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力学学会会讯 第1期 (总第220期)


目  录

学术报告

1. 历史的启迪和重大科学发现产生的条件 周光召 (1)

学会活动

2.中国力学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第二次全体会议纪要 (16)

3. 第六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纪要 (17)

4. 中国力学学会、中国化学会流变学专业委员会颁发首届“中国流变学青年奖” (18)

5. 中国力学学会力学科普工作委员会1999年常委会会议纪要 (19)

6. 第八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纪要 (19)

7. 第一届结构工程国际会议纪要 (20)

8. 岩土力学新计算方法研讨班简讯 (21)

简讯

9. 《力学学报》荣获“国家期刊奖” (21)

10. 《力学学报》首次被美国SCI收录 (21)

11. 白以龙先生荣获第二届周培源力学奖 (22)

12. 力学界新当选的两院院士 (22)

13. 环境科学专家指出从长远看北京市内河段治理工程存在生态环境损失 (22)

14. 中国科学院力学所动态 (22)

地方学会

15. 云南省力学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纪要 (24)



返回目录


历史的启迪和重大科学发现产生的条件

本文系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1999年10月18日在杭州召开的中国科协 首届学术年会开幕式上所作的学术报告

周光召

 

江泽民主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

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21世纪初叶,将是中华民族以坚定的步伐走向世界,自立

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关键时期。中华民族的复兴要求科技先行,

要求涌现出有世界领先水平的重大科技创新。


我国当前迫切要求解决的是科技和经济的紧密结合问题,

是将科技创新成果迅速有效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同时,我国的进一步发展,也需要更多更好的自主知识产

权,需要振奋民族的自信心、实现以弱胜强、后来居上。因此,

需要在中国的大地上出现重大的科学发现。


本报告将仅就第二个问题发表一些看法。

一、重大科技创新产生的外部条件正在逐步形成

以下几个方面的情况说明,我国重大科技创新产生的外部

条件正在逐步形成。

(一)国家加强了科研经费的投入

前一段时间,科研和教育的经费投入不足,成为我国发展

科技事业的瓶颈。但是,近几年来,情况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

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从各方面加强了科研

和教育经费的投入。而且,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科技的重要

性日益为社会所认同。可以预计,中央、地方和企业对科研经

费的投入都将不断地增长。


科研经费只是获得重大科研成果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

件,不是绝对的条件。在目前的大好形势下,我们应当更多地

注重其他一些条件的创造。

(二)对科技已产生重大的社会需求

中国在下一世纪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产生了对科技的重大

社会需求。例如: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

发展已成为紧迫任务;现在我国农产品成本过高,质量和品种

不足,效益低下,农民的收入不能提高,所以对农业科技产生

了新的压力;当前工业结构还不合理,管理也不尽完善,市场

竞争力不强,有大量的企业亏损,所以迫切需要新的技术,同

时需要改善产业的结构,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强科学的预

测和管理;当前就业的形势严峻,也需要开辟新的就业途径。

中国在下一世纪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主要集中以下一些方

面:

1.人口老龄化和就业困难

我国的人口现在仍在增长,本世纪末要接近13亿,下世

纪中叶可能达到16亿。而超过60岁的老龄人口,现在已经占

到人口总数的10%,超过65岁的已经占到7%,表明我国社会

现在已经开始进入老龄社会。


现在第一产业劳动力大量过剩,在农村和矿山都可以看出

来;第二产业劳动力也过剩。很多国有企业都出现下岗的问题,

所以就业问题会长期困扰我们国家和社会。


如何准备好中国进入老龄社会和解决中国的就业问题,是

下世纪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2. 农业方面的问题

近年来,耕地面积在减少。我国土地面积虽然很大,但是

大量的土地都是在西北部,而西北是干旱区,每年降雨量不超

过200毫米,光这个地区就占了全国面积的1/4。国土虽大,

真正可利用的土地并不多。


北方的干旱情况,一直延续到华北。黄河断流情况日趋严

重,从1991年开始,断流的时间在逐步的上升,断流的长度

也是在起伏,现在略有上升的趋势。所以干旱化使得90年代

黄河中上游天然径流量比50年代减少1/4,将近24.4%。在自

然过程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下,下游的实际径流量减少68%,

这样,就造成黄河连年断流,每年的经济损失现在已经超过100

亿元。


耕地面积在缩小,需要提高单产。但是在单产的问题上,

我们曾经经过了第一次突破,就是矮化的品种,产量提高两三

成;又经过第二次突破,70年代,杂种优势,产量又提高了20%;

