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我要入会 联系我们

科技信息

首页 > 科技信息 > 科技信息

《自然》出专辑全景扫描中国科学

发布日期:2008年08月04日

科学将迎来多极时代 中国为重要一极


 

7月24日出版的《自然》(Nature)杂志以中国国家体育场——鸟巢为封面,并同期刊发了一期专辑——“中国”。专辑题图为一条腾飞的火红巨龙,内容分社论、新闻、评论等8个栏目共16篇文章,涉及中国的经济、科技、环境、人口政策等多个方面,对中国进行了一个全景式的描绘。
 
专辑刊发社论——中国的挑战,社论认为,中国的发展举世瞩目,但是在耀眼数据的背后,现实更为复杂。专辑中,多篇文章都涉及到中国科学的发展状况。在一篇名为“中国——伟大的竞争者”的新闻特写中,作者提到,自从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数千万人因此摆脱了贫困。在过去的20年间,中国在科学研究上的投入每年以近20%的速度递增,从1991年的75亿美元飙升到2006年的接近900亿美元。但是基础研究的份额只占全部研究投入的5%,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20%。不过中国已经意识到这一点,正在积极地推动基础研究和本土创新。
 
中国学生获得科学和工程类学位的数量也在逐年递增,从1995年的11.5万攀爬到2004年的67.2万,超过了美国和日本。2007年,美国14.2万个获得博士学位的外籍学生中有3.2万个是中国人,仅次于印度排在第二。中国在世界论文发表量上所占的份额从1980年的0.2%上升到2006年的7.4%,首次超过日本。但是与巨大的产量相比,论文质量并不是特别的匹配——几十年来,中国科研成果的引用影响得分一直徘徊在0.35左右。不过自1995年以来10年中,这一得分上升到了0.73,而在材料科学和纳米技术方面,更是逼近了1.0。
 
另外一篇文章名为“科学巨头的终结”,文章认为中国不太可能成为继美国之后另一个科学霸主。文章说,从大约1735年开始至今,法国、德国、英国、美国依次更替成为世界科学的领导者。每一次,科学巨头都是伴随着经济的极度繁盛而产生的。当这些巨头的经济相对于世界其它地方呈下降趋势时,它们的科学系统便开始衰落。
 
目前,美国经济相对的衰退推动了其它地方科学的加强。中国已经显现成为一支重要的科学力量。每年,中国的论文发表量和博士学位授予量都位居前列。此外,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海外华人学者回到中国,为中国的科学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但是过去几十年来,经济、资金方式、通讯、组织结构及专业化等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意味着美国并不会简单地甘心将科学王冠让给可能的继承者,比如中国。更可能的情况是,正在孕育中的世界多极经济将导致多极科学中心——美国、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以及印度。
 
作者最后总结说,总而言之,我们不太可能在法国、德国、英国及美国之后见证另一个无敌科学巨头的出现。美国很可能将是最后一个科学巨头,美国科学霸主时代的结束可能也是科学巨头时代的终结。
 
此外,专辑还邀请了众多国内外科学家,请他们评论中国的研究和创新情况。其中,纽约州立大学的社会学家曹聪重点关注了中国的人才外流情况。他说,在中国大约120万留学者中间,只有仅仅四分之一回到了中国。这给中国造成了严重的人才流失,而那些没有回来的正是中国最需要的人才。在分析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时,他指出,海归人才建立实验室、组成团队、招收学生及申请研究资金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他们还需要调整适应国内不同的研究环境以及在国外不可想象的众多社会活动。他们要冒无法“生存”的风险,因为他们不清楚中国的游戏规则,在需要帮助时无人可求。总之,回到中国工作代价是高昂的。一些著名的科学家表达了永久回到中国的愿望,并证明了在中国也能做一流的科学。不过这要取决于中国是否能够提供帮助他们发展的科研环境。(科学网 梅进/编译)
 
更多阅读(英文)
 
《自然》专辑——中国
 
中国——伟大的竞争者(China: The great contender)
 
科学巨头的终结(The end of the science superpowers)
 
科学网曹聪博文:英国《自然》杂志出版中国专辑
 
(转自:科学网)

联系我们

  • 电话:

    86 10 6255 9588

  • 传真:

    86 10 6255 9588

  • 邮箱:

    office@cstam.org.cn

  • 邮编:

    100190

  • 地址: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相关链接

国际组织
部委
团体会员
深圳市海塞姆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力学技术研究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克里门森互动(北京)顾问有限公司中南大学杭州朗杰测控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天津大学力学系暨南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力学与土木工程系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力学系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与工程系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应用力学系宁波大学力学与材料科学研究中心浙江理工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所长沙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兰州大学力学系甘肃省力学学会长江科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安徽省力学学会辽宁省力学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和机械工程系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中南建筑设计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研究所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流体工程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湘潭大学低维材料及其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力学系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力学系西北工业大学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地方学会链接

学会公众号

学会微博

力学科普

力学学报

力学学报英文版

力学进展

力学快报

力学与实践
Copyright © 2016 版权所有 中国力学学会 I 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I  京ICP备05039218号-1, 审核日期:2005年7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