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力学学会会讯          第4期          (总第223期)

目  录

有关西部大开发资料集锦

·中国科协作出部署为西部大开发贡献力量   (1)

·国家西部大开发的任务与重点   (1)

·西部大开发将为百姓带来什么?   (3)

·西部将“上马”十大工程   (4)

·搞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要解决五个问题   (5)

·西部大开发   铁路要先行  (6)

·教育部加大力度支持西部大开发   (6)

·中科院启动“西部行动计划”   (7)

·陕西要当好大开发的“桥头堡”   (9)

·新疆铺就大开发之基础   (9)

·内蒙古抓住机遇乘势而上   (10)

·青海抓生态建设创特色经济   (11)

·宁夏借助大开发力求新突破   (11)

·美国西部地区的开发   (12)

·前苏联东部地区的开发   (13)

·巴西北部地区的开发   (15)


返回目录


有关西部大开发资料集锦


中国科协作出部署为西部大开发贡献力量


中国科协副主席、党组书记张玉台代表中国科协常委会,在中国科协五届五次全委会

上,作了题为《认清形势,把握大局,面向未来,开拓进取,全面推进世纪之交的

科协工作》的报告,在讲到今年的主要任务时,要求各级科协发挥大团体优势,调

动科技工作者积极性,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贡献力量。


张玉台在报告中说,党中央、国务院已经作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备决策,西部大开

发,科技要先行。各级科协及所属团体都要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深刻

认识西部大开发的五大战备意义,把支持西部大开发作为重要工作内容,以实际行

动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贡献力量。


要充分调动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为西部大开发献计献策。要站在全局的立场上,

以科学的态度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为国家有关部门和西部地区政府制定计划和规

划,提供有可操作性的咨询意见和建议。


要把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作为学术交流的重点内容。今年将在西部地区举办以“西

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和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中国科协第二届学术年会。在组织

学术研讨的同时,举办人才交流、产品展示、成果交易等活动。要办好西部科技经

济与社会发展论坛。


他说,加大科普工作向西部地区倾斜的力度,从今年起开始实施“西部科普工程”。

建立100个科普示范基地,100个水平较高、牵动效应大的农村与专业技术协会,普

及推广100项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在城镇建立100个科普文明社区、50个面向公众的

科普教育基地以及万米科普画廊。广泛开展院士科普报告会,大型科普巡回展览等

活动,推荐、提供1万套科普宣传品。加强西部地区的青少年科技教育,建立100个

社区青少年非正规教育示范县、100个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从今年起,每年组织

一次西部10省(区)科普联合行动。继续深入实施少数民族地区科普示范工程,重

点抓好10个少数民族地区科普工作队和科普示范基地建设。


要充分利用科协系统的组织网络资源,为西部地区引进优秀科技人才。重视发挥西部地

区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和培训,加快知识更新。 加强对西部

地区科协工作的支持,在发达地区科协、全国性学会与西部地区各

级科协之间开展对口支援与合作。

返回目录

国家西部大开发的任务与重点

 

最近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在北京召开了西部地区开发会议。会议认为,实

施西部大开发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当前和今后

一个时期,要集中力量抓好几件关系西部地区开发全局的重点工作;


第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必须从战略眼光出发,下更大的决心,以更大的投入,

先行建设,适当超前。要以公路建设为重点,加强铁路、机场、天然气管道干线建

设;加强电网、通信和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

要坚持把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节约利用放在突出位置。要在做好充分论证的基础上,

着力抓好一批重大骨干工程。


第二,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这是推进西部开发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要加

大天然林保护工程力度,同时采取“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

承包”的政策措施,由国家无偿向农民提供粮食和苗木,对陡坡耕地有计划、分步

骤地退耕还林还草。坚持“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先易后难,先行试点、

稳步推进”,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做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坚持先搞好

实施规划和试点示范。试点的规模要适当,不宜铺得太大,防止一哄而起。要加强

政策引导,尊重群众意愿,不能搞强迫命令。


第三,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起点要高,不能搞重复建设。要

抓住我国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时机,根据国内外市场的变化,从各地资源特

点和自身优势出发,依靠科技进步,发展有市场前景的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培育

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加强农业信息,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

合理开发和保护资源,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热;加快工业调整、改组和改造

步伐;大力发展旅游等第三产业。


第四,发展科技和教育,加快人才培养。要充分发挥老工业基地、军工企业、科研

机构和高等院校现有科技力量的作用,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积极引进

国内外先进技术。要确保教育优先发展,在办好高等教育的同时, 特别要加快少

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教育的发展提高劳动者素质。要千方百计使用好现有人才,

采取积极措施从国内外引进人才,大力培养各类人才。重要建设项目都要纳入规划,

进行充分论证。推进西部大开发,既要有紧迫感,也要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不

能急于求成。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积极进取,量力而行,注重实

施。既要解放思想,勇于探索,又要认真执行国家法律和政策,不能乱集资、乱收

费,增加企业和农民负担。要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和发展定安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

保证西部开发扎扎实实地健康发展。


第五,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实施西部大开发,不能沿用传统的发展模式,必须研

究适应新形势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机制特别是要采取一些重大政策措施,加快西

部地区改革开放的步伐。要转变观念,面向市场,大力改善投资环境,采取多种形

式更多地吸引国内外资金、技术、管理经验。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大力发展城乡

集体、个体、私营等多种所有制经济,积极发展城乡商品市场,逐步把企业培育成

为西部开发的主体。


会议强调,实施西部大开发,不仅是西部地区的大事,也是东部地区和全国的大事。

要充分发挥我们的政治优势,动员全社会力量支持西部开发建设。国家要适当集中

财力,增加对西部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扩大西部地区的公共投资规模,支持

西部地区发展。要深化投资、融资体制改革,积极扩大直接融资,拓宽开发建设筹

资渠道。中央各部门要采取多种方式帮助和支持西部地区。东部地区要把支持西部

大开发作为责无旁贷的任务,改善和加强对西部地区的对口支援和各种形式的协作,

促进共同发展。西部大开发最根本的是靠西部地区广大干部 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

要斗。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会议要求,要切实加强领导。当前必须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

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

返回目录

西部大开发将为百姓带来什么?