从80年代到90年代还没有出现重大的突破。现在正在酝酿重

大的突破,超级稻也很有苗头。我们必须要在这方面有新的突

破。不然,在耕地下降而单产徘徊的情况下,没有办法养活16

亿的人口。

3. 能源方面的问题

能源中很重要的是石油。在前一段,在我国工人和科技人

员的努力下,中国从无油国到自给自足。至1993年以前,中

国都是石油的出口国,但是从1993年以后,就变成石油进口

国,而且现在供需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估计到2010年石油

年缺口将达到1亿吨,天然气年缺口将达到400亿立方,相当

于0.4亿吨石油,所以到2010年很可能中国将缺1.4亿吨的

石油。


中国的能源水平还是很低的,按照小康水平,人均装机现

在应该有1千瓦,中国才有0.22千瓦。美国现在人均有3千

瓦,法国2千瓦,日本1.77千瓦。中国的能源还需要大的发

展。能源的发展主要依靠煤,但煤带来很多环境、运输等等方

面的问题。

4. 环境方面的问题

我国环境局部有所改善,但是总体还是趋向恶化。


现在出现河湖干枯,土地沙漠化、盐碱化,草地退化,生

物多样性减少;这些都是我们现在面临的严重的环境问题。在

前几年出现沙尘暴,大家还记忆犹新。沙尘暴发生的次数随着

年代变化在不断增长,到80年代已经比50年代增长了将近3

倍。全国空气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其中北京已经名列第

二位。我想杭州是非常好的,没有在名单之内,而且是中国空

气最干净的城市之一。1998年国际卫生组织公布了全球空气

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依次是太原、米兰、北京、乌鲁木

齐;莫斯科、兰州、重庆、济南、石家庄、德黑兰。其中我国

占了7个,而北京名列第三。


1998年全国一半以上的城市降水的年均 PH值低于5.6,

酸雨的覆盖率已经超过国土面积的30%以上。以长沙、南昌、

怀化为中心的华中酸雨区是全国最严重的酸雨区,其中心区年

降水的 PH值已经低于4.0,低于国际历史上出现的最低的水

平,酸雨的频率已经高于90%。


现在海洋上大量的出现赤潮,在渤海湾,1998年9月份

出现大面积的赤潮,面积高达2000平方公里,而且由于海水

环流的关系,赤潮很难消退,造成在海底出现了无生命区。

在局部的地方,土壤污染也很严重。如北京南郊土壤中,

铅、铬和汞含量1997年比1987年都有大幅度的提高。这是由

于种种的原因所造成的。其中,,汞的污染有一部分是我们祖先

留下来的,因为我们祖先建筑房子的时候要用很多的汞,所以

北京汞污染最严重的是在天安门建筑群附近。

5. 面对信息社会的挑战

现在世界已进入信息社会。我国信息产业的核心------亚微

米微电子技术、 CPU的芯片和电脑的操作系统,现在完全由外

国公司控制;重要的电脑和网络部件、外设、传感器和应用软

件,没有知识产权;信息资源的建库、传输和处理技术远远落

后;电脑和网络的应用刚刚起步。我们要在信息社会迎头赶上,

必须要解决这些问题。


现在网络发展得非常之快,1999年1月在世界上已经有

4000多万台机器是联在网上的,而到了1999年7月,经过半

年就提高到5600万,说明它的发展速度是非常之快的。

我国的 IT业,1998年上半年高速增长。其中(据信息产

业部统计数据)邮电通信业完成 113.9亿元增长37.7%,信息

产品完成2248亿元增长26.2%,固定和移动电话二季度平均

放号250万户,电话普及率达9.55/100人(城市27.5/100人)。

但是,效益在下滑。效益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硬件的产品降价,

毛利很多,(如微机不到5%)。出口也在下降。有的地方片面

追求高投入、大规模,不重视提高网络运行的水平,优化网络

的结构,充分运用原有的设备。根本原因是重硬、轻软;重规

模、轻效益;重引进,轻消化吸收。不理解信息资源是信息社

会的血浆。


上边我们看到了中国在下一世纪所面对的很多重大问题,

这些重大问题都需要我国的科学家和工人、农民一起寻求一个

独特的解决办法。

(三)中国人有智慧和创造力

中国有世界最多的人口和青年,如果没有知识、没有科学

态度和科学方法的训练,人口多就会成为严重的包袱,但是反

之就将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生产力和创造力。发挥中国人的智

慧和潜力是实现我国第三步战略目标唯一的依靠。


发展科教事业,提高全民素质,是实行科教兴国战略的首

要任务。中国人是有智慧和创造力的,这是毫无疑义的,从中

国古代技术的成就,华裔学者和中国留学生的贡献,建国以来

中国学者所做出的成绩,都可以看到这一点。

1.中国古代技术的成就

公元前5000多年的西安半坡人已会制造彩陶。传说,黄

帝统一华夏后,制造了黄钟,其长度和底面积作为标准度量单

位,其发声作为基准音;苍颉创造了文字;螺祖发明了养蚕制

丝。但这些传说还没有找到考古的证据。


夏朝冶铜业有很大发展,到商朝,铜器大量地出现在贵族

生活中间,还出现了青铜武器。在龟甲和商代铜器上刻有古代

文字3500多个。当时天文学家还观察到一颗超新星的爆发,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记载。在纺织方面,已经有了结构复杂的提

花机。周朝开始了筹算,卜师们写出了《易经》。


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百家争鸣,学术繁荣的时代,出现了

一大批思想家,如老子、孔子、墨子、庄子、孟子、孙子、屈

原等等,对我国社会后来的文化、政治、军事、哲学、伦理等

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一时期,在科学技术方面出现了名医扁

鹊、名匠鲁班、曾侯乙编钟,建造了都江堰,写出了山海经、

禹贡、周髀算经、黄帝内经、天文星占、考工记等重要著作。

16世纪之前,中国发展了许多卓越的技术,在世界上处

于先进地位。中国不仅贡献了四大发明,为世界推动了资本主

义早期的发展,而且在农业、建筑、地理、陶瓷、冶金、医学

等一系列领域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对世界作出了无愧于中华

民族的贡献。在天文观测、数学计算、资源探测、环境保护等

方面也有重要的发现、观点和成果。


中国过去是出口技术的,不像现在是引进技术。根据李约

瑟教授研究的结果,从汉朝到明朝,中国传向西方的发明,除

了火药、造纸、活字印刷、指南针四大发明以外,还包括像巢

丝、纺丝、提花机、铸铁技术、弩、水利石碾、船尾方向舵、

水排、龙骨水车、风扇、簸扬车、瓷器、独轮车、马蹄铁掌和

马镫、走马灯、游动常平悬吊器、深钻技术、弧性拱桥、铁索

吊桥、竹蜻蜓等等。像瓷器,特别像铁索吊桥、深钻技术,在

当时是最先进的技术。

2. 华裔学者和中国留学生的贡献

到目前为止,已有五位华裔物理学家和一位台籍化学家获

得了诺贝尔奖。他们是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李远哲、朱

棣文和崔琦。


早期的留学生,如吴有训、赵忠尧等都是在创建新中国的

科学事业方面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都作出了极杰出的有资

格竞争诺贝尔奖的成果。


已经有相当一批华裔科学家和留学生由于科学研究上的突

出贡献,得到过世界级的奖励。

3.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科学家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科学家也作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

在被封锁的条件下,中国科学家自主地发展了两弹一星,

解决了国防方面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国民经济中若干重大科

学技术问题。如大庆油田的发现;最早完成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在数论、数值计算方法、数学定理证明、理论物理、凝聚态和

准晶、高能物理、高分子化学、太阳磁场、杂交育种、古生物

学、地质和生物调查、资源勘探和环境保护、断手再植、临床

医学等方面都有杰出的工作。这些都说明,中国人是有智慧有

能力的,是完全能够在下一世纪做到后来居上的。


但是值得深思的是,尽管经过许多人的努力,有了过去这

些成绩,但是,完全领先、开时代之先河、开创性的科研成果

和重大的科学发现,特别是基础研究领域的成果,到今天还没

有在中国的土地上产生。


中国在世界的复兴需要创造第一流的科研成果,什么时

候,在中国土地上能够出现领导世界科研潮流的、开辟全新研

究领域的一流的科研成果?为达到这样的目标,我们还缺少什

么样的客观和主观条件,需要创造什么样的氛围和环境?这就

是下面我希望和大家来共同探讨的问题。

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带来的启迪

本世纪最富创新力的科学发现是相对论、量子力学和基因

双螺旋结构。最有社会影响和带动力的科学工程是制造核武器

的曼哈顿工程和阿波罗登月工程。


中国在被封锁的条件下,也成功地研制了两弹一星,振奋

了国威军威,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中国人的自信。

我们应当分析这些成功的经验,从中得到启迪,创造重大

的科学发现得以产生的环境和条件。主要讨论以下四个问题:

