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我要入会 联系我们

科技信息

首页 > 科技信息 > 科技信息

5月8日《自然》杂志精选

发布日期:2008年05月19日



HIV逆转录酶在两种活性之间切换的机制
 
人免疫缺陷病毒(HIV)编码一种非常重要的蛋白,被称为逆转录酶,它是艾滋病治疗的一个主要的药物作用目标。该蛋白有两种活性:利用病毒RNA基因组作为模板来合成DNA;一种DNA—RNA杂合体的分解。每种活性都要求这种酶同时结合到DNA和RNA上。但它是怎样知道要在哪种基质上表现哪种活性的呢?通过利用单分子技术所作研究表明,这种酶是以不同取向与RNA和DNA结合的,可以在这些取向和活性之间切换,而不会与基质分开。切换动态在很大程度上受非核苷逆转录酶抑制物的调控,而这些抑制物是抗艾滋病药物的一个主要类别。因此,该结果可能反映了这些药物抑制病毒复制的一个机制。
 
分子磁体量子自旋状态的寿命的确足够长
 
分子磁体是含有多个磁性离子的一种类型的分子,这些离子的自旋紧密耦合在一起,形成单一的“集体”自旋。这种集体自旋的量子力学性质正在引起人们的注意,因为它有可能是量子计算机功能单位的基础。此前,科学家尚不知道这些分子磁体的量子自旋状态的寿命之长是否足以允许进行有用的计算,但新的研究工作表明,它们的确是这样的。Bertaina观测到了分子磁体的自旋状态之间存在显著的这样一种量子振荡,这与存在长寿命量子相干的推断是一致的,至少在这一体系中是这样的。他们还设计出一个方案,按照该方案,通过进行材料精心设计,这些性质有可能在实践中得到利用。
 
可选择性地高效捕获二氧化碳的ZIFs材料
 
“沸石咪唑酯骨架结构材料”(ZIFs)是多孔晶体材料,在其中,有机咪唑酯交联连接到过渡金属上,形成一种四面体框架。很多不同的ZIF结构通过简单调整交联—交联相互作用就可以形成。Wang等人利用这种办法合成两种新材料,其结构的规模和复杂程度都是以前所罕见的。他们所获得的笼状结构在多孔网络中含有多达264个顶点,是由多达7524个原子构建的。这种笼状结构可选择性地高效捕获和存储二氧化碳,这一点,再加上其稳定性和合成方法的简便性,使得巨型ZIFs成为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为目的的相关技术的很有希望的候选材料。
 
未来干旱状况预测
 
西亚马逊雨林中2005年的严重干旱(显然与北大西洋海洋表面温度异常之高有关)是一次重大事件,它促使人们猜测:热带雨林枯死是气候系统一个潜在的临界点。一项新的分析表明,参照整个赤道大西洋海洋表面温度梯度,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事件,在该梯度中,北部的温度异常只是其中一个因素。当把大气气溶胶效应包括进模型中时,这一温度梯度在过去一个世纪中所观测到的变化就可以被重建出来。将这些趋势延伸到未来,该模型表明,有助于形成2005年发生的那种干旱的海洋表面条件将会变得比今天普遍得多。
 
用简单模型预测复杂景观中的生物多样性分布
 
密西西比—密苏里流域的巨大河流网络是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服务的一个重要来源。对淡水鱼分布的NatureServe数据库所作的一项分析,被用来揭示这样一个事实:一个简单的、中性的环境群落模型就可以预测这一河流流域鱼类多样性的大尺度分布模式。生物多样性的中性理论假设:共享食物资源的一个物种群落的成员之间的差别是“中性”的,对它们的相对成功没有影响。这样的理论是有争议的,但正像在该案例中一样,它们却获得了成功。一个采用最少数量的参数的简单模型能够预测复杂景观中生物多样性模式的这样一个事实表明,环境变化的有效监测是可能的,并且还可能有助于资源管理及保护策略。
 
三个基因决定多能先祖细胞自我更新
 
干细胞通过其自我更新能力在一个生物体的整个生命期间来进行自我维持。多能先祖细胞在形成很多不同种类的分异细胞的能力方面同干细胞一样,但它们不进行自我更新,并且寿命有限。现在,用小鼠所作的基因剔除实验表明,通过删除仅仅3个基因,多能先祖细胞就可以被转变成能够长期自我更新的细胞。这3个基因分别是p16Ink4a、p19Arf和Tp53,它们的正常作用是防止先祖细胞进行自我更新。它们涉及通常在癌症中表达的通道,这可能是先祖细胞中所发生的肿瘤生成性突变的一个机制。
 
(田天/编译,更多信息请访问www.naturechina.com/st)
 
 
(转自:科学网)

联系我们

  • 电话:

    86 10 6255 9588

  • 传真:

    86 10 6255 9588

  • 邮箱:

    office@cstam.org.cn

  • 邮编:

    100190

  • 地址: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相关链接

国际组织
部委
团体会员
深圳市海塞姆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力学技术研究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克里门森互动(北京)顾问有限公司中南大学杭州朗杰测控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天津大学力学系暨南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力学与土木工程系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力学系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与工程系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应用力学系宁波大学力学与材料科学研究中心浙江理工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所长沙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兰州大学力学系甘肃省力学学会长江科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安徽省力学学会辽宁省力学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和机械工程系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中南建筑设计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研究所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流体工程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湘潭大学低维材料及其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力学系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力学系西北工业大学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地方学会链接

学会公众号

学会微博

力学科普

力学学报

力学学报英文版

力学进展

力学快报

力学与实践
Copyright © 2016 版权所有 中国力学学会 I 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I  京ICP备05039218号-1, 审核日期:2005年7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