 

不久前,强劲的西北风把黄干高原部分地表土带到上海上空,使上海出现严重的浮

尘污染天气,并下起了泥浆雨。有位生态专家这样对记者说,当不少上海市民抱怨

浮尘天气时,也许没有想到,千里之外的西部地区生态建设会与自己的生活产生关

联。


改善生态环境是西部大开发的重中之重。国土资源部部长田凤山说,西部地区生态

改善不仅利于当地, 更将惠及全国。近些年来, 长江、黄河水灾不断,主要原因

就是中上游地区林草面积减少,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破坏,涵养水份能力降低。

据不完全测算,贵州、四川、重庆每年流入长江的泥沙量有6亿多吨,占长江上游

输沙量的六成多;陕北每年流入黄河的泥沙达8亿吨,占三门峡以上河段输沙量的

一半多。田凤山介绍,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点之一,今后10年,西部地区5000万亩25

度以上坡耕地将全部退耕还林还草。经过几十年努力,当西部地区山川秀美的时候,

全国百姓会看到更蓝的天、更清的水。


实施西部大开发 ,国家首先要加大资金投入,加快西部地区交通、电网、通信和

广播电视、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西部地区也将积极筹措资金进行城乡基础设施改

造等。可以预见,今后一个时期,西部地区对建材、工程机械、工业设备、电子产

品等的巨大需求,将对相关产业起到相当有力的拉动作用,使一大批企业摆脱开工

不足的局面 。西部基础设施完善了,特别是交通便利了,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

水平提高,潜在的消费需求将被激活。这也会给东部地区企业更多的发展机会,从

而惠及有关的产业工人。


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有不少矿种的探明储量在全国占绝对优势,合理开

发利用这些矿产资源,也将造福百姓。从新疆塔里木盆地到上海的“西气东输”工

程,正加紧前期准备工作。在大中城市推广使用清洁廉价的天然气,将会有效提高

企业经济效益、改善工业污染状况,并为百姓生活带来方便。青海省委书记白恩培

向记者介绍,我国是贫钾国,目前全国钾肥产量不足需求量的十分之一,每年要花

费大量外汇进口钾肥。青海柴达木盆地钾盐的探明储量占全国90\%以上,而且开采

条件优越。目前青海省正加紧上马钾肥生产项目。据专家预测,这个项目的产品质

量将与进口产品相当,价格却便宜许多,这将给广大农民带来实惠。


西部大开发还将创造许多投资良机。西部的能源优势、劳动力价格优势,可以直接

转化为产品的低成本优势。据记者了解,目前西部各省份都已制订或正在制订有关

政策,以良好服务和市场经济利益驱动机,吸引更多国内外客商成为投资主体。这

些投资机会广泛分布在基础建设、资源开发利用、改善生态环境、旅游、农牧业结

构调整和产品深加工、饮食服务业等众多领域,适合各种投资规模。青海省乡镇企

业局局长马福海告诉记者,青海省高原动植物资源深加工、民族手工艺品机械化生

产等,都无需大规模投入就会有很高收益。


创造大量就业机会是西部大开发带给老百姓的一个巨大实惠。未来一个时期,西部

地区对经济管理、生态建设、工程技术与管理、资源开发与利用、旅游管理等方面

的人才需求十分巨大。目前多数西部省份都制定了一整套适应西部大开发的人才培

养、稳定、引进、激励和使用的政策措施。过去“一窝蜂”南涌的民工潮,如今开

始向西部分流;过去“东南飞”的科学技术人才和高校毕业生,如今西进的数量也

开始增加了。与此同时,西部大开发对于全国市场需求的拉动,也会在其他地区创

造更多就业机会。

返回目录

西部将“上马”十大工程

 

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今年国家将在西部地区新开工

“十大工程”。


这十大工程是:


------ 西安至南京铁路西安至合肥段。修建西安经南阳至南京铁路,缩短了西

北至中南、华东,西南至华东的铁路运输距离。今年将开工建设的西安至合肥段,

全长955公里,总投资232.3亿元。

------重庆到怀化铁路(渝怀线)。重庆至湖南怀化铁路全长约64公里,总投资182.3亿元。

------ 西部公路建设(包括国道主干线和国家级贫困县道路)。国家规划建设的

“五纵七横”总长3.5万公里国道主干线中,有1.7万公里处于西部地区。西部贫困

地区公路建设,重点改善国家级贫困县出口通道交通条件。基本解决这些贫困县出

口通道不畅问题。

------ 西部地区机场建设。西部地区民航机场建设,今年将开工建设西安咸阳国际

机场,同时建设以成都 双流机场、昆明巫家坝机场、西安咸阳机场、兰州中川机场

和乌鲁木齐机场为中心的支线航空网络。

------ 重庆市高架轻轨交通(较场口-新山村线路一期工程)。一期工程全长13.5

公里,设14座车站,采用高架胶轮跨座式单轨车。总投资32.58亿元。

------ 柴达木盆地涩北-西宁-兰州天然气输气管道。全长953公里,输气规模为20

亿立方米/年。

------ 四川紫平铺和宁夏黄河沙坡头水利枢纽。四川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是岷江

上游一座以灌溉和供水为主,兼有发电、防洪等综合效益的大型水利工程。工程总

投资约62亿元,水库总库容约11亿立方米,电站装机容量76万千瓦。宁夏黄河沙坡

头水利枢纽工程,工程总投资约13亿元,水库总库容为2600万立方米。

------ 中西部退耕还林(草)和生态建设及种苗工程。从2000年起,将在长江上游

的云南、四川和黄河上中游地区的陕西、甘肃等13省区开展退耕还林(草)试点工

程建设,计划退耕515万亩,同时安排宜林荒地人工造林种草648万亩。

------ 青海钾肥工程。青海盐湖钾资源储量丰富。此项目的建设可支援农业生产,

带动盐湖资源的综合利用。

------ 西部高校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决定利用国债资金支持西部高校基础设施建

设。今年安排的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支持西部高校教学、实验基础设施建设和推进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程。

返回目录

搞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要解决五个问题

 