(一)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

1.英国是最早的世界科学中心

直到十九世纪末,英国作为世界上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和

占有大量殖民地的国家,在科学发展上起着带头作用。英国是

力学、电磁场理论和进化论的创始地。英国人首先发现电子和

原子结构,所以直到本世纪初,英国仍是当时世界科学的中心。

这是和英国当时的经济和政治地位相称的,这也说明,有了经

济的发展,社会对科学的支持,这个地区或国家,就有条件成

为发展世界科学的中心。


科学没有国界,是人类共同发展共同享有的成果。在英国

成为世界科学中心的同时,欧洲各大国都对科学发展作出了重

要的贡献。十八和十九世纪,英国人焦尔和德国人赫尔姆斯创

立了能量守恒的热力学第一定律,法国人卡诺发现了热力学第

二定律。英国人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俄罗斯人门捷列夫发现

了元素周期表,德国人开创了有机化学,他们都对化学的发展

作出了贡献。分析动力学是法国人拉格朗日、爱尔兰人汉密尔

顿和德国人贾寇比共同发展起来的。


同时,欧洲一直注重数学的发展。数学的发展不需要很多

经费,而是需要创造性的环境和思维。早在十七世纪和牛顿同

时代,就有德国的菜伯尼兹,独立地发现了微积分。到十九世

纪,尽管英国当时的经济是最发达的,欧洲大陆的数学已经超

过英国,出现了 Gauss、 Riemann、 Laplace、 Poincare等

杰出的数学家。


在十九世纪末,出现了物理学的危机
。人们曾经认为,到

十九世纪下半世纪,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的理论都已成

熟,能够解释所有有关的物理现象。这种乐观的看法很快就遭

到了新的挑战。


在上世纪末,由于法国人发现放射性物质,德国人研究了

黑体辐射频率分布,美国人发现光速不随地球相对于太空的运

动而改变等等现象,这些现象都不能够用已发展出来的原有的

理论来解释。在这种危机下,出现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


二十世纪初期的三十年,最重要的理论发现有相对论和

量子力学,对物质结构的认识深入到原子的层次。

1905年德国人爱因斯坦在研究运动物体的电动力学时,

提出了相对论和光速不变原理,确立了质量能量等价和时间空

间变换关系,完全改变了牛顿力学的世界观。1915年爱因斯

坦提出了关于重力的广义相对论。


在本世纪的重大科学发现中,相对论比较特殊,因为它基

本上是由爱因斯坦一个人完成的。无疑,爱因斯坦的个人天才

在这里边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这和其他科学发现的环境条件不

同,是可遇不可求的。


值得指出的是,爱因斯坦发明狭义相对论和成功解释光电

效应时,只是一个专利局的职员,没有受到大学或研究机构的

重视。当时他想在大学和研究机构申请一个职位都没有得到,

处于一种不得志的状况,这是很值得我们注意的一件事。


关于量子力学的发现,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1900年德

国人普兰克首先提出光的量子论。1905年德国人爱因斯坦用

光量子论解释了光电现象。1913年丹麦人玻尔提出电子轨道

的量子化,用它解释了原子结构和原子光谱。1916年俄国人

索默菲得(A Somerfeld)改进了玻尔模型,计算了电子的椭

圆轨道。1923年法国人德布洛衣提出电子也是一种波动。1925

年德国人海森堡引进矩阵作为力学量,德国人波恩、约当和海

森堡建立起量子矩阵力学体系。1926年德国人薛丁格提出量

子波动力学,证明波动力学和矩阵力学等价。同年,波恩提出

了波函数的统计解释。1927年德国人约当和英国人狄拉克证

明了普遍的变换定理,海森堡提出测不准关系,从而量子力学

理论的构建就完成了,并迅速成功地应用于原子、分子和固体

结构的研究,得到了很多重要的结果。


量子力学发展的速度虽然很快,却是在激烈的学术争论中

展开的。薛丁格和爱因斯坦长期不同意海森堡的理论和波恩的

统计解释。爱因斯坦甚至终身都不认为量子力学是一个完备的

理论。

2. 德国在本世纪初成为世界科学的中心

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是本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发现,从上面列

举的情况看,各个欧洲国家都有参与,主要部分则是德国人完

成的。这就说明,世界科学中心在本世纪初由英国转移到欧洲

大陆,主要是到了德国。


德国为什么在本世纪初能成为世界科学的中心?


德国在当时并不是经济最发达的国家。量子力学发现时,

就是1925年左右,德国正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失败后经济特

别困难的时期。正是这种经济形势导致了三十年代法西斯的上

台。当时,德国科学家的生活和工作条件都是很差的。可见,

在条件不够好的地方也可以产生最重要的科学发现。


当时德国为什么能够做到这一点,因为它有学术传统和优

势。


德国有长期尊重知识、尊重科学的传统。德国洪堡大学

最早设立专门从事研究的实验室,成为其他国家大学效仿的样

板。同时,德国率先成立了马克斯·普兰克研究所和若干大学

的研究中心:如柏林大学、哥廷根大学、慕尼黑大学、莱布尼

兹大学等。集中人才资金,同时也形成了很好的学术传统。

德国有开放和吸引人才的传统。德国在希特勒上台以前,

大学采取开放流动的政策,吸引了大批犹太族的科学家去德国

定居和学习。爱因斯坦、波恩等都是犹太族人。同时,德国鼓

励国际的学术交流,人员的流动,吸引大批的外国留学生。美

国的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氢弹之父特勒、著名的匈牙利科

学家冯诺曼、魏格勒,著名的俄罗斯科学家朗道等,年轻的时

候都曾在德国留学过。


同时,德国当时积极培养和选拔青年。我们仍以海森堡为

例。他1920年入慕尼黑大学,师从名教授俄国人索默菲得(A

Somerfeld),1923年即获得博士学位,其间(1922∽1923年)

由索默菲得推荐,转至哥廷根大学,师从著名的波恩(M. Born)

教授。海森堡在哥廷根大学毕业后即获得资助去丹麦哥本哈

根,在原子结构量子论的创始人玻尔(N. Bohr)教授处工作了一

年,至1924年回到德国。海森堡自己说,他从慕尼黑学到不

怕困难的乐观主义,从哥廷根学到数学(因为当时数学的最主

要的大师都在哥廷根),从哥本哈根学到物理(因为波恩是原

子结构的创始人)。这为他在1925年发现量子力学打下了坚实

的基础。他发现量子力学时年仅24岁。


哲学的突破和指导作用。
在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突破的过程

中, 应该说哲学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牛顿力学出来以后,机械

论和绝对论在科学界成为了一种统治思想。德国在哲学上率先

脱离了这个束缚,发展辩证法和唯物论。德国从康德开始,一

直到黑格尔等,在哲学上率先脱离机械论和绝对论的束缚。科

学家都有很高的哲学素养。在发明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过程中

都涉及对认识论的哲学讨论。


理论联系实际。
相对论和量子力学都是理论上的发现。但

是德国理论物理学家重视理论和实验的结合,对当时物理实验

的前沿------原子光谱作了详尽的分析。如海森堡在发明量子矩

阵力学以前从事了大量光谱的分析工作,正是在分析光谱强度中

寻求如何解释光谱强度的时候,找到了物理量不对称这一量子

矩阵力学的关键。


数学领先。
德国在十九世纪末,数学已成为领先的国家,

产生了世界超一流的数学家高斯和黎曼等。本世纪初,最著名

的数学家是在德国哥廷根大学的希伯特教授,他提出的数学要

解决的难题有些一直到今天还在困扰着数学家。当时,定居德

国的理论物理学家中,有一批人如索默菲得和波恩在物理和数

学两方面都具有很高的素养。量子力学的发现与一批物理学家

掌握了当时最前沿的数学发展,如算子和希伯特空间有很大关系。


优良的学术传统。
哲学思想的指导和数学的领先、理论与

实验的紧密结合、学术思想的活跃和创新、研究机构的开放流

动、频繁的学术交流和激烈的学术争论、对年轻人才的吸引、

集聚和破格选拔,这些是德国当时成为世界科学中心的重要条

件。它不仅造就了海森堡一人,而是为发展世界科学造就了一

大批人。

3.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中心转移到美国

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科学中心转移到美国。美国利用未

受战争破坏的强大经济实力,从战争年代开始就大量吸引欧洲

和世界的人才,开展军事科研。战后,扩大研究规模,建立了

许多国家实验室和国家科学基金会,以军事研究带动尖端技

术,形成世界最强大的研究开发力量和世界的科学中心。


在战争年代,美国大量吸引了欧洲的人才,特别是犹太人,

开展了曼哈顿的计划,即在美国制造原子弹。曼哈顿计划开创

了科学大工程的先河。虽然美国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经费也

非常之充裕,但是曼哈顿计划因为原子放射性和军事保密的要

求都必须远离城市,要在高山和荒漠的地区进行。所以,开始时,

科学家在那里的工作也是非常艰苦的。


同样,在中国后来研制两弹一星,更是在艰难困苦的条件

下完成的。很多同志都知道,在青海的高原,在新疆的沙漠中

间,而且是在国家经济困难的时期,把这样重要的工作完成了。

这些大工程计划成功的条件是什么?使得这些计划成功的

基本条件是:

