016 版权所有 中国力学学会 I 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I  京ICP备05039218号-1, 审核日期:2005年7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