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我要入会 联系我们

工作委员会工作总结

首页 > 工作委员会工作总结 > 教育工作委员会

2019年教育工作委员会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20年05月21日

中国力学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本着依靠大家为大家的宗旨,贯彻继承提高与开拓创新相结合、自主开展工作与内外协作相结合、量力而行与尽力而为相结合的方针,围绕新时代的专业建设和教学平台建设、力学课程(含理论课和实验课)建设和教学、教改经验交流和示范、推广优质力学教学资源以及周培源大学生基础力学实验竞赛等方面开展工作,以促进力学教学质量的提高,积极为力学教师和力学学习者提供优质服务。

一、本年度工作情况

2019年度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开展学术交流情况

1)举办“2019年机测实验教学研讨会暨培训班

2019510日至14日,2019年力学机测实验教学研讨会暨培训班在深圳召开。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主办,实验教学分委员会、深圳万测试验设备有限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承办,武汉先导时代科技有限公司协办。来自全国30多所高校的80多名一线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教师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实验与创新实践教育中心主任王立欣教授代表承办单位致欢迎词,中国力学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实验教学分委员会主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邓宗白教授、万测集团董事长安建平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开幕式由中国力学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实验教学分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河海大学雷冬教授主持。

研讨会和培训班分为报告会、研讨会、演示与操作三个部分。报告会上邀请了多位高校实验教学专家及行业技术专家作了精彩纷呈的报告。上海交通大学工程力学系副主任余征跃高工作了《力学试验标准化工作》的报告,西南交通大学力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高芳清教授作了《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实验》,上海交通大学疲劳实验室主任杨凤鹏副研究员作了《疲劳试验及相关技术》报告,万测集团相关技术工程师作了《仪器化测试方法及其应用》、《落锤冲击试验机综述》、《试验机的保养与维护》等报告,武汉先导时代科技有限公司作了《机测试件的标准及创新》的报告。

围绕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基础力学实验赛、如何提高材料力学机测实验教学质量、力学实验教学中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等问题组织了三场研讨会。研讨会上各位教师踊跃发言、各抒己见,既反映了很多一线实验教学的问题,又获得了兄弟高校的经验。这种深入的研讨形式得到了教师们的一致好评。三场研讨会均由中国力学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实验教学分委员会主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邓宗白教授主持。

演示和实验操作部分在深圳万测集团试验机装配车间和客户体验中心进行。在万测集团工程师的指导下,教师们学习和操作了电子万能试验机、摆锤冲击试验机、落锤冲击试验机、电液伺服万能试验机、流体试验机、疲劳试验机、全自动电子拉力试验机、钢筋弯曲试验机、全自动制样机等各类力学实验测试设备。

参会教师还参观学习了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力学实验中心,并针对基础力学教学实验室建设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讨论。

本次大会为全国从事基础实验力学教学的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提高了大家对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的认识,增强了大家的竞赛指导能力;同时通过相关主题报告和研讨,全面深化了融合创新的理念,必将进一步提高基础力学实验的教学质量,支撑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

2)举办第十二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基础力学实验团体赛

第十二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基础力学实验团体赛于2019819-21日在上海大学隆重举行。本届基础力学实验团体赛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中国力学学会和周培源基金会共同主办,由中国力学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武汉大学和上海大学共同承办,中国共青团上海大学委员会、上海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和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联合协办,来自全国28个省、直辖市的39所高校的37支代表队以及特邀列席的上海大学代表队参加了此项活动。

819日下午,第十二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基础力学实验团体赛开幕式在上海大学宝山校区J楼方润华讲堂举行。参赛的师生及竞赛工作组成员等近300人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由上海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党委书记郭兴明主持。首先,上海大学副校长聂清致欢迎辞。她表示, 上海大学承办本次比赛,是竞赛组委会对学校的充分信任,学校将竭诚为力学竞赛做好相关支持和服务工作,为参赛选手提供一个增进友谊、实现梦想的舞台和良好的比赛环境。接着,中国力学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河海大学党委书记唐洪武教授代表基础力学实验团体赛承办单位,向入围团体赛的各支参赛队伍表示衷心的祝贺,向各位领导和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感谢。他指出,本届赛事是力学界又一次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提高的机会,中国力学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将尽最大努力为各位专家和参赛队伍搭建一个好的互动交流平台,更好地发挥学科竞赛在培养人才,服务教学,促进高等学校的素质教育上的引导作用,共同为力学教育事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最后,北京大学缪竟成同学代表参赛选手、东北大学刘均教授代表竞赛评委也分别发言。