西北地区占据了我国西部的一大块地域,生态环境问题尤其突出,对东中部地区

的影响有直接关系。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黄金水道”长江发源于青

海,仅青海境内长江、黄河年平均给下游输送500多亿立方米的水,黄河出自青

海的水量占总流量的49.2%,西北地区成为维系整个江河流域水资源平衡的“

水塔”。这些无一例外地表明了西北地区在中华民族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中的

特殊重要的作用。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必须突出重点,抓住根本,解决好“一二三四

五”问题。


一即“一山”,即祁连山。祁连山是我国西北干旱地区著名的一大山系,地处

青藏、蒙新、黄土三大高原交会地带。位于青海和甘肃的交界处,是草原地带

和沙漠戈壁的分界线。祁连山涵养的水源是甘肃河西走廊绿洲地区和下游内蒙

古受益地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源泉,也是这一区域生态环境的生命线。


二即“两河”,指长江和黄河。长江黄河两大流域面积、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

均超过全国的一半。据研究表明,只有当上游森林覆盖率达到50\%上,涵养水

源能力显著提高,才能使整个江河流域山青水秀,水量丰稳。


三即“三原”,指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蒙新高原。三大高原是西北地区的主

体,其生态环境的治理也是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的主体,只有把“三原”治

理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三原”在生态上相互依

从,相互制约,在治理上必须整体推进,各有侧重。青藏高原有“世界屋脊”

和地球第三极之称,是江河的源头,植被相对比较丰富,森林面积是我国仅次

于东北的第二大林区,涵养水源的功能尤其突出。


四即“四漠”,指分布在西北地区的四大沙漠。我国的腾格里、毛乌素、巴丹

吉林和塔克拉玛干四大沙漠全部处于西北地区,总面积达87万平方公里,占西

北地区总面积的28%,占全国沙漠戈壁面积的68%,广大的沙漠为西北地区本

很严酷的生态环境又抹上了令人苦涩的一笔。多年的实践证明,治理沙漠要通

过开发来实施,要实行人进沙退的治理手段。首先要引水治沙,大规模营造防

风固沙林,把沙漠蔓延的势头遏制住。其次,通过生物措施、工程措施的结合

,保护和恢复沙区植被。第三,要完善绿洲农田林网,减缓风力,降低风沙危

害,保护绿洲农业的发展。


五即“五项工程”,指“三北”防护林工程、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及水土保

持治理工程、治沙工程、黄防工程、南水北调工程。这五项工程涵盖了西北地

区的全部,是多年来探索解决西北地区生态问题的主要生态工程。这些工程有

的正在实施,并取得了初步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有的即将启动或正在论

证研究。实施好这五项工程是实现西北地区山川秀美的保障和前提,也是前述

“一二三四”生态环境治理问题的基本内涵。


提出西北地区山川秀美工程,完全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全国生态环境建设

规划》,其奋斗目标大体是:近期从现在到2010年10年内,坚决控制住人为因素

产生新的生态恶化,对天然植被坚决保护起来,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要全面

完成规划目标,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0%;中期从2011年到2030年,在遏制生态恶化

的势头之后,用20年的时间力争使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明显改观,60%以上适宜治

理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不同程度的整治;远期从2031年到2050年,再奋斗20年,适

宜治理地区基本得到整治,生态环境有很大改观,基本实现山川秀美。

返回目录

西部大开发   铁路要先行

 

铁道部长傅志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铁路要站在现代化建设全局和战略

的高度,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重要决策上来,为推进西

部大开发当好先行。


傅志寰说,党中央、国务院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确定了集中力量抓好关

系西部地区开发全局的重点工作。其中第一位的就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铁路

要以更大的投入,先行建设,适当超前。傅志寰部长说,“八五”以来,虽然

国家加大了对西部建设的投入,但西部铁路仍然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一是能

力紧线路少,二是西部与东部联系的通道数量少,三是西部省区间铁路运输通

道不足。


傅志寰说,为了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铁道部提出

了“十五”期间西部铁路发展的战略目标:拓展路网规模,强化内外通道,提

高运输能力,适应开发需要。总的讲,“十五”期间,规划中的西部铁路大中

型项目基建投资预计将达到1000亿元左右,到2005年,西部铁路规模预计达到1.8

万公里左右。具体讲:一是加强沟通东西部的通道建设。主要是建设陇海铁路

宝鸡至兰州复线;西安至合肥铁路;株洲至六盘山复线;遂宁至重庆至怀化铁路

;达县至万县铁路;争取开工建设万县至枝城和太原至中卫铁路。二是完善西

部省区间的通道。在建设神木北至延北铁路,西安至安康以及内昆铁路的同时

,抓紧进藏铁路的前期工作。三是加快国际通道建设,主要是建设中吉乌铁路

;规划泛亚铁路。四是加大既有线改造力度,主要是完成青藏线西宁至格尔木

段扩能;成都至昆明铁路电气化改造以及使西部铁路电气化连片成网的扩能

项目。


傅志寰说,在加快西部铁路建设的同时,要进一步实施提速战略。通过对设备

的技术改造和采用新型机车车辆,提高进出西部地区客车的旅行速度。在日常

运输组织上,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努力满足西部地区发展的需要。

返回目录

教育部加大力度支持西部大开发

 

为贯彻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教育部近日决定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快

西部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和改革,这些措施包括:


------加大国家扶持力度,加快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在过去两年里,中央财政已

拨付出16亿元支持西部地区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今年再拨付8亿元,进一步加大以