第一,是科学家和参与工作的全体人员的爱国心、使命感

和由此而来的献身精神和高度的责任心。这一点,中国科学家

完全是问心无愧的。我想,即使是美国在实行曼哈顿计划抢先

制造出原子弹的时候,那些科学家也是为了反对德国法西斯而

情愿抛弃原来自己的研究方向,投身到这件工作中来。

第二,是实行大力协同和强大有力的组织协调。这些大工

程都是非常之复杂,需要各方面工作的协调才能把它做好。一

个导弹,最小的部件发生问题,整个导弹就要出事。所以,每

一项工作都必须有条不紊、完全按计划进行,并且要按质、按

量、按时地完成,需要强大有力的组织协调工作。

第三,是人力、物力、财力的高度集中和统一指挥。在中

国,当时是调集了各个学校和研究所的有关专家集中去搞两弹

一星,国家在尽可能的条件下,集中了物力和财力,实行统一

的指挥。在周总理、聂帅统一组织下,协调了全国各个工业部

门、科研院所、解放军十万人以上的队伍,共同完成任务。

4.基因双螺旋结构的发现

美国虽然经济和科研实力雄厚,在战后也是世界的科学中

心,这是其它国家在战后无法与之比拟的。但是战后最伟大的

科学发现------基因的双螺旋结构,却不是在美国出现,而是在

遭受战争严重破坏的英国卡文迪什实验室出现的。这个实验室

在战后开创了分子生物学和射电天文学两个新领域,取得了震

惊世界的科研成果,再一次说明单靠物质条件好并不一定能最

快产生最好的科研成果。


早在十九世纪中叶,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

学说,奥地利生物学家孟得尔提出了遗传基因的假说,而在本

世纪初,美国生物学家摩根发展了基因的假说,明确提出,基

因存在于染色体上面。


基因的双螺旋结构是在二次大战后,欧洲还在医治战争创

伤的1953年,由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的物理学家克

里克和生物学家华生在观看了另两位英国物理学家对DNA结构

的X光分析照片后发现的,当年华生只有25岁。


为什么基因的双螺旋结构是由物理学家参与而不是单由生

物科学家发现的?为什么它不在当时最强盛、条件最好、有

深厚基因研究传统的美国产生?英国剑桥大学的卡文迪什实验

室为何能在战后经费困难的时期,连续作出了优异的科研成果?

英国卡文迪什实验室是物理学实验室,有长期科研的传

统,历任主任都是当时最知名的物理学家,二战前由发现电子

的汤姆生和发现原子结构的卢瑟福担任主任,长期从事原子结

构和原子核物理的研究,在这两方面的发展上作出过重要贡

献。这个实验室也产生过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大战期间,多数科学家放弃了原来从事的研究工作,加入