基础力学实验团体赛由基实验原理笔试和综合实验操作两部分组成。基础力学实验原理为闭卷考试,笔试时间1小时;综合实验部分为团队操作,现场领取实验任务书,综合实验时间为5小时。实验原理部分主要考察参赛选手们对实验基本知识与原理的掌握,综合实验操作部分则体现了选手们在实验基本技能和综合实验素质方面的水平,包括对综合实验任务书的理解、分析,实验方案的确定,应变片粘贴技术、焊接技术,实验设备仪器的操作,原始数据的取得,数据分析处理以及实验报告的完成。笔试成绩以3名选手的平均成绩计算,占总成绩的20%;综合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80%

比赛中,选手们充分发挥了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经过激烈角逐,武汉理工大学荣获团体特等奖;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获团体一等奖;复旦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获团体二等奖,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河海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空军工程大学、天津大学、中南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获团体三等奖,西安交通大学等22所高校代表队荣获团体优秀奖。

团体赛闭幕式和颁奖仪式由上海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党委书记丁主持。在闭幕式上,中国力学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河海大学邵国建教授报告了本届竞赛的情况;陆军工程大学陈平教授代表竞赛评委对竞赛进行了全面的点评;清华大学施惠基教授报告了竞赛监督仲裁工作的情况。最后,竞赛组委会宣布获奖名单并向获奖学校及个人颁发获奖证书及奖杯。

3)举办中国力学大会-2019分会场力学课程、教学及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创新

中国力学大会-2019分会场力学课程、教学及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创新2019827日至28日,在杭州召开。分会场由教育工作委员会承办,组织了18个特邀报告。其中包括福州大学杨晓翔教授的理解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推动专业建设;清华大学何枫教授的清华大学钱学森班力学课程体系的教学实践;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存法教授的南航工程力学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及体会;大连理工大学杨春秋教授的面向一带一路工程教育国际化新体系研究与实践;哈尔滨工业大学孙毅教授的“‘双万背景下的理论力学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刘沛清教授的力学通识教育的意义和定位;中国农业大学陈奎孚教授的向手机讨要学力学的激情--《图形公式不烦恼》的建设分享;北京工业大学的隋允康教授的平衡. 协调. 本构  趣谈力学三要素与老子二生三之道的巧合

西南交通大学沈火明教授的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的基础力学教学改革;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吕宏强教授的浅谈教学中的非常规创新实践;大连理工大学王博教授的面向工程力学专业的在线课程体系探索与思考;清华大学施惠基教授的力学教学中的数学逻辑和美学思想;复旦大学谢锡麟教授的力学相关数理知识体系的思想化、方法化、通识化的现有研究与实践;西北工业大学张娟教授的理论力学混合式教学结合理论力学浅谈课程思政建设;上海交通大学刘铸永教授的新工科理论力学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华东交通大学喻晓今教授的直杆弯曲位移的置换法力学两个进展

4)推荐、评选2019年度中国力学学会全国徐芝纶力学优秀教师奖

根据今年的工作计划,2019年度中国力学学会全国徐芝纶力学优秀教师奖的推荐、评选工作8月初正式启动。经各省、辖市、自治区力学学会推荐,教育工作委员会秘书处召集在宁委员、特邀委员及徐芝纶基金会成员,对所有推荐材料进行初审,由教育工作委员会全体委员的通讯评审,再经中国力学学会网上公示,决定授予83名教师“2019年中国力学学会全国徐芝纶力学优秀教师奖,并颁发证书及奖品。

5)推荐第八届(2019年度)徐芝纶力学奖

为了推动我国力学教学水平的提升和人才培养质量,并表达对徐芝纶先生为我国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做出突出贡献的敬意,1996年发起设立了徐芝纶教育基金。主要面向河海大学师生设有徐芝纶教学奖徐芝纶教材奖徐芝纶力学奖徐芝纶力学奖学金徐芝纶力学专业优秀学生奖学金”5个奖项,实施效果显著,意义深远。2005年,在江苏省力学学会的推动下,徐芝纶教育基金决定面向全国增设了徐芝纶力学奖,用于奖励在力学教学、科研和学术交流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力学工作者,每两年一次,已在国内产生广泛的影响。随着徐芝纶教育基金影响的不断扩大,徐老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以及爱国主义精神得到进一步的继承和弘扬。

  今年教育工作委员会推荐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孙毅教授为第八届(2019年度)徐芝纶力学奖的候选人,经徐芝纶教育基金会组织专家初评、评奖委员会会评、基金会确认后,被评为第八届(2019年度)徐芝纶力学奖获奖人,河海大学发文正式对外公布并颁奖。