西部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同时,继续利用世行贷款及国际组

织损款等支持西部地区改善中小学条件。


------在全国开发“对口扶贫支教工程”,支援西部中小学。这项工程周期2年

至3年,将在东部每个发达省市选择100所左右条件较好的学校,对口支援西部

每个省区贫困地区100所左右学校。


------重点建设西部地区远程教育体系,实现西部地区教育跨越式发展。加快

实施“西部教育科研网扩展工程”,特别是大规模建设CERNET省级网,为西部

地区所有的高校、主要的中专和中小学 以及少数民族地区重点扶持的学校联

网创造条件,逐步构成西部校园网的建设、完美和升级;实施“部分中小学网

络示范工程”,使西部中小学能够利用远程教育手段提高教育质量。


------努力提高西部地区中小学教师、校长素质。继续实施“21世纪民族贫困

地区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计划”、实施“百万中小学校长培训计划”,在

普遍培训一次西部地区中小学校长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西部地区中小学教

师的培训力度。


------加强西部高等学校建设力度,促进高等教育的相对均衡发展。一是继续

建设好由西北农业大学、西北林学院等七家办学、研究机构合并组建的西北农

林科技大学,二是将西安交通大学建设成为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三是加大

对兰州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等其他西部重点大学的建设支持力度。另外

,将采取倾斜政策,加快西部大开发急需的本科专业、硕士点、博士点建设,

加大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并组织东部地区条件较好的大学通过多种方式对口

支援西部的大学,同时扩大东、中部地区高校在西部地区的招生规模。


------今年将拨款2000万元,改善内地西藏班条件。内地高等学校新疆民族班

,今后五年将扩大规模,每年招收1000人。从今年开始,在北京、上海等12个

发达城市,开办内地新疆高中班,国家拨款8700多万元予以扶持。


------继续充分利用“春晖计划”、“长江学者计划”等措施,推动在海外的

我留学人员特别是其中的尖子人才参加西部开发。


------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学科综合优势和研究力量的作用,加大对西部大开发

的智力支持力度。


------推动西部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干部的交流,加快西部地区的教

育改革。


------把西部教育摆在“十五”教育规划的重要位置。

返回目录

中科院启动“西部行动计划”

 

根据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目标,日前,中国科学院决定,站在我国现代化建设

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高度,充分发挥学科齐全,人才济济和在西部地区工作积累

雄厚的优势,积极组织力量 ,参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成立了以中科院

副院长陈宜瑜院士为组长,各有关局领导参加的“西部行动计划”领导小组,

并进行了工作部署:


运用高新技术手段,开展西部国土资源与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结合历史数据整编,

建立综合数据平台,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具体实施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此次西部地区资源环境综合调查的重点是水资源现状的调查,包括冰雪、冻土

、河流、湖泊、湿地、水库等水资源的现状和动态变化;土地资源现状的调查

,包括林地类型、分布、数量以及典型区域的变化;草地资源的现状调查,包

括草地资源的分布、面积、等级、群落类型、产草量、载蓄量与承载能力、典

型区域的变化等。


以现有野外工作站为基础,完善西部环境和生态监测网络,选择若干典型区域,

建立环境整治和生态农业示范区。


以西部典型自然区为重点,拟在五类地区以已设站点的工作为基础,展开观测

(监测)、试验、示范以及推广工作,开展生态大农业建设。初步选定的五类

地区是黄土高原、河西走廊、新疆绿洲、农牧交错带和青藏高原区。在条件成

熟 地方,适时开展精准农业建设的预研究和试验工作。生态建设的示范工作

应与地方结合,按市场规律运作。


以青海盐湖资源开发、西部石油天然气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为重点,组织关键

适用技术的协同攻关;开展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新型能源的开发、示范和推广。


围绕西部节水农业建设和荒漠区生态整治,组织开展适用于我国西部地区的低

成本、高性能微灌、滴灌节水系统用新材料及相关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实施若

干示范项目。


围绕西部丰富的生物资源,加强战略性生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结合现代

科学手段,有效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同时对生态受损区域进行恢复和重建,保

障西部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资源的保护上,建立野生种质资源库。采用就地、迁地及其他有效方法保存

物种的活体和保存有活力的种子、离体细胞、组织和器官及DNA特别是具有战略

意义的经济物种和珍稀濒危物种;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上,从保护的物种中遴

选和发掘100种以上具有重要开发潜力和具有重要科学价值的植物。10种左右的

资源植物利用已初步形成产业化规模。结合中草药的标准化、藏药综合利用和

农业野生资源的开发,寻找对人类重大疾病具有很高疗效的药物,并培育适合

西部自然环境的高产、优质、抗逆优良品种;在受损生态的恢复与重建上,参

照已有的试验成功经验,选择典型生态受损地区(主要是西南热带亚热带地区

,黄河、长江中上游干热河谷地区,农牧交错带地区),探索恢复、重建和经

济发展相协调的模式,扩大试点面积,并与地方紧密合作,逐步加以推广。


围绕西部大开发,加快西部地区各研究所吸引、稳定优秀青年人才和创新队伍建

设工作的步伐。


围绕国家开发西部战备的实施,有计划、分层次组织以西部有关研究所为主体

、东中部有关研究所的科技力量积极参与的专项联合野外科学考察。通过这类

活动,巩固、锻炼和发展野外科学考查联合体,提升整体实力与水平。


进一步发挥学部在西部大开发宏观决策中的咨询作用


中国科学院学部始终把关系到国家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作为咨询工作的根本

任务。去年以来,学部已经主动将咨询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国家西部地区可持续发

展的战略研究上来,先后完成并向国务院提交“关于21世纪初期加快西北地区

发展的若干建议”、“黄土高原农业可持续发展咨询报告”、“关于新疆农业

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几个问题”、“关于把塔里木河列为国家大江大河治

理计划的建议”、“关于黑河、石羊河流域合理用水和拯救生态问题的建议”

、“关于建立我国钾肥资源稳定供应体系的建议”等一批重要的咨询报告,得

到了中央领导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在我国围绕西部大开发战备的实施进行有关科技活动部署的同时,中科院将进

一步组织有关科学家有计划、有选择地进行专题研究,以研讨会、咨询报告等

多种形式,为国家西部大开发宏观决策不断提供高质量咨询意见。


返回目录

陕西要当好大开发的“桥头堡”

 

“陕西和西安是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应当大有作为。”这是从省委书记

、省长到许多平民百姓的共识。陕西地处我国中西结合部,是连接我国东部、

中部和西北、西南地区的重要枢纽,特殊的区位优势决定它应该成为西部大开

发的前沿地带和第一阶段。陕西南北纵长、东西狭窄,境内山塬起伏,河川纵

横,地形复杂多样,既有黄土高原和关中平原,又有大秦巴山区和汉中盆地,

既有北部高寒地区,又有南部暖温地带,特别是黄河中50\%泥沙来自陕北黄土

高原。地形地貌的典型性,使陕西成为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开发

工程的“主战场”和“活样板”。陕西还拥有雄厚的科技教育实力,拥有各类

专业人员82万,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约10万人,总量在西部地区居于首位,50多所

