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类动物是如何获得其龟壳的
一项日本的新研究显示了龟壳可能是如何演化的:这种动物的肋骨融合成一体并将肩胛骨包围在内。鉴于在大多数的其他种类的脊椎动物中,肩胛骨的部位是在肋骨之外这一事实,乌龟的这种演进过程是非同寻常的。龟类的体型构造与其他的脊椎动物有着根本的不同,这使得研究人员长期以来一直殚精竭虑地思索龟类究竟是如何从其软体动物的祖先进化至今的。在比较鸡、小鼠及中华鳖的胚胎的基础上,Hiroshi Nagashima及其同事现在为我们描述了龟类进化的过渡阶段可能是怎样的情景。研究结果提示,在开始的时候,这3种动物的胚胎具有共同的发育模式,这可能是它们最后的共同祖先所具有的模式。然而,随着龟类胚胎的演化,其体壁本身的一部分开始向内折叠,保留了其发育中的骨骼与肌肉之间的某些联系,但同时也产生了在其他爬行类、鸟类或哺乳类动物中所没有的新的联系。作为这种折叠的结果,龟类背部的外壳(即背甲)开始从肋骨发育,而肩胛骨则从其不同寻常的位置出现。在一则相关文章中,Olivier Rieppel解释道,这些发现不支持先前的理念,即背甲的进化是通过皮肤内小型骨板的融合而形成的。
使用双语可使脑子保持可塑性
那些居住在双语环境中的孩子是如何设法学习2种语言的,而使用单种语言的孩子在同样多的时间中却只能学习一种语言?人们可在一项新的研究中寻找到对这一问题的答案。该项研究显示,接触2种语言的婴儿会在应对语言刺激时产生更加灵活的学习策略。Agnes Kovacs与Jacques Mehler报告说,12个月大的“双语”婴儿实际上已经成为比单语婴儿更能融通的学习者。文章的作者让来自单语或双语家庭的婴儿接触2组在结构规律上不同的词汇。研究人员向这些婴儿展示了有3个音节的词——如结构为lo-ba-lo(ABA)或lo-lo-ba(AAB)的词汇,接着研究人员将玩具放置在屏幕的左侧或右侧,这取决于词汇的结构。接着,研究人员向这些婴儿展示了他们从来没有听到过的词汇,但这些词汇与这两种词汇结构中的一种相符,但接着不会有玩具的安放。文章的作者通过测量婴儿在听到每个新词之后眼睛注视的方向来评估这些婴儿是否已经学会了有关的词汇结构。他们的发现提示,与那些仅接触一种语言的孩子相比,接触多种语言实际上可以使幼儿在学习语音结构时融通能力变得更强,因而他们可能会更好地同时追踪不同的语言结构。
降低热卡能够增寿
一个对恒河猴所作的长达20年的研究提示,大幅削减恒河猴的热卡摄入延缓了其衰老的过程并导致了该灵长类寿命的延长。过去对酵母菌、蠕虫、蝇类和啮齿类动物的研究表明,这种热卡限制(削减约30%,这与营养不良非常不同)可在某些哺乳动物中获得这类健康效益;但鉴于恒河猴与人类之间存在的许多类似情况,该研究表明,这种健康效益可能也会在人类中出现。Ricki Colman及其同事在1989年开始了他们的研究,他们将年龄在7岁至14岁的成年恒河猴分配到一个热卡限制小组或一个对照组中。当这些猴子被分配到某一小组的时候,研究人员对它们的食物摄入基线进行了确定,然后研究人员开始削减热卡限制组(CR)猴子10%的食物,历时3个月,直到这些猴子的食物被降低了所希望的30%。在这一研究结束的时候,在对照组中有37%的猴子已经死于与年龄有关的原因,而在CR组中,仅有13%的猴子因此原因而死亡。这一发现表明,对照组的猴子所经历的与年龄有关的疾病(如:糖尿病、癌症、心血管疾病和脑萎缩)的死亡率是CR组猴子的3倍。在此研究过程中死亡的任何猴子都会接受一个由认证病理学家所进行的完全的验尸检查,因而这些猴子与年龄有关的死亡可以与那些无关疾病的死亡进行区分。这些研究表明,在成年的时候进行热卡限制可在这种恒河猴中延缓其与衰老有关的病理变化。
(转自: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