6)召开教育工作委员会2019年工作年会

中国力学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于2019126-8日在福建省泉州市召开了2019年年度工作会议,本次会议由泉州师范学院承办。年会将总结2019年教工委的主要工作,专门听取第十二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基础力学实验团体赛的组织、举办情况;听取中国力学大会-2019分会场力学课程、教学及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创新举办情况;听取2019中国力学学会全国徐芝纶力学优秀教师奖的推荐、评选等工作汇报,以及第八届徐芝纶力学奖推荐工作等。针对2020年教育工作委员会拟开展的工作计划进行充分讨论。会上交流了全国各地力学课程建设和力学课程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教改等情况。

7)教育工作委员会参与组织各类教学研讨交流会以及多位委员受邀作大会报告

参与主办了20191025-27日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召开的第二届力学专业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研讨会暨教育部力学专业指导委员会第三次工作会议

参与主办了20191130-121日在南方科技大学召开的“2019年新时代高校力学教学改革与创新研讨会

2019年度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多人次受邀参加各类教学、学术研讨、交流会或论坛,并作特邀报告或交流报告。

2、教育工作委员会的组织建设

通识教育作为现代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首要任务是为受教育者如何形成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高尚之品格、健全之人格方面提供指导和帮助。鉴于目前我国正在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之际,如何在通识教育建设中,合理定位和规划相关基础课程已成为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建议在教育工作委员会下,专设力学通识教育工作组。为此,教育工作委员会于20192月给中国力学学会提交了成立力学通识教育工作组之请示报告

中国力学学会于2019614日发回复函,建议与2020年分支机构换届一并考虑。

二、2020年度工作计划和安排

1、举办全国基础力学实验教学研讨会暨培训班2020.8,地点待定。

全国基础力学实验教学研讨会暨培训班是面向基础力学实验教学的全国性交流会议。每2年举办一次,自2010年开始,已经连续举办过5届。本次会议还将结合力学教学问题共同研讨。

会议的议题主要有:

1)第十二届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基础力学实验团体赛总结与研讨;

2)实验教学改革经验交流;

3)电测和机测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4)现代力学测试技术和设备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5)虚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经验交流;

6)力学教学问题的研讨与交流。

2、举办力学通识教育与空气动力学教学研讨会2020.5.20-23,地点:海军航空大学,烟台。

鉴于力学作为继高等数学之后理工科大学基础教育的核心课程,如何在我国大学通识教育体系中合理定位和规划,自然成为摆在力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力学教育工作者,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组织召开全国性的研讨会,积极探索力学基础教育在科学技术素养、人文素养、美学艺术素养、实践能力素养等方面的作用,强调力学研究的科学思想与科学方法,促进力学通识教育发展。

会议的议题主要有:力学通识教育的意义与空气动力学教学研讨和交流。

3、举办全国力学教学与高职高专力学教学改革论坛暨全国第三期高职高专力学骨干教师培训班2020.8,地点待定。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促进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水平,推动职业院校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促进师资队伍建设、提升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推动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教学经验的交流,特邀国内力学课程的著名专家、学者作示范课程讲授,并就有关专题展开深入研讨与交流。经过培训并达到要求者,统一发放高职高专院校力学课程骨干教师培训班证书。

主要学术议题:

1)力学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2)教学模式创新与经验介绍。

4、评选“2020年中国力学学会全国徐芝纶优秀力学学生2020.6-9

5、召开第十届教育工作委员会换届会议,时间待定。

6、召开2020年教育工作委员会年会,时间、地点待定。


联系我们

  • 电话:

    86 10 6255 9588

  • 传真:

    86 10 6255 9588

  • 邮箱:

    office@cstam.org.cn

  • 邮编:

    100190

  • 地址: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相关链接

国际组织
部委
团体会员
深圳市海塞姆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力学技术研究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克里门森互动(北京)顾问有限公司中南大学杭州朗杰测控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天津大学力学系暨南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力学与土木工程系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力学系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与工程系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应用力学系宁波大学力学与材料科学研究中心浙江理工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所长沙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兰州大学力学系甘肃省力学学会长江科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安徽省力学学会辽宁省力学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和机械工程系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中南建筑设计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研究所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流体工程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湘潭大学低维材料及其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力学系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力学系西北工业大学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地方学会链接

学会公众号

学会微博

力学科普

力学学报

力学学报英文版

力学进展

力学快报

力学与实践
Copyright © 2016 版权所有 中国力学学会 I 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I  京ICP备05039218号-1, 审核日期:2005年7月7日