高等院校综合实力在西部地区位列第一,居全国第三,这些对``科技兴西''将产

生强大的推动作用。陕西还是华 夏古文明最集中、最重要的地区之一,被誉为

“天然历史博物馆”,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可以成为中西部、东西部思想文化

交流的纽带和结合部。此外,陕西省军工工业规模大、技术先进,能够成为新

的增长点,在西部大开发中可以起到扩散和带动作用。陕北是我国重要的能源

基地,对东部经济发展具有互补、对西部地区的发展具有支撑作用。西安是西

北地区最大的商贸、旅游、文化、科技教育基地和金融中心,对西部特别是对

西北地区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桥头堡”地位要求陕西在西部大开发中“先行一步”。对此,省委、省政府

决定选择四个突破点,走出先手棋:第一,进一步加快以公路建设为重点的基

础设施建设。今年确保完成公路投资80亿元,新增公路里程1000公里;加紧完

成西康、神延等铁路建设,全面开工建设西安至合肥铁路;抓紧咸阳机杨扩建

工程,早日开通西安至美国和西欧航线等。第二,有计划分步骤地启动山川秀

美工程。今年计划完成退耕还林300万亩,造林合格面积600万亩,治理水土流

失700平方公里。第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育和发展陕西特色经济。推进高

新技术产业跨越式发展,加快以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龙头的关中高新技

术开发带建设;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使来陕境外游客达70万人次,创汇2.8亿美

元,接待国内游客2700万人次,收入100亿元人民币;加快果业产业化步伐,创

苹果、酥梨、红枣、猕猴桃的世界名牌;发挥军工优势,争取国家民用支线飞

机立项,抓紧航天、航空产业园区建设,力争建成以阎良为重点的西部飞机城。

第四,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围绕培育新一代支柱产业

,发展一批大型企业集团。

返回目录

新疆铺就大开发之基础

 

新疆拥有166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占了我们国土的1/6。在这片广阔的国土面积上,

具有无比丰富的天然资源:现有天然草场7亿亩,宜垦荒地7364万亩,各类矿

物134种(其中油气等17种资源储量居全国之首),可采水量为年900亿立方米,各

项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均为全国平均值的两倍以上。长期以来,这些资源优势没

有真正转化为经济优势,一个很主要的原因就是落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严重影

响了对这些资源的有效开发。面对西部大开发这一历史机遇,新疆已从总体上确立

了优先发展基础设施与基础产业的原则,切实做好大开发的各项准备工作。


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尽管新疆这几年已经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目前已拥有铁

路约3200公里,公路3.4万公里与50多条航线,但这与新疆广阔的国土国面积仍不

相称,远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鉴于此,新疆今年要继续实施乌鲁木齐

至奎屯高速公路、喀什过境线及进出口段、乌鲁木齐机场扩建等工程。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新疆基础设施建设的另一个重点。新疆以干旱著称,

但它的淡水资源其实是比较丰富的。新疆有三大山脉------天山、昆仑山、阿尔泰

山,这些大的山区是天然的水库。山区的降雨、降雪相对比较多,有25000多条冰

川。新疆一年的淡水资源量大体有1140亿立方米,地面径流量884亿立方米,地下

水可开采的有252亿立方米。由于开发利用程度不高,拥有如此丰富水资源却四处

发生“饥渴”。因此,新疆今年将实施塔里木河、叶尔羌河、伊犁河等三大流域的

综合治理工程,大力推广喷灌、滴灌、渗灌等控制性节水工程等。


据悉,今年新疆将优先安排农林水利、交通通信、城市建设、城乡电网等基础设

施建设的固定资产投资630亿元,预计比去年增长14.5%。


着重做好基础产业的开展。从今年起,新疆全面停止天山、阿尔泰山及塔里木河流

域三大天然林区的砍伐,决定用3年时间退耕还林300万亩,退耕的主要区域是南疆

环塔里木边缘深受风沙危害的植棉区,所退耕地主要用于发展经济林、防护林与草

被。防治水土流失及土壤沙漠化的重点将放在塔里木河、博斯腾湖、艾比湖流域的

综合治理上,其初步治理方案已经出台。


加大石油天然气的开发生产力度。今年,新疆油田、塔里木油田、吐哈油田及西北

石油局勘探开发要实现单项投产。从塔里木至上海的“西气东输”工程新疆段及乌

鲁木齐至兰州成品油长输管道等重大项目也将加大工作力度。


大开发的号角已吹响,新疆将为本地区日后的发展铺就坚实的基础。

返回目录

内蒙古抓住机遇乘势而上

 

实施西部大开发,内蒙古总体思路是什么?自治区党委书记刘明祖在接受记者采访

时指出: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出发,内蒙古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总体思路是:

按照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重点,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大开发的基础,把加强生态

建设和环境保护作为大开发的根本,把抓好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大开发的关键,把大

力发展科技教育作为大开发的重要保证,把加快改革开放作为大开发的强大动力。

依据总体思路,内蒙古已作了如下六项工程部署:加快生态建设步伐,其中重点要

组织实施好大兴安岭天然林保护、国家生态重点县建设、“三北”防护林建设、防

沙治沙、退耕还林还草等五大生态工程,与此配套开工建设总投资近120亿元的尼尔

基水库绰勒水库和河套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加快以公路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今年

入将投50亿元开工建设北京至呼和浩特等17项重点公路工程;积极推进城市现代化进

程;加快能源、原材料工业建设,开工建设托克托电厂等一批投资几十亿上百亿元的工

程;加快稀土和生物高新技术产业化步伐,全力建设好包头国家级稀土高新技术产业

开发区,并加紧建设以生化药品和保健品为重点的生物高新技术园区;加快农牧区通

路、通电、通邮、通电视、通广播和小康住房建设步伐。


内蒙古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有了很大进步,但和发达省

区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各方面还很落后,抓住西部大开发这个历史机遇,进一步加

快建设发展步伐,必将增强自治区的综合实力,缩小同发达地区的差距,促进民族

团结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返回目录

青海抓生态建设创特色经济

 

