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我要入会 联系我们

学会动态

首页 > 学会动态 > 学会动态

转载:沉痛悼念著名力学家、教育家钱令希院士

发布日期:2009年05月05日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著名力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全国劳动模范、大连工学院第二任院长、大连理工大学原顾问钱令希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09年4月20日10时零1分在大连逝世,享年93岁。

    钱令希院士1916年7月16日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县。1932年8月至1936年7月就读于上海中法国立工学院,1936年8月至1938年7月在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留学,获得“最优等工程师”学位。回国后,先后就职于叙昆铁路、川滇铁路、云南大学、交通部桥梁设计工程处。1943年11月应邀到内迁遵义的浙江大学土木系任教授,1950年担任浙江大学土木系主任。1952年1月,钱令希院士接受大连工学院院长屈伯川博士“三顾茅庐”之邀,来到我校任教,历任科学研究部主任、数理力学系主任、工程力学研究所所长、大连工学院副院长、院长、大连理工大学顾问。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曾任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常务委员、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中国高教学会副会长、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协会理事、国际计算力学学会常务理事。历任大连市政协第二、三、四、五、六届副主席,全国政协第二、三届委员,全国人大第三、四、五、六、七届代表。

    钱令希院士毕生热爱科学技术,潜心研究,开拓创新,在学术和工程技术两方面都卓有建树,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国内外力学界建立了良好的声誉。建国初期他出版的著作《静定结构学》与《超静定结构学》培养了我国一代土木工程师,至今仍在被人们称道。1950年在《中国科学》发表“余能原理”的论文,在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54年和1958年,他先后以武汉长江大桥和南京长江大桥工程顾问的身份,参加了这两座“天堑变通途”的桥梁规划、设计和科学研究工作。1959年,他在我国长江三峡水利枢纽规划会议上提出了建新型大头坝型——梯形高坝的建议。后来,我国兴建的乌溪江水力发电站,就采用了这个坝型。60年代他和助手一起在《力学学报》和《中国科学》上发表的关于壳体承载能力的论文,固体力学中极限分析的一般变分原理等,为塑性力学中变分原理的发展创出了一条新路,在力学界引起很大反响。60年代初,在苏联撤出援华专家的艰难时期,他毅然承担了潜艇结构锥、柱结合壳在静水压力下的稳定分析任务,并在“文革”的逆境中,与助手一起协力攻关,取得圆满成功,为我国建造第一艘核潜艇做出重要贡献。这项成果被纳入国家设计规范,后来并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和国家自然科学奖。“文革”中,他还承担了我国第一个现代化原油输出港——大连油港主体工程的设计任务,主持了海上百米大跨抛物线空腹桁架全焊接栈桥的设计和建造,后来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和国家70年代优秀设计奖。70年代他致力于在我国创建“计算力学”学科,倡导研究最优化设计理论与方法。为此,他冒着风险带领一批中青年教师到上海开辟新天地。他们研制的一种大型组合结构分析程序被广泛应用到土建、桥梁、造船、航天、机械制造等领域,令工程界、高教界瞩目。80年代初,中国力学学会第一届理事长钱学森推荐他为第二届理事长时说,“钱令希教授紧跟时代步伐,我表示十分钦佩!”。钱令希院士创办了《计算结构力学及其应用》杂志,并成为国际计算力学协会的发起人之一。他在1983年出版的专著《工程结构优化设计》于同年获得全国优秀科技著作一等奖。1995年他获得了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998年获得了陈嘉庚技术科学奖。2005年,大连市政府为他颁发了大连市首届科学技术奖的最高奖——大连市科学技术功勋奖。

