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青年报》4月22日报道,新疆大学、新疆农业大学、新疆财经大学等高校近日纷纷引进“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用来检测毕业论文。有人名之曰“学术不端行为测谎仪”。
学术测谎仪,究竟是何物?其实,它就是一个软件,里面以涵盖范围甚广的《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为全文对比数据库,可用于检测抄袭、一稿多投、篡改、伪造等学术不端行为。据称,原则上,需要检测的文章与其中的文献进行对比,只要存在一句雷同,就能被系统发现。
从技术上看,这样一个测谎仪颇有一些“举报”功能。对于那些造了假而又懒于掩饰的人而言,学术测谎仪无疑可以轻而易举地使之原形毕露。在学术论文的审查过程中,先过测谎仪这一关,当可以省却许多气力。新疆部分高校引入这一技术,对及早发现及处理相关学术不端行为,应会收到相当的效果。
反剽窃软件的运用,新疆高校当然不是第一家。比如,在近日曝光的云南中医学院院长涉嫌抄袭的事件中,相关单位就委托清华大学通过反抄袭软件审查问题论文。作为学术审查的初步,学术测谎仪的搜索速度快、范围广、精度高,得出的数据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但其局限性也非常明显——这些数据只是“表面功夫”,真正的学术鉴定尚需进一步的学理评判。因而,在字句对比方面,测谎仪虽可以明察秋毫,但对那些善于“改头换面”的造假者却无能为力。就此而言,人们对学术测谎仪的期待也不可过高,视之为一个便利的工具足矣。
对于学术测谎,真正需要深刻思考的并不是技术上的些许漏洞,而是其中折射的学术生态的变异。所谓“测谎”,一个隐含的前提就是,每一个学术论文的提交者都是不诚实的,都有造假的嫌疑。因此,人人都要过场,接受测谎检验。于是,学术造假的发现和处理,不是围绕相关证据来展开,而是通过不分青红皂白地检查每一个人来进行的。这就好像警察抓小偷,不是靠不放过蛛丝马迹的证据采集,而是把大街上的每个人都当作贼,一个个搜身之后再看谁是盗贼。这种“草木皆兵”的过敏症状,其根源正是现实状况的逼迫。近些年来,学界这块净土风波不断,常常是新闻聚焦所在。如果不是层出不穷的学术丑闻的熏染,如果没有学术榜样的倒掉以及学风败坏的蔓延,何以会有当下“天下文章一大抄”的普遍怀疑?以此来看,学术测谎仪的使用,不只出于技术便利的考虑,恐怕更有学术生态变异带来的深层原因。
通过学术测谎这道关,清者自然严于律己,浊者也许会有所收敛,学术空间兴许有清风徐来。然而,学术测谎现象警示我们,测谎只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下策,只是多发现庄稼地里的几棵稗草而已,并不能起到根治的作用。在学术测谎的背后,我们更需要从根本上想方设法克服当前学术遭遇的无奈窘境。
(转自: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