“迎接西部大开发,实现青海新发展”,这是中共青海省委书记白恩培 向全省提

出的要求。如今青海人正在把这一要求付诸于行动,他们从本省的实际出发,确定

了开发的方向和工作的重点:


扎扎实实打基础。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青海将下更大决心、以更多的投入,

全方位、多层次地展开基础设施建设。公路建设方面,在抓紧改造国道和省道干线,

建设西宁至兰州高速公路,修通省际断头路的同时,加快改造建设州、县、乡公路,

争取用三年的时间使省会至州(地)公路基本达到二级标准,州(地)至县公路达

到三级标准,乡乡之间修通四季常通公路。着重抓好西宁至格尔木铁路扩能改造。

民航争取尽快实现西宁、格尔木机场的改扩建,增辟新航线。进一步拓展与东部地

区、西南地区、周边地区的运输通道。加快实施西气东输工程,尽快建设涩

北------西宁------兰州输气管线,保证明年年底将柴达木的天然气送到西宁;西

宁地区的输气管网建设和锅炉改造也将在明年10月底前基本完成。


突出重点抓生态。青海地处长江、黄河源头,生态地位重要,保护环境任务

艰巨。“十五”到2015年间,要突出抓好长江源头、黄河源头、环青海湖地区、东部

、干旱地区、龙羊峡库区和柴达木盆地等6个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和水土治

理工作,大力加强天然林、草原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加大退化草地治理恢复

的力度,加快防护林体系建设,增强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功能。抓紧实施坡耕地

和高海拔地区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大力遏制水地流失、草原退化和荒漠化扩

大的势头,争取10年初见成效,20年大见成效,到下世纪中叶,基本实现再造一

个山川秀美的新青海的目标。


调整结构创特色。坚持以优势资源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对经济结构

进行调整,发展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和产品,逐步形成具有青藏高原特点的

特色经济:充分利用高原冷凉气候、天然草场和青藏高原可再生生物资源,加大

种植业、加工业结构调整力度,抓好反季节蔬菜、杂交油菜和豆、薯等农产品的

产业化生产,扩大青海地区特有的中藏药材种植,优化畜种结构,发展公有制高

效农牧业。继续加大盐湖、水电、石油天然气和有色、贵金属资源的开发力度。

返回目录

宁夏借助大开发力求新突破

 

宁夏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其整体经济实力相对薄弱。

西部大开发,将使宁夏这个原本没有区位优势的地区,变成拥有相对较好的区

位优势的地区。在西北五省区中,宁夏与沿海地区的直线距离最远不超过2000

公里,与北京的直线距离不超过1000公里。而且,在银川、西安和兰州这个三角

形中,银川市与另两座城市之间的距离,大大近于另两座城市的距离,可以很好

地扮演西安、兰州乃至内蒙古的中间站的角色。而区位优势的转换,就为宁夏丰

富的煤炭、水力、电力和农业等资源转化成现实经济优势提供了可能。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520万宁夏人多年的期盼。目前,宁夏自治区和各地已

经着手部署西部大开发的具体措施。年初,自治区党委、政府经过深入研究,综

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认真分析宁夏的优势和劣势、现在和将来、需要和可能,提

出了新的工作重点,即力求实现五大突破:一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有新突破,今后

一个时期内,将围绕交通、水利、电力、通信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集中力量加

快建设。二在经济结构调整上有新突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效益农业和畜牧

业;加快工业调整、改组和改造步伐,大力增强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集体、个体

和私营等多种所有制经济。三在构筑新的开放格局上有新的突破,采取多种措

施优化投资软硬环境。四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上有新突破,除重点搞好南部

山区的退耕还林还草工作外,还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遏制灌区的耕地盐渍

化、草原沙漠化;并着力进行节水、污染治理等多项工作。五在科技教育和培养

人才上有新的突破,全面调动全社会办教育、搞科技的积极性,加快科教成果向

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过程。在人才的使用上,在重视区内人才的培养、选拔、使用

和管理之外,还要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在,但求所用”的方针,抓紧制定进一

步引进人才的总体规划、具体政策和实施办法,为西部大开发提供可靠的人才

保障。

返回目录

国外小资料


美国西部地区的开发

美国是从边疆开发中获益最大的国家,由于西部的大规模开发,使美国农

业的中心从东部转至西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帝国,并在工业化之后仍能保

持农业长盛不衰。拓殖的西部与工业的北部和奴隶制的南部“鼎足而立”,这种

区域差异所造成的互补关系和由此引起的交换,使美国拥有了世界上最大的国

内市场,早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其国内贸易就超过了各国对外贸易的总

和。


美国独立时,只占据大西洋沿岸的狭长地带,面积大约40万平方英里,是一

个并不发达的小国。但在独立后的七八十年内,它通过英国的转让、向法国等国

家购买、对墨西哥开战等方式,先后获得6.5倍于本土的西部领地,成为一个地

跨两大洋的大国。其间,它一面在东部的新英格兰发动工业革命,一面大力推动

向西部的拓殖运动,使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广度上与深度上相互配合,迅速

成长为一个新兴的经济强国。至 19世纪末,其工业总产值已超过老牌大国英国

等,位居世界第一。


西进使美国工业升级


向西部的拓殖,在美国社会、经济和政策等领域,引发了一系列重大变动。

首先是西部人口迅速增长,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的人口在全国人口中的比重,

从1790年时的6%提高到 1910年时的59%,全国的人口中心从东部的巴尔的

摩,移到西部印第安那州的哥伦布。人口是构成生产力的主要因素,人口中心的

变动意味着劳动力的重新布局,这种潜在的生产力一旦和西部丰富的土地、矿

藏、草原、水力等资源结合,就必然形成大规模的经济开发运动。据统计,从1860

年至 1900年美国新耕地中,有50%即1.31亿英亩,是在密西西比河以西地区;

