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我要入会 联系我们

科技信息

首页 > 科技信息 > 科技信息

5月1日《科学》杂志精选

发布日期:2009年05月14日

 
MESSENGER第二次飞越水星
 
有关MESSENGER最近飞越水星的一个特别的系列报告为人们提供了有关水星历史以及其现时环境的重要的新见解。MESSENGER计划是我们对水星所作的历史上第二次的访问,而我们对水星的第一次访问是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的Mariner 10计划。MESSENGER在2008年10月最近的飞越是该飞船在2011年进入水星轨道之前3次飞越火星中的第二次。在该系列报告中,有两则报告对水星的磁气圈进行了观察。该磁气圈对太阳磁场影响所作出的反应要比地球作出的反应更为强烈。James Slavin及其同事报告说,他们观察到了强烈的磁性重接(这是一个行星间磁场线与磁气圈场线连接起来的过程,它可以将太阳风的能量转移到磁气圈)。水星的磁性重接比地球的磁性重接要强10倍,造成这种现象的最大的可能是因为水星更靠近太阳。在一篇相关文章中,Karl-Heinz Glassmeier将这些转移活动描绘为在磁气圈表面舞动的磁性“龙卷风”,它们植根于其下的深层部位。在第2篇文章中,William McClintock及其同事在水星的稀薄的大气中探测到了镁、钙和钠。这些元素的分布可能为人们对该大气层中正在进行的过程提供线索。
 
另外两篇报告应用了MESSENGER所拍摄的水星表面的新图像。Brett Denevi及其同事应用了由MESSENGER和Mariner 10所提供的水星数据。他们发现,水星的表面有相当大的比例起源于火山岩。他们报告说,水星的外壳可能是由在长时期中喷发出的有着不同组分的岩浆组成的。就像月球一样,水星的表面星罗棋布着陨石撞击坑。Thomas Watters及其同事现在对Rembrandt盆地进行了分析。
 
遗传学研究阐明了
 
非洲血统与多元性
 
通过分析3000多名来自整个非洲及世界其他地区的人的遗传差异之后,研究人员显示了非洲的现代人群如何从14个先祖人群进化而来。这些发现揭露了整个非洲大陆人群中存在的巨大的遗传差异。这些发现还给未来可以在非洲导致重要医学进展以及更好地了解人类进化史与现代人之非洲起源的研究打下基础。Sarah Tishkoff及其来自美国、非洲和欧洲的研究团队的同事通过收集许多志愿者的DNA并对在整个基因组中的不同遗传标记进行序列比较,来研究121个非洲人群、4个非洲裔美国人的人群以及60个非非洲人群的遗传学变异。研究人员发现,大多数的人群具有高度的混合血统,这反映了跨越非洲大陆的历史性迁徙事件。研究人员在他们的报告中对主要的迁徙路径和进化关系进行了描述。总的来说,这一来自基因组数据的画面与研究人员根据文化和语言学的模式所重构出的画面有着良好的匹配。这些结果显示,地理分布不同的狩猎—采集人群(包括俾格米人、说搭嘴音语言的San人以及东非说搭嘴音语言的组群)有着共同的祖先。非洲裔美国人的祖先主要来自西非的Niger-Kordofanian人群(占71%)以及来自欧洲(占13%)和其他的非洲(约为8%)人群。该项研究除了提供人们等待已久的有关非洲人和非裔美国人的进化史资料之外,还为许多其他系列研究提供了研究基础。例如,该项研究可以帮助遗传流行病学家找到最能说明问题的人群来作“病例对照相关性研究”。这类研究所观察的是某些疾病的遗传风险因素。或者,该项研究可以帮助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人员来确定哪些种族应该被纳入到他们的研究之中,以期能够最大程度地代表在遗传学上异化的人群。
 
在鸭嘴龙体内发现胶原蛋白
 
科学家们在一个有着8000万年历史的鸭嘴龙化石中探测到了血管和其他结缔组织。Mary Schweitzer及其同事从加拿大短冠龙Brachylophosaurus canadensis的后肢中发现了一条单一的股骨。他们没有在野外对该化石进行挖掘,而是对其及其外包裹的一层厚厚的沙石层进行了封存,然后将其转移到实验室中以作进一步的发掘,并防止发生标本的污染。这些标本还被送往多个实验室中进行独立的分析。研究人员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来检查该组织的外观和结构,他们还开展了质谱仪和抗体结合实验来辨识其组织蛋白。质谱分析结果表明,MOR 2598含有胶原蛋白,其氨基酸序列与鸟类胶原蛋白的氨基酸序列非常相似,这对在恐龙与鸟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进化上的相互关系提供了进一步的支持。该鸭嘴龙化石比一个几年前发现的霸王龙(T. rex)化石要早1300万年。
(转自:科学网)

联系我们

  • 电话:

    86 10 6255 9588

  • 传真:

    86 10 6255 9588

  • 邮箱:

    office@cstam.org.cn

  • 邮编:

    100190

  • 地址: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相关链接

国际组织
部委
团体会员
深圳市海塞姆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力学技术研究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克里门森互动(北京)顾问有限公司中南大学杭州朗杰测控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天津大学力学系暨南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力学与土木工程系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力学系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与工程系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应用力学系宁波大学力学与材料科学研究中心浙江理工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所长沙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兰州大学力学系甘肃省力学学会长江科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安徽省力学学会辽宁省力学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和机械工程系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中南建筑设计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研究所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流体工程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湘潭大学低维材料及其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力学系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力学系西北工业大学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地方学会链接

学会公众号

学会微博

力学科普

力学学报

力学学报英文版

力学进展

力学快报

力学与实践
Copyright © 2016 版权所有 中国力学学会 I 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I  京ICP备05039218号-1, 审核日期:2005年7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