    从1941年担任云南大学教授起,钱令希院士从事高等教育事业六十八年。在这半个多世纪中,他教书育人,诲人不倦。他一贯倡导在教学中树立“启发式认真教”和“创造性自觉学”的学风,深得学生欢迎。他也竭力主张深入工程实际,并身体力行,以充实提高学校的教学与科研。他主张,学校要发展,必须解放思想,摆脱新、旧框框的束缚,大胆进行改革,既搞好教学,又搞好科学研究。他担任院长期间,提出加强“学术细胞”,大力推动学校科研管理体制的改革。他自己精心编写教材,授课深入浅出,深受学生欢迎。2002年,已经86岁高龄的钱令希院士,还非常关心学校的本科教学工作,亲自挑选了《工程力学》和《理论力学》两门课程进行全程听课、跟踪,研究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他亲任名誉理事长的“钱令希力学奖励基金会”自1993年成立以来,在他的亲自关怀和指导下已奖励了600多位优秀的青年力学人才,有力地推动了力学学科的持续发展。他“爱才如命”,有口皆碑。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老教育家,他认为,教师在学业上永远保持优势的情况,在天底下是没有的。因而,他经常向自己的学生学习,并鼓励学生超过自己。正是基于这种教育理念,他先后培养出了胡海昌、潘家铮、钟万勰、程耿东等国内外著名的力学与水利工程大师。如今,经过钱令希院士培养的学生成千上万,他们分布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各条战线,桃李满天下。这些毕业生大都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关岗位的领导人和业务骨干。为了表彰钱令希院士对教育事业做出的贡献,他多次被授予大连市“特等劳动模范”、辽宁省“功勋教师”等光荣称号,并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钱令希院士一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是爱国知识分子的楷模。他早年留学比利时,学业优秀,才华出众,导师非常希望他留在比利时工作。而此时,中国正国难当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千百万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怀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赤子之心毅然回国,并马上投入到全民抗战斗争中。他把自己的毕生心血都投入到了祖国的教育和科研事业,无怨无悔、勤勤恳恳,把教书育人当作自己的光荣职责。粉碎“四人帮”后,年过六旬的钱令希院士在1978年参加全国科学大会时,写下了表述心迹的诗句:“献身科教效春蚕,岂容华发待流年;翘首中华崛起日,更喜英才满人间。”

   钱令希院士一生谦虚为人,不管职位如何变化,地位如何提高,始终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生活中,他谦虚和蔼,风趣幽默,非常乐观。他说:“人的一生,风风雨雨,什么事情都可能遇到,要坚持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待生活,坚持过好每一天。”

   钱令希院士的一生,是不懈追求、无私奉献的一生;是诲人不倦、教书育人的一生;是探索创新、硕果累累的一生。他的精神风范,是大工精神的最好诠释和集中体现。他是我国工程学术界的杰出代表,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榜样,更是党和人民信赖的科学家、教育家,是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

   钱令希院士的逝世是我国教育界、科技界的重大损失,是大连理工大学的巨大损失,全校师生员工和各界同仁无不深感哀恸。我们要深切缅怀钱令希院士潜心科研、不断创新的治学精神,身体力行、爱才如命的为师风范,爱党爱国、甘当春蚕的崇高品德,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永远铭记他为我国教育、科技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继承钱令希院士的遗志,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努力把大连理工大学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敬爱的老院长、著名力学家、教育家钱令希院士永远活在师生员工和广大毕业生心中!

                                                    中共大连理工大学委员会
                                                    大  连  理  工  大  学
                                                           2009年4月24日

联系我们

  • 电话:

    86 10 6255 9588

  • 传真:

    86 10 6255 9588

  • 邮箱:

    office@cstam.org.cn

  • 邮编:

    100190

  • 地址: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相关链接

国际组织
部委
团体会员
深圳市海塞姆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力学技术研究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克里门森互动(北京)顾问有限公司中南大学杭州朗杰测控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天津大学力学系暨南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力学与土木工程系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力学系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与工程系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应用力学系宁波大学力学与材料科学研究中心浙江理工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所长沙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兰州大学力学系甘肃省力学学会长江科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安徽省力学学会辽宁省力学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和机械工程系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中南建筑设计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研究所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流体工程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湘潭大学低维材料及其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力学系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力学系西北工业大学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地方学会链接

学会公众号

学会微博

力学科普

力学学报

力学学报英文版

力学进展

力学快报

力学与实践
Copyright © 2016 版权所有 中国力学学会 I 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I  京ICP备05039218号-1, 审核日期:2005年7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