到为国防服务的行列,特别是参与发展核武器和雷达的工作。

二战后,原子能与核武器的发展,由于规模大,保密要求高,

不能继续在大学的实验室进行,各国都决定成立新的独立研究

机构。英国核物理研究工作由卡文迪什实验室分离出去,卡文

迪什实验室经费减少,面临科研方向的重新选择和确定。


战后,新任卡文迪什实验室的主任布拉格从实验室和英国

的国情出发,果断地决定将实验室原有的科研积累加以发展,

开辟新的研究领域。一是利用 X光衍射进行矿物晶体结构的分

析技术转来进行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分析,力图从分子的角度了

解生物的遗传和生命现象的本质。二是利用在二战中发展起来

的雷达技术,进行天文的观测和研究。


由一个以物理学前沿为主要研究方向的世界知名实验室,改

为利用物理学发展出的仪器和物理学家的思维方法,重点从事天文

和生物的研究,这个决定后来被证明是非常正确和极有远见的。经

过几年的努力,卡文迪什实验室在这两个新研究方向上都取得了划

时代的研究成果,开辟了射电天文学和分子生物学崭新领域。


战后一段时间卡文迪什实验室的主要成就是:在天文上发

现了类星体和脉冲星, Pyle和 Hewish因而获得了1974年的

诺贝尔物理奖。在分子生物上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 Grick

和Watson获得了1962年的生物和医学诺贝尔奖。在卡文迪什

实验室分子生物学方向上工作过的科学家中,还有好几位获得

诺贝尔奖。这就使得在战后困难的条件下,卡文迪什实验室重

新成为世界最重要的科学中心之一。

(二)重大科学发现产生的条件

1.科学中心领导核心的关键作用

卡文迪什实验室主任布拉格从学科交叉中发现了新学科生

长点,充分调动了实验室原有的技术力量,以很少的经费,

在困难的条件下开创了崭新的局面。英国开创了分子生物学和

射电天文学,以后在这两个领域又长期领先于世界,布拉格有

很大的功劳。这说明,科学中心领导核心的学术水平和战略部

署,对中心的科学发现起关键作用。

2. 既要只争朝夕,又不能急于求成

从1946年开始到1953年发现DNA的双螺旋结构,经历了

七年时间。对一个没有人进入过的崭新研究领域,只有信心坚

定又不能急于求成的领导人,才能始终不渝地给以支持,不断

地创造条件,开展学术研讨,寻找突破点。这样,才有可能在

不断进行科学积累,不断吸引和发现人才的基础上,作出突破

性的科学发现。


同时,在重大科学发现的客观条件已经成熟时,就要抓住

时机,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尽快地完成,取得应有的知识产权。

我国氢弹在原子弹爆炸后以世界最快的速度,两年另八个月的

时间研制成功,抢在法国人前面,在世界产生了很大影响,为

国争了光。

3. 产生重大科学发现的因素

以上的例子充分说明,物质条件在重大科学发现和重大科

学工程的实现上都只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二十世纪最

重要的科学发现并不是在条件最好的国家和实验室中产生的。

在有了基本工作条件后,提出明确目标和战略,在科学家群体

中形成使命感和凝聚力,创造促使创新思维产生的学术环境,

吸引优秀人才和选择学术带头人将起更关键的作用。

4.以弱胜强,后来居上

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实力上不仅现在不

及发达国家,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也不可能赶上。因此,不能

期望科研经费能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也不能说,因为科研经

费低于发达国家,就不能做出世界一流的科学贡献。在创造了

必要的物质条件以后,能不能重大创新,就完全取决于主观

能动性的发挥。我们必需从本世纪科学研究历史中那些以弱胜

强的范例里吸取经验,建立信心,充分调动中国人的智慧、组

织力量和协作精神,完成历史赋予的使命。

5.科学发现的偶 然性和必然性

产生重大科学发现当然有一定困难,因为重大的科学发

现,一般是在学科交叉的生长点上出现。它不是按照常规计划,

在可预见结果的情况下进行实验和逻辑推理能够得到的。计划

只能在原有的科学原理框架内制订,科学家个人又受到知识面

狭窄和学科传统观念的限制,多数人很难有观念上的突破。

通常在探索过程中要出现多次的失败,在失败中可能发生

偶然出现的现象,其中包含启发新思想的萌芽。只有不怕失败,

观察敏锐的人才能在单调重复的试验中注意到新的现象或思想

的萌芽,并将之发展下去。


科学发现的时机一旦成熟,发现就成为必然的,在世界上

由哪一位科学家发现则是偶然的。只有那些及时抓住机遇的科

学家,才能成为最初的发现人。大家知道,科学发现必须成为

最初发现人,成为第二位就没有什么太大的价值。在科学上只

有第一,没有第二。

6.有创新力的科学家必备的素质

首先包袱要少,失败不怕人笑话。不受原有思维方式和原

有理论的束缚,敢想敢干,对新事物非常敏感,有强烈的好奇心。

身体要相对健康,精力要充沛,工作要非常努力。我们可

以看到,世界上一些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每一天的工作时

间都超过16小时以上。


不要受各种社会和家庭事务的干扰,脑子高度集中,日夜

处于创新的临界状态,从而容易作出重要成果。

7.自信、善于学习和做好战略选择是有所发现的基本条件

我们要有严格的科学态度,掌握先进的科学方法,在此基

础上建立起充分的自信。自信不足,不敢碰难问题,满足于跟

踪模仿是巨大的思想障碍。在我们科技界中间,现在仍然缺乏

自信。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课题,基本上是国外提出来的,国

内只有很少的人有充分的自信,敢于提出国外没有提出来的问

题。


要善于学习,既要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进,不因为无知

去重复人家已经做过的工作,但是又不盲从权威人士的意见。

如对克隆动物,过去的权威人士就一致认为成年动物的体细胞

是不可能克隆的,很多人就相信,根本不去试探,直到英国人

做出来以后,现在克隆才成为世界重要的研究方向。


要从自身的实际条件出发,做好课题方向的战略性选择。

要扬长避短,着力发现学科的新生长点和突破点,集中力量,

坚持不懈,才有收获。比如,我们的经费没有像国外多,就要

像布拉格那样找经费需要比较少,但是有巨大前景的科研方

向。在这方面,有经验的学科带头人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8.要有创新的学术集体

最后,要在开放流动的环境下,建立能够不断创新的学术

集体。要有追求真理、实事求是、崇尚道德的精神。科研人员

来往要频繁,学术争论气氛要热烈。通过各种学术观点的激烈

竞争,单个学科的深入开拓,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才能形成

良好的科学生态环境,实现科学系统的协同进化,科学家个人

也才能在这个环境中激发出创造力和新思维。

(三)重大科学发现的社会和学术环境

1. 哲学和科学方法论的作用

当前,科学前沿研究的对象多半是复杂的系统,很多对象

具有无穷多自由度,过去常用的科学方法和思维方式都是对简

单对象的,很可能是不够用的,必需进一步发展,才能处理复

杂系统,


因此要加强对哲学特别是认识论的研讨,加强科学方法

论、数学及计算方法的研究。观测仪器是发明新现象的先导,

要重视新仪器和实验手段研制。

2. 逆境促人奋进

许多人在还没有获得建树时,渴望得到社会的承认,得到

社会稳定的职业和社会地位,有一股拼劲。但是一旦拿到永久

职位和职称,就不再努力,缺少内在的动力去攀登科学的顶峰。

逆境常能促使人奋发图强,条件过于优越,反而可能使人懈怠。

现在还没有得到社会承认,没有进入重点课题和项目的科技工

作者不要灰心,很可能将来出现重大创新的部分科学家是那些

身在内地,没有得到国家重点资助的科学家。也希望那些得到

国家重点资助的科学家要特别的努力,不然就对不起社会、对

不起国家。

(四)青年如何才能成为科研的主力军

1.青年要成为科研的主力军

青年最有条件具备上面所说的素质和条件,因为他们包袱

很少,敢想敢干,因而可能有创新活力。但是,青年要想有

所发现,就必需刻苦学习和锻炼。科学研究没有捷径可走,要

不断地尝试、失败、再尝试、再失败,经过千锤百炼,直到最

后取得成功。只有从心理、身体、知识和能力准备好的青年,

才能在一个关键的时刻抓住机遇,实现理想,作出重大科学发

现的成果。

2.搞好老中青三结合

一个好的科研集体中,老、中、青科学家各有各的作用。

他们互相支持,共同协作,才能形成思想活跃,干劲十足,经

验得到继承,技术不断发展,科研方向始终处于前沿的集体。

当前,在着力培养和选拔年轻科技干部的同时,要充分发

挥中年科技工作者的骨干作用和老年科技工作者的指导作用。

3.发挥中年科技工作者的骨干作用

有造诣的中年科学家已经得到社会的承认,现在承担了很

多重要科研项目的领导任务,是多数科研题目的负责人。在没

有经过识别,也没有更好识别机制的情况下,社会应当将这些

主要职责交给中年一代,而暂时还不应交给品质和能力尚未充

分显现的青年。

4.老师的作用

很多时候,年青人作出的工作还不完善,需要有经验的科

学家给以加工。如量子力学的完整理论,就是在海森堡的老师

波恩带领下完成的。常常,年青人的才华要由有经验的科学家

来识别,加以培养和鼓励,才能得到发挥的机会。一个成功的

年青科学家身后,都有一些值得称道的老师。很多科学大师,

如玻尔、波恩、布拉克、费米等,在他们生命的后期都带出了

一大批杰出的青年科学家。

(五)由此得出的结论

在科学发现的过程中以弱胜强,后来居上是可能的。关键

是要充分发挥科研单位和科学家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主动、自

觉地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寻求突破的新途径。要紧紧抓住人

才、战略和学术环境三个环节。

1.人才

要着力选拔有战略眼光和管理能力的领导班子和学术带头

人。特别要注意选拔青年科技人才进入领导班子和成为学术带

头人。


要注重学科综合交叉,形成相关学科人才的临界数量和质量。


人才应从全国和全世界选拔,进行公开招聘,逐步打破目

前由本单位人员中提拔教授和研究员的作法,实现完全的开放

流动。


要在给科研重担和开放流动的环境下,加强对年青科学家

的识别、培养、选拔和使用。

2.战略

根据科学前沿发展趋势和国情,在学科交叉的生长点上,

扬长避短,以超越为目标,有选择地制订独特的发展战略。

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以跟踪为目标,必需瞄准新生长点,探

索新的研究方向和实现途径。


不要急于求成,拔苗助长或施加过大的行政压力。要强调

科学研究集体内部的压力和动力。在加强竞争的同时,要保持

相对宽松的学术氛围。

3.学术环境

建立创新思维得以萌发和实现的学术集体。集聚优势人

才,展开学术争论,加强学科交叉和跨学科协作,提倡科研道

德和优良学风。

处理好竞争与协同、个人与集体、学术带头人与助理工作

者、战略的严肃性和战术的灵活性、单科深入与多科交叉、学

科发展与国家任务、规定项目和自由探索、老中青三结合、稳

定和流动、理论和实验、科学和哲学、科学和技术、学术水平

和市场价值等等关系。

三、结束语

中国正处于经济起飞的前夕,处于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关键

时期,社会对科技已有强大的需要。这种需求,正如恩格斯所

说,将比十所大学更有力地推动科学的发展。

这是一个需要在中国大地上出现伟大科学家,也一定能出

现伟大科学家的时代,是有使命感和责任心的中国青年科学家

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只要充分发挥我们的智慧和主观能动

性,选好发展战略和领头人,团结协作,艰苦奋斗,做到以弱

胜强,后来居上是完全可能的。让我们为此而共同努力。


返回目录


中国力学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第二次全体会议纪要

1999年12月18日在中科院力学所召开了中国力学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常

务理事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出席会议的有:白以龙理事长,副理事长:洪友士、

陈滨、杜善义、方如华、杨卫,秘书长:苏先樾,常务理事:陈福厚、程昌钧、

符松、黄永念、霍永基、姜弘道、李潜、李家春、罗纪生、梅凤翔、苗天德、

吴世明、殷瑞兰、张盛宗、钟伟芳、周盛、诸德超,副秘书长:魏悦广、何林

以及杨亚政等学会办公室全体同志。会议由白以龙理事长主持。


根据会议日程,大家首先讨论了将于2000年召开的“力学2000”的有关

情况。杨卫副理事长和洪友士副理事长分别向大家介绍了“力学2000”在学术

和组织两个方面的有关设想和安排,并征求各位常务理事对开好这次大会的意

见和建议。会上,大家对这个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作为本

届理事会的一次重要的活动,作为力学界同仁在世纪之交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的一次盛会,“力学2000”一定要开好。会上,大家对征文范围、邀请报告、