随着中西部的“小麦王国”、密西西比河三角洲的“棉花王国”和大草原的“畜牧

王图”的建立,美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的地位,已先于工业在19世纪中叶就得到

确立,其中心就在西部。


西进也推进了美国工业的西移和升级,美国工业革命虽然发生于东部的新

英格兰,但新英格兰的工业主要是轻工业;随着西部的开发,特别是五大湖区煤

炭和铁矿的开采,以及远西部落基山矿业的发展,美国的重工业特别是钢铁和

机器制造业,才最终在19世纪后半期建立和发展起来。这时,一个以芝加哥为中

心的新兴工业带,便取代以波士顿为中心的旧工业带,成为美国实现工业化的

标志,并同时把美国推上世界工业大国的宝座,而在时间上只距美国“边疆”结

束(1890年)相差几年。换言之,美国实现工业化,成为世界工农业大国,与西部

大开发的过程,几乎是同步的。


自由移民政策有强大吸引力


美国怎样开发其大西部的呢?或者说它是怎样使它的开发成功的呢?首先

它有一个自由移民政策,吸引了大批东部、欧洲和世界各地的移民,一些企业和

单位(如铁路公司)为了吸引国外移民,甚至还提供了旅差费等优惠条件。由于

对西部土地实行“先国有化、后私有化”的方针,移民所建立的农场得以在既没

有封建制残余又没有绝对地租的条件下自由地发展。此外,联邦政府在实施自

由宅地政策的同时,又对铁路、矿山、市镇、学校辅以土地授予、承认“先占权”等

措施,使交通运输、矿山开发、市镇建设、畜牧业等与农业并驾齐驱。1787年制定

的《西北条例》,不仅为西部各领地最终演变成为联邦的“平等的一员”规划了目

标和道路,也明确规定在西部所建各州只能实行共和制、不得实行强迫劳动,这

就在政治上为西部的自由开发提供了保障。


制定相关政策进行深层开发


在西部开发中,联邦政府十分注意把自己的政策和措施奠定在现代的基础

上,早在1785年的“土地法”中就专门为发展市镇教育保留了土地,1862年的

“摩利尔法”又为西部发展高等农业和实业教育拨付了专门的公地,1887年又通

过了专门资助农业实验站的“海琪法案”。针对西部初期开发中出现的森林砍伐

过分、水土流失严重、矿山开采混乱的情况,西奥多·罗斯福总统还在20世纪初

在世界上首倡自然资源保护,并为之专门成立了“自然资源保护局”制定了一

系列相关政策。这使西部大开发,随着时间的推移,由无序变为有序,由浅层转

为深层。


所以,当19世纪后期,在西部大开发的经典时期即将结束的时候,加利福尼

亚作为美国高科技产业的重要基地,也已在孕育和发展之中了。对推动该地区

高科技产业起了决定作用的加州大学、加州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就是在西

部开发的过程建立起来的。


中国的大西部,在资源和环境方面与美国有许多相似之处,我们希望美国

开发西部的经验和教训,也能对我们即将展开的西部大开发,有所借鉴。


返回目录


前苏联东部地区的开发

 

西伯利亚和远东是原苏联和今俄罗斯联邦的东部地区,总面积1276万平方

公里,占俄罗斯领土的75%。这里的资源极为丰富,其中尤以燃料动力资源、水

力资源、森林资源和矿物资源著称。但是,同西部地区相比,东部工业发展水平

落后,地区发展不够均衡,与相对发达的西部地区形成了鲜明对比。于是工业东

移迫在眉睫。


全国均衡发展成为一贯战略方针


前苏联真正自觉地、有计划地对西伯利亚和远东的正规开发始于十月革命

后的20年代末期,根据列宁当时提出的工业布局基本原则和理论,迅速发展东

部地区,调整改造西部地区,资源综合开发,全国均衡发展成为后来前苏联在生

产力布局方面所一贯采取的一项重要的战略方针。前苏联对东部地区的开发和

工业的大力东移是在二次大战期间和战后时期,特别是在西部欧洲地区资源日

趋枯竭之后,更加快了工业东移的速度。


前苏联时期,对西伯利亚和远东的开发经历了四个大的阶段。战前的三个五年

计划时期是东部开发的起始阶段。这一阶段,前苏联从实行工业化的需要出发,

提出调整全国工业布局的最重要任务,就是加速东部地区的工业发展。经过10

多年的努力,在东部地区建立起了前苏联第二大煤炭钢铁基地,即乌拉尔-库

滋涅茨克煤炭钢铁基地。这一基地的建立为有计划地将工业重心逐步东移并消除

新开发地区的落后面貌创造了条件。同时,以该基地为核心,东部地区的机器制

造业、化学工业、轻工业和食品工业得以迅速发展起来。


加速发展,将能源生产和高消耗部门向东转移卫国战争时期是东部在非常时期的

非常开发阶段。一方面战争的爆发使工业东移的时间表大大提前,经济转入战时

轨道,西部工业以空前的速度加快东移,另一方面,适应战争的需要最大限度地

利用当地资源,迅速建立起一批全新的轻重工业企业,使东部成为抗击法西斯侵

略的巩固后方。战争期间,东移的企业和新建的企业在东部地区形成巨大潜力,

为战后工业布局的进一步东移创造了条件。


战后从50年代开始到80年代中期,东部开发进入了加速发展阶段,这一阶

段也是把前苏联能源生产部门和能源耗量大的部门由西向东作战略转移阶段。

50年代,前苏联在东西伯利亚安卡拉河上建设了安卡拉-叶尼塞大型水电站,

推动了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和伊尔库茨克州生产力的发展;60年代中期,

开发了西西伯利亚油气田,以该油田为中心,建成了全苏最大的石油天然气基

地,前苏联实现了石油天然气中心由西向东的战略转移。同时,在大力发展燃料

动力工业和原材料采掘工业的基础上,带动了一大批耗能型工业部门的发展;

70年代,前苏联又投资铺设了通向太平洋的第二条交通大动脉------贝阿铁路,

资源开发的重点逐步移向近北地区;80年代,制定了东部资源综合开发规划。根

据这一规划,东部地区将建成全苏最大的燃料动力生产基地、耗能型产品生产

基地和出口产品生产基地,进而形成东、西部“两大经济地带”的工业地域结构

新格局。


8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前苏联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特别是前苏联的