日程安排、会议经费、会议组织机构的设立以及如何通过“力学2000”来进一

步加强力学界与产业界之间的联系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会议初步

确定在北京奥林匹克饭店举行。


会议审议通过了流变学专业委员会、力学名词审定工作委员会和《力学学报》

编委会的换届方案。至此,中国力学学会所属各专业委员会、工作委员会和期刊编

委会的换届工作已全部结束。


会议还审议通过了中国力学学会2000年和2001年(部分)学术活动计划。

共有24项学术活动得到了批准,其中包括国内会议、国际会议,大型学术会议、

小型专题研讨会,科普夏令营和力学竞赛等,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

会议通过了聘请学会名誉理事和特邀理事的决定。即,聘请吴承康先生、

周恒先生和经福谦先生为中国力学学会名誉理事;聘请江和甫(中国燃气涡轮研

究院)、章梓雄(香港大学机械工程系)、高赞明(香港理工大学土木及结构工程系)

和余同希(香港科技大学机械工程系)为中国力学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特邀理事。

会上,方如华副理事长向大家介绍了“99’海峡两岸科普交流会和力学夏

令营”的有关情况,给大家带来了不少启发。同时,大家还对学会今后如何更

好地开展科普活动展开了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科普工作委员会多年来做出了

卓有成效的工作,是值得充分肯定的。但就整个力学学科而言,科普工作,尤

其是在科普书籍的编辑出版方面,与其他一些学科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力学学科应该奋起直追,中国力学学会在这方面应该有所作为。


苏先樾秘书长向大家介绍了“促进与产业结合工作委员会”一年来的筹备

进展情况。大家希望“促进与产业结合工作委员会”能够尽早成立起来,通过

切实的工作,加强力学学科与产业界的联系,使力学学科能够在国家的经济建

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也推动力学学科自身不断地向前发展。


何林副秘书长向大家汇报了学会网页建设的进展情况。听完汇报后,大家

肯定了学会办公室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在网页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同时也

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以期使学会的网页能够向着更加完善和美观的方向发展。

苏先樾秘书长还介绍了IUTAM希望中国力学学会能够对中国学者向ICTAM2000

递交的论文进行初步审理的情况。会议决定,依照惯例,由《力学学报》编委会

负责此项工作。学会办公室赵大刚同志还向常务理事介绍了刚刚在深圳召开的

“第八届亚洲流体力学学术会议”的有关情况。


返回目录


第六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纪要

世纪之交的第六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于1999年 11月1~4日在武汉华中

理工大学举行. 参加本届 会议的有:中国化学会、中国力学学会流变学专业委员

会委员,中国力学学会前任理事长王仁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力学处处长靳

征谟研究员等来自国内(含香港特区)的代表共107人。出席会议开幕式的还有

国际著名计算力学专家、美国工程院院士卞学璜教授,哈佛大学赵如兰教授,华

中理工大学副校长王乘教授,湖北省力学学会和湖北省化学化工学会负责同志。

中国化学会、中国力学学会流变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华中理工大学教

授杨挺青任本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主席。


第六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主要内容是:交流流变学科近几年来的研究成果,

探讨本学科研究的新进展。 同时,颁发首届“中国流变学 青年奖”。根据流变

学委员会的安排,会议期间召开了流变学委员会会议,商讨了流变学委员会换届

和争办2004年国际流变学学术会议等有关事宜。


本届学术会议交流论文共113篇。大会报告10篇:流变学在我国发展的回顾

与展望(江体乾),固体流变力学的几个问题(王仁),流变学是沟通流体力学与固

体力学的学科(王振东),电 流变研究进展(赵晓鹏),采矿工程岩体流变与控制

问题(缪协兴),石油工程流 变学的新进展(卢拥军),金属加工流变学的研究概

况与展望(罗迎社),液晶高分子本构方程及其流体力学问题(韩式方),粘弹-触

变性流体本构方程研究进展及其 应用(方波),从群子论看经络 流变系统的由来

和生命之最小群子(金日光)等。


会议学术交流按照高分子溶液与熔体,多相体系,本构理论,固体流变,石油

流变学,岩土、地质流变,工业流变学,食品、医药、生物流变学等八方面分组设立

分会场。分会场报告的具体内容涉及流变物体的性质 、力 学行为与本构关系,

液晶,电流变 ,固体流变力学,高聚物、金属的流变成型,轻纺、造纸、食品、

生物、医学、药物的流变学问题,结构流变力学,等等。


本届会议学术交流内容丰富,反映许多重要研究成果;同时,体现了作为物理、

化学、力学和技术学科、工程学科结合与交融的流变学科在我国近几年的新进展。

《流变学进展》一书,由杨挺青、曾繁涤、解孝林主编,参与撰稿的作者258人,

收录105篇论文。其中,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论文36篇,属博士点基金、省

部级基金的有18篇,共约占论文总数的51.4%,体现了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的特征;

关于应用方面的研究论文占论文总数的60%以上,涉及流变学在工程技术中的广泛

应用。该书内容翔实,图文并茂,印制精良 ,受到与会同仁的一致好评。


会议期间,代表们认真报告、热烈讨论。大家感到取得很大收获。闭会时,中

国力学学会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王礼立教授、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黄筑平教授致辞

祝贺会议取得圆满成功。王礼立以“流变学好”每字为句首诗曰:流动变形紧相连,

变化万千待钻研,学海无涯齐奋斗,好景在望快加鞭。


第六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在中国力学学会、中国化学会指导下,得到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委和华中理工大学领导的热情关怀,与会代表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感

谢瑞士大昌洋行有限公司、惠港实业有限公司给予的帮助,感谢会议主办单位同志

们为筹备本届会议所付出的辛劳。

 

返回目录


中国力学学会、中国化学会流变学专业委员会颁发首届``中国流变学青年奖''

 

在第六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期间,中国化学会、中国力学学会流变学

专业委员会颁发了首届“中国流变学青年奖”,刚芹果、罗文波和宋道云三位

同志获奖。


流变学是力学、化学、物理和技术学科及工程学科结合与交融的新兴学科,

其发展对推动各相关学科的进步,对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加速培养人才,鼓励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投身于流变学事业,流变学专业委

员会于1996年11月制定了《中国化学会、中国力学学会流变学专业委员会青年

奖试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设 立“中国流变学青年奖”。


“中国流变学青年奖”得到了中国力学学会和中国化学会 的 重视、关怀

和指导。首届 “中国流变学 青年奖”于1997年开始起动,曾在“化学通讯”、

“力学与实践”等有关刊物刊登了评选讯息,在“中国力学学会会讯”和“中国

化学会通讯”中刊载了中国流变学青年奖试行条例。


根据“条例”,流变学专业委员会于1999年8、9月间将委员和各有 关单位报

送的推荐材料送交全体委员通 讯 评议:排出名次,并对首届评奖人数提出建议。

最后,流变学专业委员会研究了14位委员的评议意见,决定首届青年奖颁发给刚芹果、

罗文波和宋道云三位同志。


1999年11月2日,在第六届全国 流变学 学术会议开幕式后,流变学专业

委员会主任委员江体乾主持首届“中国流变学青年奖”的颁奖活动、宣布获奖者名

单;副主任委员杨挺青简介了“条例”和评奖过程。然后,由中国力学学会前任理

事长王仁院士、国 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力学处处长靳征 谟研究员、瑞士大昌 洋行

有限公司代表陈飞跃先生分别向三位获奖者颁发奖状和奖金.

 

返回目录


中国力学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1999年常委会会议纪要


1999年9月13日在上海召开了中国力学学会第五届科普工作委员会第一次

常务委员会议. 参加会议的有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方如华、科普工作委员会主

任沈为平、常务副主任韦林、常务副秘书长陈云芳、副秘书长姜辑、常务委员王

荣昌、潘欣、颜惠君、杨国标、丁光宏、顾问许蓓蕾。副主任袁光炎、常务委员

朱本华、沈叔曾因公请假未出席会议。


1.韦林副主任简要汇报了中国力学学会科普访问团于1999年7月12∽20日

赴台湾参加``1999年海峡两岸科普交流会及中学生力学科普夏令营''的情况, 重

点介绍了台湾成功大学生举办的中学生力学夏令营的特点.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

代表团团长方如华, 顾问许蓓蕾都谈了各自的体会.


2.本次会议是换届后第一次常务委员会议,其中大部分委员是新委员。为使

力学科普工作能承上启下的连接,由陈云芳重点介绍了前4届委员会开展的各项工作.


3.会议讨论了2000年在大陆举办海峡两岸力学科普交流会及中学生夏令营的

筹备工作及经费筹措方案,成立了以韦林,陈云芳,杨国标,朱本华4位同志组成的

筹备组.


4.会议还重点讨论了换届后1999---2000年的科普工作计划.

 

返回目录

第八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纪要

 

由中国力学学会结构工程专业委员会和《工程力学》编委会发起,会同云南工业大

学、清华大学等6个单位参加主办的第八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于1999年10月22

~24日在昆明召开,出席会议代表169人,其中院士两名,具有高级职称的122人,

占72%, 45岁以下的中青年占45%, 体现了老中青结合后继有人的良好前景; 会议

评选出中青年优秀论文22篇,并颁发了证书. 中国力学学会 秘书长苏先樾教授为

大会做了一个特邀报告,并在开幕式上代表学会预祝大会成功。


会议收入论文集的论文共531篇(其中有11篇是大会特邀报告), 涉及作者1100多

名, 覆盖了结构工程众多的 领域,包括力学分析、地基、岩土、地下工程、混凝土、试

验技术、设计与施工、可靠度分析、优化 、高层建筑、壳体大跨结构、特种结构、房

屋结构、桥隧、道路、水工、动力、稳定……


这次会议有两个较为明显的特点:

1. 传统的结构解析计算方法获得 某些进展,重新引起人们的关注,这方面典型

的成果有同济大学翁 智远先生,用传统的弹簧-质量体系的计算简图来等效代替快

增殖反应 堆结构,利用虚位移原理建立了体系在水平地震下的运动方程,根据反应

谱理论确定容器所受地震力, 近而计算出最大的基底剪力和最大倾覆力矩. 令人

感兴趣的是这种基于集中质量法的传统解析的动力分析,其计算结果竟然与三维

有限元分析非常近似.翁 智远先生表示如果明年他的模型试验结果出来之后,他愿

意到第九届会议再次向代表们报告他的试验成果.

2.力学分析与工程实践的结合更为密切,这方面的论文较以往有显著的增加,

如11篇特邀报告中有9篇是密切结合工程实践的,有九江长江大桥的风致涡振问题,

针对云南省多震提出的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方法与实践,圆柱壳冲击动力屈曲的研究,

结合地铁车站和北京机场停车楼的地下结构抗浮,以及结合北京植物园温室的大跨

度结构的可靠性论证及风洞模拟等,都是密切联系实际较好的力学分析论文.


本次会议收到531篇论文中有85\%是有明确的工程背景的,反映了力学来源

于实践并反过来指导实践的辩证关系.与会代表一致认为,结构工程专业委员会和

《工程力学》编委会每年召开一次全国性结构工程学术会,已连续八届效果很好,

是力学联系工程实际、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一种体现,这种做法很值得坚持。

 

返回目录


第一届结构工程国际会议纪要

 

由中国力学学会结构工程专业委员会发起,会同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建筑工程

学部、清华大学、云南工业大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九个单位联合主办的第一

届国际结构工程学术会议(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于1999年10月18日 22日在昆明召开。到会代表共69人,其中外籍代表19人

(美国3人,加拿大1人,德国6人,荷兰3人,日本5人,泰国1人),台湾地

区代表1人,香港特区代表6人。我国86岁高龄的两院院士张维教授、美国国家

工程院院士T.H.H. Pian及欧洲钢结构协会主席Joachim Lindner均出席会议,

并在会上作了发言和特邀报告,我国工程院崔俊芝、江欢成、龙驭球院士和科学院

程耿东院士也应邀做了特邀报告。王光远院士和董石麟院士提交了论文。


这次会议收入论文集的论文共114篇,其中外籍专家论文19篇,台湾地区3篇,

香港特区8篇。论文涉及结构工程领域的诸多方面,有房屋建筑、道路桥梁、板壳、

塔桅等特种结构、坝体工程、岩土工程、地震工程、应力波分析等。


美国T.H.H. Pian院士在特邀报告中系统总结了他所创立的“杂交应力元”的

新进展。欧洲钢协主席Lindner介绍了欧洲钢结构规范的制订经验和60年来的研究

成果。崔俊芝院士和龙驭球院士分别介绍了“两尺度方法”和“四边形面积坐标理论”

的创新成果。江欢成院士结合上海``东方明珠''的工程情况论述了世界各国电视塔在

设计和施工方面的系统资料和发展趋势。各国代表交流了结构工程领域的信息和新观

点,增进了友情和了解。会议学术气氛很浓,学术讨论既严肃又活泼,在欢快和热烈

的闭幕宴会上,各国代表相继致辞,畅谈了学术上的收获,共祝会议的成功,并相约

2001年第二次会议上再见。


云南省科委、教委、建委的领导主持了开幕式和招待会,对会议给予了大力

支持和指导。会议学术委员会主席龙驭球院士、组织委员会主席叶燎原教授分别

致词,感谢代表们远道而来,共聚一堂、相互交流学术成果。云南工业大学作为

东道主对会议作了周密的安排和热情的接待,组织中外代表一起参观了昆明99'世

界园艺博览会。会议开得很成功。

 

返回目录


岩土力学新计算方法研讨班简讯

 

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于1999年10月19日 20日在南京成功地举办了一

次 岩土力学新计算方法研讨班.这次研讨班由副主任委员沈珠江院 士承办,得

到了河海大学岩土工程所、南京水科院土工所 、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所、江

苏省力学学会的大力支持。研讨会邀请了博士导师冯夏庭教授、寇晓东博士、

王建华教授、王水林博士就“智能岩石力学及其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无

单元法追踪结构开裂”、“自适应网格加密技术及其应用”和“数值流形方法

及其应用”等四个当前热门的岩土力学新 计算方法进行了 讲授。参加听

课的100余 名专家、学者、研究生课前 深入研读了研讨班讲义,并在课后

积极开展讨论。为了鼓励更多的学者应用这些新技术、新方法,课后还免费

为大家拷贝有关软件。不少学者反映,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一直保持着组织

各类学术 活动不以赢利为目的这种好传统,他 们花听课费不多(当地研

究生免费),学到的知识却不少。


研讨班期间召开了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会议。六名正、副主任委员

全部到会,大部分委员也出席会议。委员们主要讨论了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

的工作。会议决定第七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定于2001年

9月在大 连召开,商请副主任委员、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栾茂田教授承

办。会议论文集编辑出版工作由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负责。

 

返回目录

 

《力学学报》荣获“国家期刊奖”

 

我国期刊界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于2000年1月23日在京颁奖。

《求是》等48种社科期刊和《中国科学》等64种科技期刊获首届国家期刊奖。

《力学学报》亦荣获此奖。该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获奖期刊将从2000年第1

期开始在封面上印制由新闻出版署统一制做的获奖徽标。

 