解体,东部开发基本已处于停滞阶段,至今并未拿出开发的新方针。


双重开发目标反而加大了东西部差距


总体来看,前苏联时期对西伯利亚和远东的开发已达到相当的规模和水

平,也取得了明显的成就。与此同时,前苏联在东部开发中也付出了上万亿卢布

的巨额投资和高昂的人力物力代价。东部地区恶劣的自然地理条件、劳动力缺

乏和不稳定、开发资金不足等一系列外在的困难影响和限制了开发效益,而且,

60---70年代的开发战略实施过程中,前苏联提出了双重开发目标,出于与美国

的全面抗衡和争夺,开发的军事目标先于经济目标,与其整体的经济发展战略

相同,东部开发中坚持的也是优先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的方针,这使得

前苏联原本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和工业部门结构,在生产力东移和东部开发过程

中,不但没有得到改善,反而进一步加强。迄今为止,东西部地区之间在社会经

济发展水平方面仍存在较大的差距,东部没有形成能够保证本地区经济持续发

展和增长的内在潜力,其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东部只是处于西部的

原料提供地的地位。


返回目录


巴西北部地区的开发

 

巴西是面积和人口均居世界第5位的发展中国家。战后以来,经过历届巴西

政府的努力,特别是经过1956~1961年经济飞跃和1968~1973年经济奇迹后,巴

西已成为世界第8经济大国。但巴西同许多发展中国家一样,存在着严重的地区

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困和收入分配两级分化的问题,这是巴西21世纪经济发展

所面临的严重挑战。


巴西可划分为五个地区即东南部、南部、东北部、北部和中西部地区。前两

个地区发达,后三个地区落后。三个落后地区面积占全国面积的82.4%,人口占

42.4%,但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2\%。东南部地区人均产值为东北部地区的

3.26倍。地区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制约了巴西经济的发展,影响了市场的扩

大,加剧了贫困和地区收入的差异,形成了两个“巴西”,影响了巴西在国际上的

大国形象。因而,历届政府都十分重视对落后地区的经济开发。


巴西对落后地区的经济开发可以分为宏观战略开发和政策性开发,前者是后者的

基础,两者缺一不可


在宏观战略开发中,联邦政府是开发的主体。1956年库比契克政府执政后,

制定了完成巴西人民迁都的百年宿愿,在短短几年的时间中动员了全国的人力

和物力,将首都由经济发达的里约热内卢迁往经济落后的中部高原------巴西利

亚。在修建新首都的同时,修建了由巴西利亚通往落后的东北部和北部地区的

公路。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巴西利亚已经成为有近200万人口、10个卫星城的政

治文化和商业中心,有力地促进了中西部地区的经济的发展。


1967年,为了开发北部地区,政府颁布法令在亚马逊地区建立马瑙斯自由

贸易区,对于投资设厂的企业以免除进口税、减免所得税和商品流通税吸引外

资和国内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投资。经过几十年的努力,马瑙斯已经成为巴西

电视机、钟表、摩托车和眼镜(光学仪器)的主要生产基地,年产值达到 100亿美

元,成为北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一颗明珠。


1970年,巴西军政府在“2000年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目标的引导下制定了

全国一体化计划,试图将落后地区纳入国家现代化进程,.同时制定了鼓励北部

和东北部农工业发展和土地分配计划,将东北部落后地区的农民迁移到在亚马

逊地区修建的长达5000公里的公路沿途,开发经济。尽管该计划由于种种原因

失败,但这无疑是政府对落后地区开发的一种战略尝试。


巴西根据本国的国情,采取了政府投资支持、因地制宜、发挥相对优势、强

调农业开发,但不放弃资源提供的发展机会的政策


巴西土地面积辽阔,人口少,地处热带和亚热带,一年四季均适合农业种

植,发展农业是巴西的相对优势;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出口占出口总额的

30%以上;多种产品在国际上居首位。政府在促进落后地区农业发展时的主要

举措是:政府修建水灌地,以低息贷款形式分配给落后地区的无地或少地农民

和向农民提供由巴西农牧业研究公司研究的良种和先进的种植技术。


地区性税收优惠政策有利于落后地区吸引外资,加快发展


巴西在开发落后地区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税收战。尽管巴西存在一

个全国统一的商品劳务流通税,但由于经济发达地区基础设施完善,技术水平

较高,因而外国投资往往在经济发达地区投资。落后地区由于缺乏必要的条件,

接受的投资少。它们认为统一税率不合理,影响落后地区的开发。


1996年外国汽车企业决定在巴西投资100亿美元,引发了各州之间的税收

战。各州竞相出台无偿或低价转让土地、减免所得税、若干年免交商品劳务流通

税等优惠政策。由于这些优惠政策,在东北部有6个州得到外资企业的投资,取

得了发展。


目前巴西国内对于利用税收政策开发落后地区的评价褒贬不一。前财政部

长诺布雷加认为“税收之战是难免的,在某种情况下是健康的。问题是这种战争

要延续多长时间,要防止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落后地区两败俱伤”。巴西制鞋协

会主席德保拉认为:“通过减免税,再加上廉价的劳动力,制鞋的成本可以减低

20\%,提高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扩大出口。”“可以改变巴西经济不合理的地理

布局,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异”。


但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税收之战的结果仅仅是经济区域分布的转移,对于

经济整体的发展并没有产生重大影响”。此外,一些经济学家还指出,税收下降,

州政府投入增加,收入减少,最终结果难以预料,因而具有相当的风险性。


巴西对落后地区的开发已经有50余年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从思想上要对落后地区开发的意义有足够的认识,没有对落后地区的开

发,现代化就是不完整的;政府必须在投资上向落后地区倾斜,“输血”是绝对不

可缺少的,“白手起家”不能用于西部地区开发。巴西在解决东北部地区的干旱

问题上,1986年就计划投资40亿美元;必须充分发挥落后地区的经济优势,因

地因资源环境进行开发;实施最为优惠的财政税收政策,否则,在市场经济条件

下,外国资本和经济发达地区的资本难以进入;开发将成为一句空话;必须加强

科学地可行性开发研究,切忌盲目上马项目,同时必须强调可持续发展,重视环

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科技部和农科院加快研究适合落后地区经济开发的新技

术,在农业方面研究适合落后地区的优良品种和先进的耕种技术;落后地区经

济的开发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有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

防止急于求成。


                           (《有关西部大开发》主要节录于中国航空学会通讯总第193期)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