《力学学报》首次被美国SCI收录

 

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1999年12月30日致函《力学学报》编委会。信中说,

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已从1999年第1期开始收录《力学学报》(英文版)。

去年, 中国共有13种科技期刊被SCI收录,除《力学学报》外,另外12种科技期刊

分别为:《化学学报》,《中国药理学报》,《高等学校化学学报(中文版)》,《中华医

学杂志》,《中国物理快报》,《科学通报》,《理论物理通讯》,《中国科学》(A辑,B

辑,C辑,D辑,E辑)。

 

白以龙先生荣获第二届周培源力学奖

 

鉴于白以龙先生在“剪切带和微损伤演化”研究中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周培源基

金会于1999年12月18日决定,授予白以龙先生第二届周培源力学奖。颁奖仪式将在

2000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力学2000”学术大会上举行。

 

力学界新当选的两院院士

 

据1999年11月18日和12月28日的光明日报: 流体力学专家崔尔杰、刘高联,

实验力学专家陶宝琪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固体力学专家杜善义、刘人怀、

周丰峻,流体力学专家陈矛章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返回目录

环境科学专家指出 从长远看北京市内河段治理工程存在生态环境损失

 

近日, 北京环境科学学会李皓博士指出: 实施北京市内河段治理工程中, 用石质

和水泥板材料建造河床和铺设河底, 使河床完全硬化, 这种设计与世界上努力保护

城市自身的生态资源、建设可持续发展城市的潮流很不相称. 将来会由于其造成的

新的环境问题而进行全面返工,给北京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主要危害有:河床没有泥层,水中难以生长具有净水功能的植物、微生物和其它

水土生物,由此河水失去自我净化功能。水泥河床在阳光照耀下使河水水温高,导

致河水中生态环境发生改变,传染性病菌和病虫在水中大量繁殖。硬化的河床和河

底阻止河水渗入地下,不利于补充北京的地下水。河中与河岸没有天然植物作屏障,

一方面使河水流速加快,加速淡水资源的流失;另一方面岸上泥土易进入河中,不断

需要大规模清淤的恶性循环。因此,河道的重建将不可避免。目前保护城市河流的国

际做法是:尽量还 河流的天然状态,使河水中的水生生物与岸边的植物、栖息昆虫、

小动物、鸟等形成天然的生态环境和平衡。


李皓建议:邀请有 关专家当参谋,使用简单、有效,而又是当今世界高水平

的城市建设新方法来解决北京的环境和生态保护问题。

(摘自中国科协办公厅值班摘报)}

 

返回目录

为庆祝中国科学院成立50周年,力学所开展了开放部分实验室的活动

在中国科学院院庆50周年期间,力学所于1999年10月31日开展了开放

部分实验室及钱学森教授部分论文手稿展览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力学所共接

待了30多 名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的学生和70多名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

航空航天大学的学生。

 

 

科技简讯

1.``海底油气混输管线的若干关键技术及其灾害环境问题研究”通过

科学院基础局中期评估。

由力学所为负责单位承担的院“九五”海洋重大项目“海底油气混输管 线的

若干关键技术及其灾害环境问题研究''于1999年11月8日通过科学院基础局中期

评估并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

(1)在管线输送的力学特性研究方面,提出了用压差脉动信号和声速

信号确定两相流态和流量的新途径,以及多相流相似准则,得到了管线淘

蚀的机理和管道失稳的临界条件,同时在多相泵、三相分离器、气液界面

成像和流固土耦合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进展。

(2)在地质环境研究方面,建立了粘土动态软化的判别准则和潮流砂

脊演化的动态地质模型,开发了一套对海底进行全动态分析的反应波浪和

海床非线性作用的有限元程序,收集了香港-海南1000公里输气管线的

有关工程物探资料,同时还采用新的数字图像技术得到海底地形、地貌三

维数字化图谱。

(3)在水动力环境研究方面,在国内首次用先进仪器测得了距海底0.5

米处连续一个月海流数据,发现海床层呈现湍流特征,得到了台风移动速

度和水深对台风下底层流强度影响的关系,给出了计算底层流场改进的三

维水质点速度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一个合理的水沙运动耦合模型。

(4)在管线腐蚀研究方面,完成了金属腐蚀与海泥中硫酸盐还原菌的

相关性研究,研制成功锌-铝合金与有机复盖层保护新技术。

该项目的研究工作已在相关学术期刊上正式发表研究论文10篇,参

加国际会议论文1篇,国内会议论文5篇,出版专著3部;获得国家科技

进步三等奖1项;科学院鉴定成果1 项;获国家专利1项;培养博士后4

名,博士生9名,硕士生6名。

2.1999年9月由交通部科技教育司在四川省召开了由科学院力学所

柳春图研究员负责的“海洋石油平台桩腿受损结构有限元分析技术”项目和

“自升式钻井平台桩腿裂纹研究”项目的技术鉴定会。

“海洋石油平台桩腿受损结构有限元分析技术”用有限元计算方法将

平台桩腿受损后的结构分析提供理论基础和首要的计算条件,对保证受损

平台的安全运行和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自升式钻

井平台桩腿裂纹研究”首次在国内外将能大幅度延长构件疲劳寿命的TIG

熔修工艺成功地应用于自升式钻井平台桩腿裂纹熔修工艺,大幅度提高了

平台桩腿的疲劳寿命,经过对典型自升式钻井平台的实际计算,首次得到

桩腿裂纹对该类平台结构强度、极限承载能力和疲劳寿命的影响规律,为

平台的安全作业、风险控制和管理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摘自中国科学院力学所简报)

 

返回目录

 

云南省力学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纪要

 

1999年8月21日,云南省力学学会在昆明理工大学召开第五次会员代

表大会暨学术年会,到会代表近50人。省科协涂济民副主席,学会部艾云斌

部长、徐宁副部长到会指导。涂副主席代表云南省科协对会议表示祝贺,并就

省力学学会如何在当前形势下求发展作了重要指示。


这次代表大会的中心议题是选举产生跨世纪的第五届理事会。会上,理事

长毕谦教授代表即 将届满的第四 届理事会作了工作总结报告,以及制订学

会章程和学会财务情况的说明,回顾四年来学会在相当艰难的条件下,在开展

学术交流,组织建设等方面还是做了不少工作。特别是在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

方面,还进行得较为活跃;但是,在力学科普、技术咨询服务、力学与工程结

合以及把学会建成全省力学科技工作者之家等方面工作还相当薄弱。代表大会

通过了工作总结报告、学会章程(草案)和学会财务情况说明。


经过无记名投票,会议选出 了由21人(其中保留昆明钢铁公司待定一名)

组成的第五届理事会。新一届理事会在年轻化方面迈出了一大步,平均年龄42岁。

同时还吸收了4名新人进入理事会。第五届第一次理事会推选出常务理事9人;

推选何天淳教授为理事长;程赫 明教授、张立翔教授和高盈孟高级工程师为副

理事长;屈本宁副教授为秘书长。推选第四届常务理事毕谦教授等8人为名誉理事。

同时举行的学术年会上,原省水利厅副厅长兼总工程师、学会第四届副理事

长邓德仁教授作了“水力学在水环境工程中的应用”专题报告;昆明理工大学

(原云南工业大学)张立翔教授结合课题近期的研究,就力学在水利工程中的

应用作了专题发言;在随后进行的分组交流中代表们就发表在“力学与工程”

专辑第二集上的学术论文作了介绍;与会者围绕力学与工程结合这一主题进行

了热烈讨论。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